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无师自通心理调节 > 四、让自己充实起来

四、让自己充实起来




工作是排遣精神空虚的好办法。当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就会感到无比充实。除此之外,通过工作人们还会看到自身的价值,从而让人生充满希望和成就感。

心灵故事

穆明洋是一个正在读高一的女孩,她平日学习非常刻苦,成绩总是在年级里名列前茅。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她的生活中除了睡觉吃饭就只剩下学习,渐渐地感到有些累了。恰好暑假到了,穆明洋就想趁着暑假好好地休息一下,彻底放松。但是问题出现了:在学校的时候,她将心思都放在了学习上,缺乏与同学交往的经验,没有几个朋友。假期中她开始感到孤独,这种感觉在她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显得格外地强烈。经过了头几天的“放松”后,她开始觉得无所事事、无精打采,甚至动都不想动。穆明洋这才发现,学习成了自己生活的全部,如果停止学习,生活就是一片空白。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感把她压倒了。

故事中的穆明洋本来生活得很充实,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学习上。但这种充实感并不可靠,只是停留于表面。她的生活过于单调,一旦停止了学习,自己就被一种孤独感和精神空虚感所包围。

所谓精神空虚,指的是一种没有精神寄托和精神支柱时产生的心理状态。通常空虚的人会感到百无聊赖、孤独懒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没意思、没劲。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所以会产生空虚感,主要是因为生活没有后顾之忧,物质条件优越。因为习惯于物质享受而不再思考人生的意义,因为没有后顾之忧而丧失了积极的生活态度,整日无所事事、虚度光阴,导致了精神上的空虚。

 心理调节

如何排遣精神空虚,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呢?

有目标才会有追求,才会去拼搏。树立与自身的实际能力相符合的目标,体验拼搏的乐趣。需要注意的是,目标一定要与自身相符合,不能过高或过低。目标太低,会让人觉得很容易达成,反而不会努力;而目标定的太高,会让人感到无能为力,无法激发奋斗的动力。

工作是排遣精神空虚的最好办法。当一个人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时候,就会忘记精神空虚所带来的痛苦和烦恼,而且在工作中,人们会看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让人充满希望。

布堪纳特别迷恋美式足球,可以说是一位铁杆儿球迷。美式足球的比赛一场要60分钟,其间少不了犯规、换场、中场休息、伤停补时、教练叫停等,这样耗费了许多时间。

一天,布堪纳突然觉得每天都坐在电视前看比赛是一件很浪费时间的事情,甚至产生了罪恶感,但是自己又没有办法不看球赛。所以为了让心理上平衡些,他决定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他记起前几天刚刚从后院捡了两大桶核桃,于是便把这些核桃搬到屋子里,一边敲核桃一边看电视,以求自己心安理得一些。

布堪纳一边看球、敲核桃,一边思考着自己为什么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会有罪恶和不安的感觉。最终布堪纳悟出一个道理:劳动本身不仅对自己有好处,对其他人也有着莫大的好处。劳动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果有一天人类停止了劳动,那就意味着人类社会自身的毁灭。

改变懒散的习惯。当一个人无所事事时,便会胡思乱想。因为没有新的刺激产生,时间一久自然会感觉空虚。因此,要想生活变得充实,就要改掉懒散的毛病。

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读书可以开阔人的视野、充实人的心灵、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排遣精神上的空虚。此外,进行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跑步等,也是战胜精神空虚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