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高情商沟通 > 学会“运用”真实

学会“运用”真实




我们有位学员叫爱丽丝,她说她一直在回避跟母亲谈论关于同性恋的权利的问题。她说:“我母亲每4个月跟我通一次电话,每次都要吵起来,所以接下来的4个月我就不接她电话。我的生活的核心理念就是社会公正。我做不到既坚持我的价值观,又爱我姨妈妈。她讨厌同性恋。”

我们让爱丽丝反思她的状态,她这么做了,但是遇到了困难,又来找我们。她说:“我想我是很乐观的。”我们让她详细说说,她于是说:“我想,我乐观地认为,母亲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说:“不是,她曾经说我自以为是,爱批评人。”

这里有好几个问题。首先你要注意,在反思谈话的时候,爱丽丝有一种掩盖、遮蔽或者隐藏她的状态的倾向。跟爱丽丝一样,我们往往也不会一五一十地坦白我们的所说所想,因为这么做太灭自己威风了。我们只会用自己的话说个大概。回想贾森那个地下室没关灯的故事,他是这么说的:“我小声埋怨着关上灯,然后径直上楼走进厨房,看见妻子在洗碗。我抱着胳膊对她说:‘地下室灯没关。’”

假如贾森是这么讲的:“我上楼告诉妻子,地下室灯没关。”结果会怎样呢?他这么说仍然符合实情,但是与此同时,他也偷偷地抹去了他当时的状态。

我们都知道如何在重述故事的过程中删去我们觉得不光彩或者没有实际效用的状态。在我们的讲述过程里,我们会小心地把导致谈话失败的某些沟通片段掩盖起来,这些沟通片段包括语言的沟通和非语言的沟通。这样一来,我们的形象就会显得高大一些,而对方则会显得渺小一些。但是,这么做并不能改变谈话本身。

细节非常重要。你能在多大程度上逐字逐句地反思这次谈话?你到底说了什么,没说什么?你的状态就隐藏在这些细节当中。想一想,你最初的反思结果有没有掩盖你在谈话中所真正展现出的状态?



练习8  从对方的角度反思你的谈话


回到先前你提到过的发生过的谈话。由于你已经反思了你的背景对话和状态,现在你就要问自己:我是否充分地描述了当时进行的所有谈话以及谈话进行的具体方式?对于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能认识得更加清楚吗?

在一张纸上,或者在你的笔记本里尽可能准确地记下谈话里双方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如果有人有录音录像设备,那么他(她)会记录下什么样的内容?记录可以是下面的样子:

我:“_____________”

谈话对象:“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

……



从旁观者角度观察自我


认识我们在谈话里的状态的时候,我们在培训课上常常见到下面这些问题:谁口中的事实才是“真正的”事实?谁的看法是正确的?如果我觉得我是“乐观的”,而别人认为我“爱批评人”,那么究竟谁说的是对的?两种看法都错了吗?

事实上,你觉得你的状态是什么样子几乎不会对谈话进程产生任何影响。我们希望你能够为别人如何看待你的状态这件事负起责任。这一点是问题的关键。即,你希望你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子,你就要通过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这个目标,这个责任是由你自己来担当的。这才是改变的坚实起点。

从她母亲的角度观察过她们的谈话后,爱丽丝认识到:“母亲说我自以为是,爱批评人,我就变得自以为是,爱批评人。”然后,爱丽丝的表现又可能会进一步强化母亲对她的印象,于是陷入恶性循环。认清这一点有助于爱丽丝摆脱原有的行为模式,创造出新的状态,进而用新的方式来处理她和她母亲之间的关系。

花一些时间,从对方的角度来反思你们的谈话。你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你会为你当时的状态负起责任吗?关于你的状态的两种看法,你在二者中间找到共同点了吗?如果没有,继续寻找。检视并面对你在谈话失败中的责任可能是非常困难的。然而,这其中的抵触和不适感越强烈,你就越能为你自身的成长赢得空间,你也越有可能打破僵局,推进谈话。



让理想与状态保持一致


如果你已经了解了自己的状态,这时我们就能面对我们在前面提出的那些关于真实的问题了。对你个人来说,你的状态跟你的抱负相一致吗?对其他行动者或呼应你所倡导的社会风尚的人来说,你们共有的状态与你们共有的目标相一致吗?例如,如果你倡导同情和包容,那么你是在用充满同情和包容的方式做事情吗?当你想吸引来自你的公司、供应链、市场、家庭、学校、社区和政治团体的人们的目光的时候,你的状态能帮你成功地邀请他人加入你所倡导的事业当中吗?你能促使他人在你倡导的社会风尚方面改变做法、投入资源和提供支持吗?

如果对于这些问题,你给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太棒了,你可以丢掉这本书去休息片刻了。

如果你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就成功地发现了不真实的一个重要来源。此刻,你就已经开始为新事物的出现创造空间了,这个新事物就是与你的抱负相一致的状态,它能促使你自然而然地推进谈话,不断接近你想要的未来。爱丽丝发现,她可以从她跟她母亲的关系开始做到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而且,她也一定能做到“忠实于她的价值观”。

不过,我们首先得解决一个核心的难题。当我们发现状态和抱负不一致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还会放任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呢?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陷在无法达成我们想要的结果的状态里,无以自拔?在接下来的一章里,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总结3

·当我们跟他人谈话的时候,我们也随身携带了背景对话这个潜在障碍。

·关于谈话将如何进行,我们可能会尽力掩盖我们的偏见和假设。但是,这些负面的东西却会通过我们的行事方式和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即我们的状态,流露出来。谈话甚至可以在发生之前就陷入僵局。

·我们的状态是共通的。不仅很多行动者都有类似的状态,普通人对困难的谈话的基本体验也是如此。作为行动者,我们的状态促使人们形成了他们对我们的负面印象和期待。

·为了打破僵局,我们希望你能认清你的状态是否是(动态)真实的。它与我们的近期目标相一致吗?它与我们想要创造的未来相一致吗?

·做练习:为了让谈话发生质变,接下来我们就要了解自己的状态,以此来打开谈话中的潜在障碍并且面对它。

·当谈话陷入僵局的时候,你在想些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时却没有表达出来?

·你的背景对话是什么?

·当谈话陷入僵局的时候,你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