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 把你的耐心最大化

把你的耐心最大化




耐心,不是一次的坚持,而是千百次乃至无数次的恒久不变。古往今来,但凡功成名就者,也无一不是极具耐心之人。耐心,也即耐性,可理解成一种心性的强大。极具耐心者,便是在无意识状态下的无限重复,耐心最大化,即会发挥它真正的效能,抚慰我们的不安和焦躁,为行动带来更直观的结果。

上世纪80年代,世界排名第一的推销大师汤姆·霍普金斯要退休了,就像中国的武林盟主金盆洗手一样。在退休前,这个销售大师准备给人们做一次职业生涯上的告别讲话。讲话的会场,被定在了一个大型的体育场馆内。在讲话前,这位销售大师提出了一个条件——所有前来听取讲话的人必须每人付出3000美元作为酬金,并且这一次的演说,不管场馆多大也只能接受3000人参加,他自己将会进行1个小时的演讲。

不出意外,很多想要听取销售大师成功秘诀的人慕名前来。到了演说开始前的10分钟,全场已是座无虚席,每个人都激动地等待着这位销售大师的出现,他们觉得见到他就相当于走上了通往成功的捷径。

幕布拉开,演说开始,人们惊讶地发现,舞台中央竟然吊着一个巨型铁球。舞台上,还有高大的铁架,以此托举着铁球。

正当人们开始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老人在幕布之后慢慢地走了出来,他穿着红色运动服、白色胶鞋,走到铁架旁边,台下的观众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随后,两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出现了,伴随着主持人的询问,两名年轻人已经飞快地冲到了台上——主持人邀请两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上台参与互动。

上了台的年轻人站在老人旁边,听他讲述了互动的规则:台上的人需要用大铁锤去敲打铁球,直到铁球荡起来为止。

第一个年轻人做好了准备,率先拿起铁锤,使出全身力气朝铁球砸去,然而一声巨响过后,铁球却纹丝未动。随后,他又一次次地朝铁球砸过去,尽管他累得气喘吁吁,结果却没有任何改变。

很快,第二个人开始动手,他绝不比第一个人力气小,但是铁球却依然不给“面子”。

此时,原本雷鸣般的掌声慢慢消失了,这个铁球简直像是被固定住了一样,不论两个年轻人怎么用力,它都稳如泰山一般。最终,两个年轻人放弃了。

当会场安静下来后,老人从口袋中掏出一个锤子,个头非常小,重量甚至不到50克,在观众的注目下,他开始一下又一下地敲打铁球。伴随着“咚咚咚”的响声,老人以每4秒敲击一下的频率,不停地敲着。

时间一点点流逝,台下的观众们开始不耐烦起来。几十分钟过去了,老人还在敲着铁球,台下观众都搞不懂他是什么意思。到最后,甚至有人质疑这场演讲,观众开始躁动起来,大声表达着他们不满的情绪。

面对观众的喧哗,主持人示意大家保持安静,并表示如果不愿继续听演讲,可以马上退场,3000美元的票钱全部退还。主持人说完,有1/3的观众选择退场。此情此景下,老人却不为所动,依旧敲打着铁球。

又过去20分钟,台下又开始闹腾起来,观众们甚至开始往舞台上扔垃圾,喝倒彩,以此表达强烈的不满情绪。这时,主持人又出现了,还是那套话,之后又有1/3的观众离开了会场。原本座无虚席的会场上,此刻只剩下一小部分人。慢慢地,会场又恢复了平静,老人还如起初一样,认真地敲打着铁球,没有丝毫松懈。

又过去了17分钟,观众们的忍耐限度已经达到极限,他们再也等不下去了。主持人又出现了,一样的说辞,于是又有700余人离场,最终仅剩下300人。即便如此,老人始终专心于手中的事,他的动作依旧坚定沉稳,没有受到外界的任何影响。

在接近1个小时的节点时,在前排传来一位妇女的尖叫声:“球动了!”一时间,会场安静了下来,观众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铁球上。众人发现,巨大的铁球正在以微小的幅度摆动着,老人仍继续敲着铁球。这时,铁球在老人的敲打下,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大,与铁架子一碰撞,发出了“哐、哐”的响声,仿佛一股力量震撼着每一位观众。

刹那间,掌声雷动。老人停了下来,将小锤子重新放回口袋里,随后郑重其事地深鞠一躬,然后开始了本场演讲的唯一一次发言:“在成功的道路上,如果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毋庸置疑,汤姆·霍普金斯的耐心,即是重复力量的另一种外在表现。往往,我们无法切实地看到重复到底有多大力量,因为这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甚至更多时候需要有一生去体会。今天的我们是足够幸运的,毕竟早已有太多因重复而出现的成功,或者毫不夸张地说,每一种成功,都是某种重复的结果,而对它的认知,其实我们早已身在其中。

很多时候,我们对待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人时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但是无论哪种情况,接触的久了不免都会心生厌烦,慢慢地即会磨掉自己的耐性,最后在爆发中任由自己一开始的信心满满彻底消亡。其实,如果可以多一点耐心,也许我们会发现自己最初的选择并没有错。

又或者说,每个人的选择都并不能用单纯的“对与错”来界定,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对的可能变成错的,错的也可能变成对的。我们的注意力,不应该放在对与错上,而应放在对自己的选择的持续坚持上。这份坚持,即是耐心,即是重复。

这里的“对与错”更不能用世俗的标准恒定,更直白地说,“对”,是他人对你某种涉及到人生及事业选择的肯定,“错”可以理解成不支持。现在来看,我们是否曾有过太多次过于“尊重”他人的看法而失去了真正的机会?

我们中间的大部分人,往往不清楚自己的志趣和事业在哪里,但要清楚,这是一个逐渐清晰起来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抱着足够的耐性和勇气用心去感受。

让耐心最大化,这是我们做一切事情之前就要知道的游戏规则。足够的耐心,给人以前进的勇气,这也是重复力的又一次完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