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试错力:创新如何从无到有 > 奖励检举人的仗义执言

奖励检举人的仗义执言




保罗·穆尔(Paul  Moore)采访了英国最大的房贷银行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HBOS)的140名一线员工,他说:“就像是打开了高压锅的锅盖——嘭!太壮观了!”2002—2005年,穆尔担任HBOS监管风险部门的主任,主要工作就是确保银行集团不会进行太多的风险活动。他发现HBOS的员工面临着风险无论多大都要售卖抵押贷款、实现目标的压力,并因此忧心忡忡。有人向穆尔抱怨说,一位经理采用了“现金和卷心菜”方案,如果员工能完成一周的销售任务,就会得到现金奖励,如果没有完成任务则会在众目睽睽下得到一个卷心菜。另一个人说:“我们要是规规矩矩地销售,永远也完不成任务。”拖垮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当然就是这种风险:HBOS员工因为有完成任务的压力,于是把钱借给那些无法还款的人们。穆尔把这些现象归结到一起,向HBOS董事会提交了一份强有力的总结报告。

穆尔说HBOS董事会主席及查账委员会感谢他揭露了这些严重问题。很快,当时的总裁詹姆斯·克罗斯比(James  Crosby)就召见了他。用穆尔的话说,克罗斯比“就像拍死一只苍蝇”一样,把穆尔对HBOS经营风险的担忧一笔抹杀,然后解雇了穆尔。穆尔走出HBOS,站在公司门前的大街上,泪水夺眶而出。而克罗斯比的描述则截然不同:公司对保罗·穆尔担心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它们毫无价值。

保罗·穆尔的命运似乎有些极端,但与市场分析员雷·德克斯(Ray  Dirks)的命运相比却“相形失色”。德克斯讨厌墨守陈规,至少按照1973年纽约金融家的标准来看是这样。他矮矮胖胖、戴着眼镜、不修边幅,对当时华尔街注重仪表的风气不屑一顾,他更愿意住在格林威治村(30)的一处复式公寓里,公寓的装饰极为简单,里面只有一个旋转楼梯、两部电话和他偶然结识的女友。德克斯很离经叛道,那个时代的很多分析员都是应声筒,但德克斯却是个刚正不阿的分析员,他大胆地揭露他经手分析的那些公司的负面消息,但是他从美国权益基金公司(Equity  Funding  Corporation)那里得到的坏消息却让人异常震惊。

权益基金公司的一个资深员工辞职了,他觉得德克斯值得信赖,就向他讲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权益基金公司多年来依赖自己的专用电脑体系操作着一个巨大的骗局,他们利用专用电脑体系设计出一些子虚乌有的人寿保单,把它们卖给其他保险公司。10年来,权益基金公司的人寿保单中有一半是虚假保单。公司还出售这些虚假保单的未来收益流,即用今天的现金和未来现金的保证做交换。保单到期后,只需再捏造更多的假保单来筹集资金。

德克斯惊呆了,随着调查的深入,他警惕起来:他开始听到有关权益基金公司与黑手党有瓜葛的风言风语;有一次他拜访了位于洛杉矶的权益基金公司,却接到老板的电话,老板说由于他宣扬权益基金公司可能存在欺诈行为,可能会被控告诽谤;两天后,权益基金公司之前的查账员劝告德克斯,为了自身的安全最好出去躲起来。德克斯的疑虑与日俱增,他把一切告诉了《华尔街日报》、权益基金公司的查账员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但他提前把自己的担忧告诉了客户。

权益基金公司倒闭后,雷·德克斯的付出很快就得到了“回报”:证券交易委员会控告他进行内幕交易,这项指控至少会让他从此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德克斯为这个案子奋争了10年,最终美国最高法庭宣判他无罪。

证券交易委员会似乎没有吸取教训:前基金经理哈里·马科波洛斯(Harry  Markopolos)提交了一份档案,这份档案中有伯纳德·麦道夫正在进行大规模诈骗活动的证据,但是没人理睬他,至少他没有被指控诽谤。有些检举人确实别有用心;有些人则是愤懑不平、愿意制造麻烦的前员工。马科波洛斯先生就是麦道夫先生的死对头;无论抱怨有没有价值,保罗·穆尔确实有很多理由对HBOS心怀不满。孰是孰非很难判断,但是当几十亿财富岌岌可危时,漫不经心地打发掉检举人就太不明智了。

后来,很多检举人说后悔说出真相,在戴克、莫尔斯、津加莱斯的研究中,揭露欺诈行为的人中有超过4/5说他们不得不辞职、被开除或者被迫降职。如果我们纯粹依靠员工的公益精神来揭发欺诈行为、批评不计后果的销售行为、指出数学建模不可靠的地方、揭露维修保养不良的现实或其他潜在的风险,我们就是冒着巨大风险,把为整个社会谋福利的重担压在这些个人身上。似乎多数人宁愿得饶人处其饶人,个中原因不难理解。

只有积极进取的人才能坚持下去,但他们坚持不懈的品质却未必能获得别人的认可。雷·德克斯非常固执,向来与人意见不同,这些特点有助于他口吐真言,但也把他与众人孤立起来。保罗·穆尔似乎受到了宗教信念的驱使:他谈到“犯了原罪”、“非常非常深刻地反省”、“不断地祈祷”。但是这种宗教虔诚在风险经理身上极为罕见,这种宗教信念能坚定他不惧恫吓的决心,同时也削弱了他的可信性。恫吓确实存在:穆尔回忆到一个同事曾隔着桌子咄咄逼人地警告他:“别跟我对着干”。尽管穆尔哆哆嗦嗦地说:“我绝对不会告诉他们真相的。”他还是坚定地揭发了真相。

有没有办法鼓励检举人在发现酝酿中的金融事故或工业事故时仗义执言呢?办法还是有的。戴克、莫尔斯、津加莱斯的研究中就显现了这样的迹象。他们关注过卫生保健领域,这个领域的多数收益都要依赖纳税人。正因为如此,检举人能够得到减免税收的奖励。这笔钱的数目十分鼓舞人心,研究显示这些检举人平均能得到大约5  000万美元的奖励。不出所料,这种类似中头彩的奖励“哄劝”着更多的员工大胆爆料。在卫生保健领域,这类事情发生的频率比其他领域高3倍。

还有一个例子,美国国税局最近提高了举报可疑逃税人的赏金,“告密”的金额提高了6倍。要知道现在处在风险中的资金数额也大幅提高到动辄就几十亿美元。

还有些检举人发现了潜在错误的蛛丝马迹,奖励他们非常困难。但是这个问题值得考虑,因为在金融危机中,很多人显然发觉到各银行内部及金融机构内部问题的迹象,但是他们都没有看到坦言相告有什么好处。

4年前,摩尔站在HBOS大楼前的街道上流泪,4年后,这家拥有300年荣耀历史的苏格兰银行在破产的边缘徘徊。公司不得不接二连三地接受紧急救援:先是被迫将自己卖给了对手劳埃德TSB银行,紧接着合并后的集团接受了英国政府总数达170亿英镑的援助。谁也想象不到这家庞大的机构竟然落魄到如此境地,英国金融监管机构英国金融服务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简称FSA)尤其感到吃惊。当时FSA的副主席是谁呢?正是解雇保罗·穆尔的詹姆斯·克罗斯比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