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无师自通心理调节 > 十二、培养自制力

十二、培养自制力




英国诗人弥尔顿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激情、烦恼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一个拥有强大自制力的人,能够控制内心的情绪和行为,掌控强大的内心世界,使人生具备无限的生机和可能。

心灵故事

石油大亨保罗·盖蒂曾经是个大烟鬼。有一次他开车出去旅游,突然下起了雨,道路变得湿滑起来。盖蒂在大雨中开了几个小时的车后,决定在一个小城的旅馆过夜。因为雨实在太大,而且他确实也太累,吃过晚饭后他便疲惫地进入梦乡。凌晨两点,盖蒂醒来想要抽一根烟,却发现桌上的烟已经抽完了,他搜遍大衣的所有口袋,翻遍行李箱,还是一支烟都没找到。

凌晨两点的时候,这个小城里,不管是旅馆的餐厅还是路旁的酒吧都早已经关门歇业。因此,如果他想抽烟,就必须穿上衣服,冒着大雨走到几条街外的车站去买。而他的车则停在距离他所入住的旅馆很远的停车场里,走到停车场的距离比走到车站也近不了多少。

抽过烟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越是没有烟,就越想抽烟。当盖蒂将衣服穿好,伸手去拿雨衣的时候,他突然停住了。盖蒂想,我这是在干什么?我是一个自以为有足够才智、足够自制力的人,是一个企业的掌舵人,是一个对别人下达命令的人,是一个被人视为成功的商人,而我竟然要在三更半夜,冒着大雨走到几条街外,为的仅仅是买一盒香烟。欲望的力量竟然有这么强大?

于是,盖蒂将那个空烟盒扔进纸篓,重新换上睡衣,回到床上,带着解脱甚至是战胜自己的快感重新进入梦乡。也是靠着自身强大的自制力,他永远地告别了香烟。

培养自制力,实际上就是磨炼自己的意志。英国诗人弥尔顿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激情、烦恼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拥有强大自制力的人,其潜能是无限的。

磨炼自己的意志,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在青年时代,富兰克林曾下定决心“克服一切不良的自然倾向、习惯或伙伴的诱惑”。他给自己制订了一系列的克服坏习惯的计划,其中包括节制、静默、守秩序、果断、俭约、勤勉、真诚、公平、稳健、整洁、宁静、坚贞和谦逊,并且按照计划严格实行。

例如,为了纠正喜欢空谈和说笑话的习惯,他给自己列了“沉默”一条,要求自己做到“除非于人于己有利之言谈,否则避免琐碎的谈话”。他希望可以通过经年累月的自我反省,最终完全消灭这些代表自身缺点的符号。在他晚年撰写的自传中,他提到年轻时自我修养与培养自制力的计划,他认为成功应该归功于对自我的有效节制。

自制力就是:即使面对不想做的事情,还是尽力去做,并且努力做到最好;面对让人身不由己的诱惑,还能严格地自律,克制冲动。

心灵故事

14世纪,有个祖传封地的正统公爵,名叫罗纳德三世。他的弟弟想要除掉这位公爵,但又不想亲手杀死他,于是在将他推翻后想了一个办法:因为罗纳德三世是个比较胖的人,所以他命人将牢房的门改得比以前窄许多,然后将罗纳德三世关进去,并且许诺只要罗纳德三世能够减肥并且走出牢门,不仅能够获得自由,他还会将爵位和封地还给他。

可惜的是,罗纳德三世不是一个拥有自制力的人,他没有办法抵挡弟弟每天送来的美食的诱惑,结果不仅没有减肥,反而比以前更胖,只能终身待在这个狭小的牢房里。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就好像被关押在牢房里的囚犯一样。拥有自制力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那么培养自制力应该从何做起呢?这里我们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培养自制力的方法。

 心理调节

心理暗示法。很多人都不缺乏提高自制力的想法,但是大多数人都不能真正做到。这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思想问题,自己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这个问题太严重,已经根深蒂固,根本没办法改掉。这样从心底里就放弃了改变的想法,在这个基础上谈保持自制力就有点缘木求鱼的味道。所以,要实现培养自制力的目标,首先就要从心理上克服“我不行”“改不掉”的想法,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制订合理的计划和目标。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容易拖拖拉拉、半途而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一个清晰、合理的计划和目标。在拟订计划的时候,要注意目标的明确性和可实现性,不能超出能力范围之外。当然对于每一步该做什么,需要花多少时间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既不能因感到目标很遥远而产生畏难情绪,也不能觉得时间很多而产生拖拉思想。

松弛训练。失去自制力通常发生在心理比较紧张的状态中,心理上的紧张通常会导致身体的一些反应,如神经紧张、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声音嘶哑等。当我们通过机体的松弛训练使精神放松下来的时候,人的自制力也会跟着增强。因此,我们在从事可能会引起情绪紧张的活动之前,可以先做一些松弛训练,如深呼吸、散步等,从而使身体进入一个相对放松的状态。

运动。可以通过练习瑜伽、气功、太极等方式来提高自制力。这些运动都要求练习者在训练过程中排除一切杂念,全身心地投入,保持内心的绝对平静。这对培养自控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