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10秒沟通:跟任何人都聊得来的高效沟通术 > 12.谈话高手的3个附和技巧

12.谈话高手的3个附和技巧



·如果无话可说,不妨转变为最高明的听众

“你是什么血型?”

“O型。”

“我是A型哦!”

“……”

谈话戛然而止,气氛一时凝固。

(昨天看的书提到不能冷场,所以总得说点什么吧……)

“我其实有点神经质……”

本想缓和气氛,结果却给自己挖了个坑!

与初次见面的人话不投机,处境确实艰难。若能开门见山地表明来意,或许可以展开讨论,否则真是无话可说又不知如何是好。一旦没话找话,难免言多必失,危害或许更胜于冷场的尴尬。此时,有一招可以让我们迅速脱身——转变为“最高明的听众”。

如果头脑一片空白,无须就此放弃交流,只要我们引导对方发话、使其娓娓道来即可。

“原来如此”“你可真棒”“愿闻其详”……此类表态可令对方心情大好,他的话匣子自然打开。令人称奇的是,哪怕你什么都没提及,依然可以给对方留下极佳印象。因此,不必岔开话题,只要侧耳倾听,足以令对方称心快意。

在话题不知如何展开的时候,不妨扮演促使对方发言的角色吧。

·向谈话高手学习“附和”的技巧

提起能说会道的艺人,我对明石家秋刀鱼先生甚为推崇。我们不妨一起探讨他的过人之处吧。

他的最大特色在于巧妙引导他人说话,最具代表性的技巧就是“附和”,具体可分为三类。

①用力点头

“嗯”“哦”“是是”……

②引导对方说下去

“然后呢?”“结果呢?”……

③简短重复对方的话语

“啊,这么说,你的意思是〇〇……”

“当时的情况就是〇〇吧?所以,你就这么说了吧。”

“总而言之,就是〇〇吧?”

“原来如此。所以说就是〇〇吧?”

第③条“简短重复对方的话语”有助于观众迅速进入话题,对于刚刚打开电视机或者之前漏听的人群来说尤为有效。

如果听众反应平淡,只是默默聆听或者微微点头,人们就会感到不安,担心对方是否认真在听。若能像明石家先生那样巧妙引导,相信人人都会侃侃而谈吧。因此,高明的引导堪称打造良好氛围的绝佳手段。

对于商务活动来说,以会议主持人为例,认真聆听发言、营造畅所欲言的会场气氛就是他的职责所在。

这种引导不是简单附和,而是摆出对发言颇有兴趣的姿态。因此,简短“复述”对方的发言堪称商务人士的实用技巧。

①复述——重复对方的词语和句子

②同感——表示理解对方的立场和心情

③概括——提取对方话语的要点

④转换——换一种说法解读对方的话语

在聆听对方的发言之后,合理加以归纳总结,例如:“〇〇的意见其实就是△△吧。”同全体与会人员共同确认对对方话语的理解是否正确,能让会议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不仅是“沟通技巧”,“聆听技巧”也是人人皆可掌握并且受用一生的技巧。即便不善于表达自身观点,若能巧妙聆听,这也是你的过人之处。

法则:高明地引导,巧妙地聆听



◤专栏2  意外状况在所难免!时间突然不够了怎么办!

在入职5个月后,我负责主持早间美食节目。这档节目于每天上午7:55开始,我会用2分钟时间讲解烹饪步骤,余下的3分钟请嘉宾品尝并发表感想,最后于8点整结束。

然而,某天在节目开始的5分钟前,导播突然告诉我:“今天时间有限,所以讲解压缩到一分半钟吧。”

对于只会照本宣科的我来说,砍掉30秒钟不亚于晴天霹雳。“怎么办?”我冷汗直冒,慌乱翻阅稿件,依然无计可施。对食材的介绍总不能以一句“大家请看”敷衍了事吧?无奈之下,我只能加快语速。结果,讲解的最后说成了:“嗯,做好了,你尝尝吧!”嘉宾一阵大笑,继而贴心地说:“嗯,人人都可以做好,由我来尝一尝吧。”

自那以后,为了应对时间突然被压缩的局面,我会把稿件的重要部分用红笔标注,并给可删减的部分打上括号。

对商务场合来说,紧急缩短宣讲时间、幻灯片播放时间可谓家常便饭。只要和我一样多多假设可能的突发情况,便可做到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