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试错力:创新如何从无到有 > 02 变异,没有惊喜就没有科学

02 变异,没有惊喜就没有科学




面对几种观念时,我们会本能地先问一句“哪个是最好的选择”,然后绞尽脑汁地去寻找答案。但是生活如此不可预测,最初看似不尽如人意的选择也许最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理性的做法就是为生活的各个领域留出一定的空间。



我们设计或制造的东西实际上都没起到什么作用……它们都是即兴发挥的应急之作,既不成熟,也不长久。

——大卫·派伊

没有惊喜就没有科学。从这个角度看,科学家必须不断地寻找和期待惊喜。

——罗伯特·弗里德尔



喷火战斗机拯救自由世界


1931年,英国空军部发布了高标准新式战斗机的说明书。这份文件之所以重要,原因有两个。首先,英国皇家空军自成立之日起就不看重战斗机,认为战无不胜的是轰炸机。那时“确保相互毁灭”的核战原则尚未成型,人们普遍认为要发挥空军实力必须成立尽可能庞大的轰炸机编队,以优势力量打击一切敌人。其次,这份说明书的要求似乎不切实际。当局要求飞机工程师摆脱现有技术的限制,打破陈规,生产出前所未有的新产品。

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精挑细选出的3个原型机制造方案都乏善可陈。英国空军部甚至考虑干脆从波兰定制飞机。颁布这样的说明书已经是惊人之举,而空军部对这一尴尬结果的反应更让人大跌眼镜。

戏剧性的是,参与竞争的公司中有一家超级马林公司(Supermarine),这家公司很晚才提交了原型机制造方案,而且远未达到说明书的要求。不过,超级马林公司接着又向空军部提交了一个更激进的设计方案,当时的空军准将亨利·凯夫·布朗·凯夫(Henry  Cave-Browne-Cave)非常有魄力,看到这个设计方案后,他决定摒弃传统的委托制造流程,直接从这家公司订购一架新式飞机,这架飞机就是超级马林公司的喷火战斗机(Supermarine  Spitfire)。

事实很快证明,喷火战斗机是历史上最卓越的技术创新之一,它外型出众、操作灵活、速度惊人,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英姿飒爽、英勇无畏、视死如归,喷火战斗机因此成为对抗纳粹德国空军轰炸机的代表。喷火战斗机独特的椭圆形翅膀,是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种飞机确实完美。”一位飞行员赞叹道。一位从加利福尼亚远道而来加入英国皇家空军的美国飞行员也深表赞同:“这款飞机驾驶时非常轻便、灵巧,而战斗时又颇具有杀伤力,太让我惊叹了。”“我找不出合适的词来描述喷火战斗机,”另一位飞行员说,“这样的飞机举世无双。”

对喷火战斗机赞不绝口的不仅仅是驾驶该机型的飞行员。赫曼·戈林(Hermann  Göring)曾经询问德国空军王牌飞行员阿道夫·加兰德(Adolf  Galland),需要什么装备才能打败英军的顽强抵抗。“我想要喷火战斗机的全套装备。”他简洁地回答。另一位德军王牌飞行员抱怨道:“这些家伙能突然急转弯,似乎根本就打不到。”

英德空中大战时,德国空军在实力上占据绝对优势,英国皇家空军可谓势单力薄,多亏了喷火战斗机,才击退了德国空军的猛烈攻击。当时双方的实力极为悬殊: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一味地扩充军队,而英国的国防开支却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在英德空战中,德国空军派遣了2  600架军用飞机,而英国皇家空军自称拥有不到300架喷火战斗机和500架飓风战斗机(Hurricane)(9)。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估计德国空军第一个星期的密集轰炸可能会炸死4万伦敦市民,但多亏了喷火战斗机神速出击、灵活应变,德军才没能攻破英国皇家空军的空中防线。

这就意味着德国人无法迅速入侵英伦群岛。假如德国入侵了英国,就不会有后来的盟国反攻,美国也就没有机会解放法国,更可怕的是德国甚至可能在研制核弹的竞赛中遥遥领先,因为就在喷火战斗机与德国空军浴血奋战时,很多后来远赴美国参与曼哈顿原子弹研究项目的科学家就居住在英国。丘吉尔高度赞扬驾驶喷火战斗机和飓风战斗机的飞行员,他说:“以如此微弱的兵力,成就如此伟大的功绩,保护如此众多的百姓,人类战争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壮举。”这绝非溢美之词。

要说喷火战斗机拯救了自由世界并不为过,然而英国政府在原型机上投入的成本只有一万英镑左右,相当于当时伦敦市一座不错的房子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