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优步:算法重新定义工作 > 创业的诱惑力

创业的诱惑力




“特别是在美国,有一种强烈的文化共识就是,人们应该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并且努力工作。”3人类学家伊拉娜·格申说。人们的理念是,在美国每个人都可以取得成功,如果他们最后做到了,就是因为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优步的雇佣广告宣传就是基于这一文化,广告中提出,如果与优步合作,任何人都能成为创业者。公司在市场营销宣传中强调为一家科技公司开车已经成为新的潮流,和以前移民开出租车的工作相比,虽然工作性质并没有分别,但更有吸引力。

优步的广告出现在脸书的信息推送、电子邮件、公交车体和优步乘客端软件中,这些还只是广告媒体的一部分。例如,图3.1中“享受自由,每周领薪”的广告就向我们展示了优步如何把一份本来主要是由大城市中有色人种和移民群体在做的工作,用一个穿着粉色衣服戴着围巾的白人千禧一代男性形象,描绘成一份具有时尚感的工作。由于广告发布在脸书的页面上,因此可以通过这条广告的点赞数和评论看出人们对广告内容的反应,同时也为广告的读者创造了一种社交互动信息,这也是数字文化的典型特征。“享受自由,每周领薪”这句广告语的下面选用了美国国旗的视觉元素——美国国旗的红白蓝条纹和星星。这些设计都是为了向大众传递优步真的可以带来自由这一信息。

优步招募司机广告的常用文本传递了类似的关于司机独立自主的信息,使用的画面则是满面春风准备开启人生新征程的男男女女。许多就跟图3.1类似:优步需要你这样的伙伴。与优步同行,做一个独立合约人赚大钱。加入我们的司机队伍在城里接送乘客就能每周结算薪水。自己当老板,按自己的时间表接单挣钱。另外一则广告中,一个身材苗条、衣着时尚的女士戴着太阳镜,斜靠在一辆干净的白车上,俯瞰着远处令人身心愉悦的景色,而这张图片的右边就是一张成为优步司机的申请表格。还有一个广告是印在纽约公交车体的后方,鼓励出租车司机转行开优步。上方标题用蓝色的中等字号写着“呼叫全体出租车”,下方用白色的大号字体写着“5000美元保底”,最下面是一行白色的小字,“第一个月的收入”。

图3.1  优步的招募广告

注:这是2015年优步在脸书上投放的一则广告截屏,广告语是“享受自由,每周领薪”。这是优步利用千禧一代的形象投放具有吸引力的广告来招募司机的一个例子。

总结下来,优步的招募策略和方式主要就是简单的两条。首先,优步使用了一套自主创业和做合伙人的话术,将为优步开车包装成一种创业行为。其次,它将充满激情、向往灵活工作时间的千禧一代的形象投射到这份工作中,向大众推广所谓的全民创业。这实际上是建立在法律谬误之上的一种半真半假的描述。优步司机发起了多次对劳动关系归类不当的诉讼,起诉优步的模式违反了劳动法,公司与联邦贸易委员会就司机收入水平的误导性宣传达成了和解。4大多数司机都期待某种程度上的独立:即使他们作为优步司机无法享受这一点,他们也期待着完全独立的诗意神话。除此之外,即使他们作为创业者的决策权受到了优步算法管理的限制,他们也不一定会感觉受到了剥削。但是,优步关于独立创业的美好承诺和他们被约束管理的现实之间的差距,让以开网约车为生的那部分司机群体开始对公司产生不满情绪。当我们把优步当作一个雇主而不是一家利用科技手段为大众提供创业机会的公司来近距离观察时,我们会发现,那些取得成功的司机只是善于利用公司千变万化的奖励和补贴政策,从系统中赚取更多收入而已。优步用一个虚假的全民创业的承诺玩弄了社会,蒙蔽了我们,让我们忽视了那些剥夺司机独立地位的压力和限制。

弗兰克车里的GPS中铿锵有力的语音提示听起来像是著名影星摩根·弗里曼的声音,当听到系统中传来一段音调低沉的话语时我吃了一惊,这些提示音会时不时地打断我的采访。10个月前弗兰克开始开优步,之后一个月他又开始开来福车。“我主要是为了那些奖励,”他解释说,“它(来福车公司)提供了一份350美元的奖金,只要司机在30天内接够30单就能拿到。我按照规定,30天里接了30单,然后拿到了奖金。但第二个月当我儿子做同样的事情时,公司提供的奖金降到了250美元,由于我的儿子还在做另外一份工作,所以他最后也没能拿到奖金。”他觉得如果能在一些细微的方面做出改善,例如在系统中增加小费按钮,他其实更愿意用优步。他说:“我在优步上接到的订单申请是在来福车上接到的10倍。”一阵思考后他又补充说:“我接到的大部分乘客手机上都同时装了这两个软件,这个比例大概能占80%。我利用这个机会把印有我号码的促销推荐卡给他们,他们输入后就可以免单了。”我采访弗兰克时是2016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当时是在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上车时他把前排座位上放的东西挪开,这样我们俩就能并排坐了。我们见面时他开了一辆小轿车,不过他家里还有另外一辆车。“家里是一辆雪佛兰2015款的Tahoe(太浩)越野车。那辆车可以用来开优步的精品服务,所以我在优步能赚更多钱。”他向我解释说。现在那辆雪佛兰Tahoe正在修理,因为一场冰雹,他花了5000美元去修车。

只想赚取额外收入的司机有时也会被优步促销的更高收益所吸引。推荐码是司机从事网约车事业赚取更多收入的方式之一:他们可以推荐其他司机使用这项服务,如果推荐的司机加入网约车平台,那么两个人都能拿到奖励。但这种类型的操作方式不是一直都可以用的。弗兰克解释了为什么他儿子一直没办法拿到30天接30单的奖金。“他接送同一个人的单子太多了。我给他下过三次订单,他妈妈也给他下过三次订单。按规定——我并没有去重新仔细阅读相关规定——同一个人两次以上的重复订单是不算数的。”他带着父亲特有的温情责备道。说回那辆雪佛兰,他补充道:“我儿子用那辆车开了一段时间,但他现在找了一份工作,时间上已经不允许他继续开了。”

弗兰克住在一个以中等偏上收入著称的郊区,距达拉斯大概5英里,用他的话说,自己所住的街区是“一个上层中产阶级居民区,有许多大学毕业生。1978年起我就搬到了那里,见证了那里长久以来的发展”。他在陷得很低的座位上挪了挪身子继续说道:“上个月每周我能接60~70单。算下来一周我大概要工作40个小时。过去四年我一直在做零售行业的工作,后来我实在是厌倦了。于是我就开始兼职做网约车司机,工作的第一个月我总共得到超过2000美元的收入,这仅仅是做兼职的收益。所以最后我干脆说,‘算了,这份零售的工作你们还是给别人吧,让别人在水泥地上把脚踝和膝盖都弄坏吧,我要去开车了。’”他还在酒吧工作过,因此他会在晚上八点之前开车,这样可以避开那些醉鬼。弗兰克通过把握补贴政策和涨价时段,并结合其他的工作因素,试图将自己开网约车的收益最大化。优步公司与司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对立,虽然双方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敌意。和许多司机一样,弗兰克会想尽办法利用东家的促销政策来赚取更多的额外收入。“我参与过的最好的促销活动是优步的一次活动,内容是如果你在周三之前接够25单,然后在本周结束之前再接25单……”他停下思索了一会儿又咕哝着继续说道:“他们最后没按承诺给我们付款,不过又过了一星期之后我们还是拿到了钱。”在优步的雇佣模式下,即使你有持续优异的表现,你的薪水也不会增长,并且没有晋升的机会。想要挣得更多的唯一办法就是干得更多,或者像弗兰克那样利用所有能抓住的补贴机会。零敲碎打的计件工作,加上时不时的促销补贴政策,就是这种所谓创业机会的残酷现实。不过,对一些人来说,优步稳定可靠的车费收入,相比在不稳定的就业市场上失业的风险,还是好很多,至少他们不用去劳动力市场跟几百个人竞争十一二个工作机会。5抛开他的个人热情,弗兰克辛辛苦苦工作赚取的中产阶级水平的收入,跟优步公司宣传的丰厚的财富和光鲜的创业相比,还是黯淡了很多。

在2016年春天,优步和来福车两家公司为表示对市政府颁布的新管制规定的抗议,选择退出奥斯汀市场,托马斯也失去了网约车的工作机会。6托马斯用一个地道德国人精准清晰的口音告诉我,2014年他花了2.5万美元买了一辆车去开优步,后来他也加入了来福车司机的队伍。在优步单方面五次实施费率削减政策之后,以UberX服务为例,他的收入从每英里1.9美元减少到了每英里1美元(乘客可以更便宜地坐车)。优步和来福车退出奥斯汀之后,他开始艰难地从本地网约车创业公司中寻找开网约车的机会。他说,现在扣除车辆开支后,他几乎赚不到钱。优步声称可以为大众提供创业机会的美好愿景,在退出当地市场且托马斯失业后,变成了泡影。

2014年,优步新闻部发布消息称:“我们强大的技术平台可以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司机提供承包式的创业机会。”7优步可以通过技术平台为大众提供创业机会的理念,对一个迫切想要收割硅谷科技所带来的红利的社会来说无疑极具诱惑力。然而,司机不是21世纪初那几年中,互联网2.0时代硅谷冉冉升起的具有令人眼花缭乱的自我营销能力的创业新星。他们不会通过优化搜索引擎结果来增加自己在网络中的曝光度,他们也不会设置搜索关键词,这样在任何地方有人搜索他们名字的时候他们就会知道(可能有极个别的例外,就是那些运营论坛和博客的司机)。司机不是“快乐的工程师”或者“编程忍者”。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