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偏执乐观:诺基亚转型的创业式领导力 > 第五章 现实带来的伤痛:感时抚事

第五章 现实带来的伤痛:感时抚事




2010年1—8月

在那一瞬间,我明白了在过去两年里让我忧心忡忡,同时又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

2010年的第一次董事会会议上,捷报频传。

对我们来说,每年的12月总是个利好的月份。诺基亚终端设备及服务部门取得了骄人的销售业绩,比2008年同期增长了40%,这也让我们在2009年第四季度扭亏为盈。根据我们的预测,2010年第一季度的销售业绩将继续保持增长,并可实现可观的盈利。

截至2009年底,服务集团已经赢得了约9000万的活跃用户,这个数字一举打破了原定的目标。随着“高速公路项目”的推进,我们预计这一数字还将大幅攀升。2008年,诺基亚收购了Navteq公司,并获得了该公司丰富的地图数据。“高速公路项目”将把这些数据与所有诺基亚S60手机上免费的导航应用程序进行绑定,并以免费的形式提供给用户。这一做法对整个业界都具有颠覆性,特别是针对苹果公司。

与此同时,与Maemo系统相关的各项事宜也在稳步推进中。诺基亚与英特尔签署了一份协议,该协议旨在把英特尔持续基于Linux开发的Moblin[1]操作系统与诺基亚的Maemo系统进行整合。[2]尽管英特尔的工程师将这一共通平台戏称为“M2”,但是没人愿意将我们的这款“救世主”般的软件称为“me  too”(我也是)。最终这款操作系统被正式命名为“MeeGo”[3],并将在下个月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4]上进行发布。这一举措相当积极,它将有助于扩大我们的生态系统,并能够吸引更多的应用开发者参与其中。从短期来看,所有的进展都会因此放慢脚步,因为诺基亚和英特尔的开发团队之间需要磨合,双方需要一些时间来协调分工并在日程安排上达成一致。

在第四季度,甚至连诺西通信的表现也相当抢眼。不过这并不算是意外,因为许多公司都倾向在年底前花光预算。而这种情况肯定会带来“飞返效应”[5],这导致了第一季度在全年表现中最差。尽管我们知道诺西通信仍然存在着很高的风险,但至少他们已经不再游走于违反融资协议的边缘。

我们总算可以长舒一口气了,既然已经躲过了危机,那么或许我们也已经重新回到了正轨。

[1]  Moblin,“mobile  Linux”的简称,是一个开源的、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用于移动互联网设备(MID)、嵌入式设备。—译者注

[2]  MeeGo:诺基亚和英特尔合并Maemo和Moblin。诺基亚和英特尔预计MeeGo将被全球设备制造商、软件供应商和开发商广泛采用。—译者注

[3]  MeeGo:诺基亚和英特尔合并Maemo和Moblin。诺基亚和英特尔预计MeeGo将被全球设备制造商、软件供应商和开发商广泛采用。—译者注

[4]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英语:Mobile  World  Congress,MWC),由GSM协会(简称GSMA)主办,邀请各地手机厂商、软件商、电信业者及无线通信产业专家学者等参与,通过展示新产品和服务讨论移动通信产业趋势与技术,每年2-3月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译者注

[5]  飞返效应,是指个体所作所为的结果反而使其受到损害的效应,又称飞去来器效应。飞去来器是指一种飞镖,原是澳大利亚土著人用曲形坚木制成的扁薄而带锋刃、用来战斗和狩猎的武器。投出后能飞回原处。—译者注



带有火药味的备忘录


慷慨陈词,犯言直谏

那些根本性的忧虑仍然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圣诞假期给了我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度思考,因此我决定亲自为诺基亚起草一份战略文件,以此阐明我的思路。

在我看来,诺基亚正面临着一些严重的外部威胁,阻碍了其在移动手机和智能手机领域持续地取得成功。我将这些威胁总结如下:首先,苹果的iPhone给我们的高端智能手机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在关键的北美市场;其次,我们在低端手机市场受到了来自中国手机厂商的威胁;最后,在中端手机市场上,我们有可能被安卓所超越。

我在战略文件中提出忠告:整个手机行业的战场正在转移。在这场竞争中,各家公司凭借的更多是软件实力,而非硬件能力。竞争平台也从诸如塞班、MeeGo、iPhone  iOS这样的单一的操作系统转向了类似iTunes[1]、Ovi  Store[2]、iAd[3]这种多元化的生态系统。而且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它构建生态系统的能力也比其内部组织能力更为重要。我在文件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说明:“在这个行业中,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关键不在于‘谁拥有最好的设备’,而是取决于‘哪款设备最利于消费数字化内容’以及‘哪款设备可以获得最多的优质内容’。”

我进一步解释,“这对诺基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过去,诺基亚可以通过打造一款旗舰手机来迅速化解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但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在智能手机用户的心目中,诺基亚的品牌形象已经严重受损,这也给我们的开发者社区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最终导致在短期或中期,我们很难从北美的开发者社区有效地挽回开发者的忠诚度。而更不利的情况在于,“随着iPhone和安卓手机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以及人气不断飙升,这种困难的局面正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我这样写道。

我提出了一些情景和备选方案供大家思考:也许我们应该承认自己还没有做好进击美国市场的准备,而应该把力量集中在巨大的中国和印度市场,争取在那里赢得开发者社区的支持。也许我们应该开始转变我们的文化,从而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开发者社区。

此外,如果我们不能推出引爆市场需求的杀手级产品,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或者,如果我们没有与开发者建立起良好的生态关系,从而也就无法积累像苹果和安卓社区已经实现的那些关键的应用程序,那又会怎样呢?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都进展不顺,那无论我们的硬件是否出色,或者我们提供的用户体验是否完美,这些相对而言都没有什么意义。

或许我们应该考虑B计划。

尽管考虑安卓系统这项提议近乎“大逆不道”,但我还是表示,也许诺基亚有必要考虑去拥抱安卓系统来对冲我们的风险。启动安卓计划既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考察安卓未来的竞争力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可以让我们有机会在安卓市场上分一杯羹,并且这一做法还能对安卓阵营的竞争对手施加压力。尽管如此,这样说来还是让人觉得有些“背信弃义”,但在MeeGo生态系统进展不利的情况下,安卓系统将给诺基亚提供一个更便捷的备选方案。然而,在起草这份备忘录的时候,安卓系统尚且羽翼未丰,能否成功还犹未可知。

我还提到,我们需要重建诺基亚的企业文化。在过去的光辉岁月里,诺基亚曾因直言不讳的文化而备受称赞,这种文化鼓励人们去质疑现状,并按照他们的切身体会阐述事实。

诺基亚在过去真的是这样吗?我对此一无所知,但的确希望如此。不过,我愿意相信,也坚信,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扁平式的,并以产品及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那么诺基亚永远不可能达到今时今日的地位。这种文化还能复苏吗?我对此充满热切的期盼。如果这种文化难以复苏,那么我会对公司的未来充满怀疑。

那些华而不实的目标已经成了过去时了,例如“难以抗拒的解决方案和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最佳设备”以及“智能服务”。我在备忘录的结语中写道:“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不但急需一项推诚布公且实事求是的战略计划,而且还要抛弃所有那些以营销为目的的华丽辞藻。”

我意识到,在诺基亚的董事会上,可能从来没有人写过并提交过这样一份带有火药味的备忘录。奥利拉肯定会把这份备忘录解读为对他的人身攻击,而且我甚至能想象到他会做出何种反应。不过我还是认为,即便刚开始他会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但之后他不仅会欣赏我的见解,而且也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大家能够基于我的分析思路去展开讨论,那不但对我们没有任何损失,而且还会有所收获。如果大家发现这些思路存在不足,那就不需要做出任何改变。如果我们意识到其中有些可取之处,那诺基亚将会从中受益。

在那些夜阑人静的晚上,我在屋子里关上窗帘,挑灯夜战。为了表达我的观点,我反复打着草稿,绞尽脑汁地去寻找合适的措辞以免词不达意。我希望充分阐明自己的担忧和建议,同时也在苦苦思索如何才能避免与董事长之间产生重大的分歧。

直到我觉得可以一字不易时,才通过电子邮件把文档发给了奥利拉。

当你把这样的内容发给一家巨无霸企业的董事长时,你肯定无法期待立刻得到回复,甚至得等上几天。至少我是这么安慰自己的,但最终还是杳无音讯。

我抱着一丝侥幸,觉得邮件可能发送失败了,并在三四天后又重发了一次,但结果还是石沉大海。

此后,我又把提案发给了时任诺基亚首席执行官的康培凯。我认识他很多年了。在我心目中,康培凯是一位备受人们尊敬和爱戴的领导,早在2000年年初的时候,他就开始担任F-Secure的董事长,也一直是我的上级领导。我既把他看作挚友,又非常重视他的见解。康培凯在众人面前总是有些不太放得开,所以在公共场合往往显得比较拘谨。一位记者形容他是从英格马·伯格曼(Ingmar  Bergman)[4]的电影里走出来的人物,但在私下,他却善解人意、热衷于社交,有时还喜欢自嘲,而且非常幽默风趣。

康培凯首先承认自己不是一名“技术专家”。他在诺基亚度过了自己大部分的职业生涯。凭借自身在法律和银行方面的专业背景,他从法务部门一路高升,后来又转至财务部门,并最终坐上了首席财务官的位置。多年来,他成功地经营着手机业务,在战略思考方面也毫不逊色。他是诺基亚的传奇四人组“梦之队”[5]的一员。这支领导团队说话做事干脆利落,一直是诺基亚成功的引擎。

我很难想象康培凯会无视我的备忘录。

康培凯立即回复了我,这令我感到欣慰。他总是这样敞开心扉。他向我承诺会把备忘录继续推进下去,然而最终却并没有继续和我讨论这个话题。几周后,我见到了他,向他提及此事,他却看似不置可否、顾左右而言他。其实,这种感觉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就是自己可能永远也得不到回应,但那时我可以确定自己被刻意无视了。

我决定等到下次与奥利拉会面时再提及这份文件以及我的建议。或许当面交流才能把我的良好初衷以一种值得依赖的方式充分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避免事态的升级。

[1]  iTunes是一款媒体播放器的应用程序,2001年1月10日由苹果计算机在旧金山的Macworld  Expo推出,用来播放以及管理数字音乐与视频文档,是最受欢迎的管理iPod与iOS设备文件的主要工具之一。—译者注

[2]  Ovi  by  Nokia(简称Ovi)是诺基亚公司旗下的一项互联网综合服务。Ovi服务可以在手机、电脑和互联网上使用。—译者注

[3]  iAd是苹果公司为其iPhone、iPod  Touch和iPad系列移动设备开发的一个已停产的移动广告平台,允许第三方开发者直接在其应用程序中嵌入广告。—译者注

[4]  诺基亚能否重现昔日辉煌?……如果康培凯似乎已经从英格马·伯格曼(Ingmar  Bergman)的电影中走了出来,那么安西·万约基(Anssi  Vanjoki)的魅力和塑造的形象让人想起了迈克尔·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译者注

[5]  康培凯(Olli-Pekka  Kallasvuo)与马蒂·阿拉胡塔(Matti  Alahuhta),彭培加(Pekka  Ala-Pietilae),鲍思蕊(Sari  Baldauf)被芬兰媒体称为诺基亚的“梦之队”。—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