万书网 > 散文 > 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 专注于心,高效于行。

专注于心,高效于行。




当我们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剩下要做的就是为目标的实现积蓄一切能量,积蓄的过程需要高强度的专注力,它会让我们产生无限的前行动力。

1825年时,苯便被发现了,可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人们却一直无法解开它的“身世”——不知道它的分子结构是怎样的。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苯分子是非常对称的,但大多数人都想象不出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是如何能完全对称地排列并形成稳定的分子的。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长期致力于苯分子结构的研究,他对苯分子中原子的结合方式亦是百思不得其解。1864年冬日里的一天晚上,凯库勒坐在火炉边看书,在不知不觉中他进入了梦境,并做起了梦。

后来,凯库勒的梦被称为化学史上“最著名的梦”,因为苯分子的结构秘密在他的梦中被揭开了。凯库勒这样描述他的梦:“但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我的心想着别的事了。我把坐椅转向炉边,进入半睡眠状态。原子在我眼前飞动——长长的队伍,变化多姿,靠近了,连接了起来,一个个扭动着,回转着,像蛇一样。看那是什么?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轻蔑地旋转。我如同受了电击一样,突然惊醒。那晚我为这个假设的结果工作了一夜,这个蛇形结构被证实是苯的分子结构。”

超强的专注力,让凯库勒的头脑中始终有关于苯分子结构的难题,他用心想着,调动起了全身的力量,每一个细胞都在他的专注下发挥了应有的效能。即便他的专注力是在“梦中”起了作用,可却不能否认这恰恰是专注于心的结果。

专注,自然是对某一事物或事件持续的关注,这即是一种重复,而因专注一事产生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所释放出的能量,也就是因重复而产生的令人惊叹的能量。

匈牙利有一个木材商,他有一个看起来有些呆傻的儿子,很多人都叫他“木头”。当这个男孩12岁的时候,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国王给他颁了奖,原因是他写的字被诺贝尔看中了。

梦醒了之后,他很想把自己的梦告诉别人,但是他因为害怕别人会嘲笑他异想天开,所以只把梦告诉给了自己的母亲。母亲了解了儿子梦以后说:“孩子,假如你的梦是真的,那么日后你一定会有出息的。人们都说,上帝将一个美好的梦想放到一个人心中的时候,他会真心地帮这个人实现梦想。”男孩从母亲的话中听出了鼓励,此后他便爱上了写作。

3年过去了,他的梦想并没有实现,不过他依旧怀揣着美好的梦想,没有放弃。又一个3年过去了,他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但他仍然抱着希望,孜孜不倦地努力着。就在他热切盼望早日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希特勒的军队来了,作为犹太人的他,被抓到了集中营里。

在那里,上百万人都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但他活了下来。随后,他便写出了他生平第一部小说——《命运无常》。10年后,他的第二部小说《退稿》问世了。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又接连写出多部优秀的作品。

这时的他离梦想越来越近,但他似乎全然不知。不久,瑞典皇家学院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他就是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当记者采访凯尔泰斯•伊姆雷获奖感受的时候,他说:“我没有什么感受。我只知道,当我说‘我喜欢做这件事,什么困难也不在乎’的时候,上帝或许就会抽出时间来帮助你。”

上帝自然不会真的抽时间帮助谁,因为只有自己能帮自己。凯尔泰斯·伊姆雷,依靠儿时的梦获得了成功,他的梦其实仅仅是个梦,可他因为将其当真,并用一生之力持续地去做这个美梦,所以他梦想成真了。

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差别在于,我们是否真的把那美梦当真了?又或者说,当我们还未做到一个可以让我们坚持到底的美梦时,当务之急便是重复寻觅,直到这梦“突然”出现在眼前。

生于1744年的著名博物学家拉马克是11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父母对其十分疼爱。拉马克的父亲希望他长大后成为一位牧师,所以便把他送到了神学院读书。之后由于德法之间爆发了战争,拉马克因此被征入军队成了一名士兵。

在服役期间,拉马克因为身体原因未能精忠报国。退伍后,他对气象学“一见钟情”,并立志要成为一名气象学家。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总会仰望多变的天空,做着自己气象学家的美梦。

不久之后,拉马克在银行就职,这时他的思想又发生了变化,他对金融业情有独钟,也决心要成为一名金融家。当金融家的梦想尚未实现时,他的梦想又发生了转变,他爱上了音乐,每天都吱吱呀呀地拉着小提琴,梦想着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

一段时间后,拉马克的哥哥规劝他去学医,以后当一名医生。听从哥哥话的拉马克马上投身医药业,可是经过四年的学习,他发现自己对医学的兴趣并不大。就在这时,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在植物园里遇到了24岁的拉马克。卢梭很喜欢拉马克,于是把他带到了自己的实验室。

在卢梭的实验室里,满脑子都是梦想的拉马克立即被神秘的科学牢牢地吸引了,他决心从事科学研究。这一次,有些成熟的他没有“见异思迁”,而是用了整整11年的时间系统地研究了植物学,并写出了名著《法国植物志》。

35岁时,拉马克成为法国植物标本馆的管理员,随即他又花费了15年的时间研究植物学。

50岁时,拉马克“触类旁通”地开始研究动物学,他在动物学上奉献出了35年的时间。后来的生物进化论就是他最早提出的。

“见异思迁”的拉马克,其实在潜意识的驱使下,始终在寻觅那个能让他终其一生去坚持的美梦。当他一眼看到了“自然科学”,他内心最强大的专注力即刻被牢牢吸引,他也调动起一切身体、思想动能,在这条被其确认之路上无限重复,终而有了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