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高情商沟通 > 18.想要一语中的?给你的谈话内容加标题

18.想要一语中的?给你的谈话内容加标题




·给演讲内容加上“标题”


“苹果重新发明手机!”

2007年1月10日,世界各大报纸的头条纷纷冠以如此醒目的标题。

就在此前一天,苹果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宣布“iPhone”问世的消息。他的发布会轰动全球,堪称经典,甚至多年后还为人所津津乐道。

“10秒的话或能轻松简单做到,好歹还有本书的指导。但是要达到演讲天才乔布斯的水平?那我可是望尘莫及啊……”或许有人抱有这样的念头,但是请不要妄自菲薄。对乔布斯的演讲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之后,可以发现,演讲天才乔布斯的秘密就是,他使用的都是简单可行的基本元素。

报纸的标题源自他演讲中的一句话。

“Today,Apple  is  going  to  reinvent  the  phone.”

“今天,苹果将重新发明手机。”

这也是他给“iPhone”发布会定的题目。

在把对方引向沟通的目的地时,我们需要事先揭示主题,并冠以“标题”。主题和标题的定义或许有些难以区分,但是标题可以简单找出近义词,如“抬头”“标语”“头条”等。举例来说,如果主题是“昨天发生的事”,那么“三代同堂乐,夏季大烧烤”就是标题。若是以“自我介绍”为主题,标题就是“重度焦虑症的播音员”。

从一开始就表明“标题”,既可以给对方留下印象,也方便沟通时的相互理解。

在取标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多加考虑。在沟通之后,对方即便离开,头脑中至少也要记得“标题”。“刚才〇〇女士说的是关于△△(标题)的事。”使对方在向他人转述时可以做到如此表达,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效仿电视节目的“侧面字幕”


关于沟通伊始抛出的标题,建议控制在10个字以内。

你是否留意过电视节目的“侧面字幕”即屏幕右上方的文字呢?有了这行文字,即便观众刚刚打开电视机,播放的节目及内容梗概也可一目了然。

观众通常没什么耐心,如果对电视画面的第一印象不佳,立马就会换台。侧面字幕的存在价值就是吸引观众的目光、激发收看的兴趣。作为侧面字幕,字数控制在10个字以内较为理想。

关于侧面字幕的设计,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①以名词结尾,压缩字数(简单好记)

②填满专用名词(以便获悉演员姓名、策划内容)

③使用数字和符号(回避汉字,增强视觉冲击力)

请试着给自身的话语加上“标题”并压缩字数。

“字数怎么都减不下来啊!”如果对此一筹莫展,不妨试试我的建议——“一语中的”。

只要心存“一语中的”的意识,人们总会想方设法去一言以蔽之,请多多尝试。

加个标题吧

①长度10个字以内

②专用名词

③数字、符号

例:9号台风直奔首都!!

取好“标题”之后,沟通便如探囊取物。

“你好,今天我想说的是〇〇(标题)。”开门见山地表明来意,由于对“标题”印象深刻,之后无论谈得怎样,对方都能抓住并理解核心内容。

法则:压缩字数,取好“标题”,事先告知对方



19.千钧一发!如何抓住和大人物沟通的关键10秒


·千钧一发!如何与大忙人攀谈


“您辛苦了!”

周五下午,我从直播现场背着器材回到电视台,在播音室前恰好与部长擦肩而过。他当时似乎正准备外出。

(咦?部长要出去吗……怎么回事?!)

突然想起,关于下周二的外出拍摄,我还需要部长的批准。从安排来说,那天下午直播结束后立即回到公司,时间应该也来得及。于是,我顾不上走向器材室放下设备,转身回到走廊上。部长已经走进电梯,再晚一步,电梯的门就合上了。

“我们一起坐下去吧,正好有事向您汇报。”

从电梯降下到部长坐进出租车,大约有3分钟。我需要在这段时间内汇报当前任务进度、协商探讨问题。此外,我还要获得部长的口头承诺,答应在周末之前给我批准外出拍摄的邮件。



·10秒表达类似短跑比赛,起步至关重要


你是否听说过“电梯交谈”?

在IT大本营——美国硅谷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在电梯内碰到投资家后,创业者必须在30秒内说明经营计划,否则就没有未来可言。”坐电梯的时间极为有限,因此需要最大限度地展示自我。

不仅是创业者,许多商务人士也需要与上司和同事密切交流、推进工作。鉴于各自的行程安排并不同步,报告、联络、商议等方面皆不可怠慢。

面对握有决定权的上司更是如此。上司的行程无疑更为紧凑,若能见缝插针、言简意赅地加以说明,于自己、于上司都颇为重要。

若想做到对大忙人言简意赅地说明,首先需要掌握“10秒”的精髓。

①满怀自信地说话

不必客气,也不必犹豫,冷静地道出要事

②抛出“标题”

开门见山,抛出标题,使对方了解接下来要谈什么。

③告知所需时间,获得对方许可

考虑到对方忙得不可开交,时间控制在1~5分钟为宜。

若能做到以上三点,便可有如下的表现。

“〇〇部长,承蒙关照。关于△△,可否占用您3分钟时间,我们好好谈一谈?”

之后,可以通过“共同印象”“提出假设”等方式展开话题。

因此,切入点至关重要。

不妨以短跑和马拉松类比。马拉松只要“节奏合理”,哪怕起步落后,终究可以后来居上,而短跑基本以起跑方式分胜负。

沟通也是同理。“10秒表达”就是不折不扣的短距离赛跑,因此需要有效抢得先机、一鼓作气地打动对方。

法则:面对大忙人时需开门见山、言简意赅、10秒把话说完



◤专栏3  100次点击不如去1次现场


在卸任地方电视台播音员一职之后,我转到朝日电视台气象中心,进公司第一天时与导播的谈话至今令我难忘。

“荒木小姐已经结婚了吧?”

“没,还是单身呢。”
“啊?不好意思……那是离婚了吗?”

“没呢,还没结过婚,怎么了?”

节目制作需要团队合作,因此,导播在找新人谈话前都会事先了解对方的背景。不过,所有信息都是网上搜的,关于我的情况明显就是弄错了。

希望了解对方,这是实现良好沟通的第一步。但是,对实施调查的一方来说,难免会接触到虚假信息和过时的情报。你是否有过在搜索引擎上敲下关键字,搜一搜谈判对手的信息、查一查发布会的内容的经历?我们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对网络调查结果的百分百信任。

时移世易,信息并非一成不变,或是换了兴趣爱好,或是推出新的商品……即便最新的情报即所谓的“新闻”,描述的也只是眼前。即便事先有所掌握,也不可被其束缚,临场印象及会场气氛才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