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优步:算法重新定义工作 > 司机自主权的幻觉

司机自主权的幻觉




优步模式所宣称的独立自主权与司机日常的真实体验形成了鲜明对比。工作中,司机无时无刻不受到“算法老板”的约束。到处都能看得见优步控制司机:优步决定什么样的车型符合平台的规定,并且有时候优步还会随心所欲修改适配车型的清单;优步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设置和变更费率;优步控制着派单系统;优步用补贴和奖励政策来区别和筛选司机;优步保留了无理由终止或辞退一名司机的全部权力;优步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协调和解决冲突,不论是乘客纠纷还是克扣司机报酬的投诉都是由公司仲裁的;优步制定政策,处罚不符合优步行为标准的司机,刺激司机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接单工作。这一切都是由“算法老板”决定的。这个“算法老板”和人类管理者有本质上的不同。当我问司机是否认为自己就是老板时,他们通常会犹豫一下,然后回答说某种程度上是这样的,并且他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工作时间表。但是,一个虚拟的老板提供了一种和人类彼此间互动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想在一个自动化的系统中弄清楚独立自主与被控制之间的界限确实有难度。

优步隐藏了司机可以评估自己被分配的订单的所有相关信息,例如乘客的目的地等。除此之外,优步还会监控司机的接单率和订单取消率。如果司机的接单率低而取消率高,他们就会面临被平台暂停服务甚至辞退的风险。优步还制定了诸如强制司机使用高端车辆(通常这种车辆每分钟和每英里的费率也更高)来服务UberX的订单,而UberX订单的费率要低得多。一些司机怀疑优步的算法派单系统会奖励那些严格遵守优步制定的行为规范(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司机,但公开的派单政策是,乘客会被派给离他最近的司机。22

在工作中司机在获取信息上处于劣势,因此对他们来说,作为独立合约人,在与工作相关的决策上想要做出信息对称的决定更加困难。这种信息不透明的状况也引起了人们对幕后决策流程各种各样的猜测。2017年夏天,一名司机在论坛上发了一篇表达这种观点的帖子:“最近我越来越感觉自己像是一个雇员,主要原因是算法给司机派单的表现。每个人都怀疑平台并不是按距离最近的原则在派单,而是有别的因素,例如车型、评分、接单率和你之前是否有和这名乘客匹配的记录。我希望那些针对优步的关于司机是雇员还是独立合约人的相关法律诉讼也可以问一下这件事,就是算法到底是如何制定的?我想大家都会为优步是怎样通过各种元素操纵算法来算计我们而感到震惊。”另一位司机表示同意他的观点,除了重述了上面那些因素外,他还补充道:“没错,我想大家都知道一些因素会对结果产生影响,而且我相信这些只是冰山一角,肯定还有更多公司不愿意也不应该告诉我们的东西。”

司机通常不清楚优步的算法到底如何工作,因为他们的个人体验是偶发的。有一个话题时不时就会在优步司机论坛里被重新提起,就是网约车公司的算法在派单时是否会因为某些因素偏向一部分司机,这些因素包括司机是否是新加入平台的,以及根据算法的评分来看这个司机是否是高品质司机等。我在第二章介绍过的内森是一位来福车司机,在注意到自己的一些经历跟论坛中讨论的情况类似之后,他也开始对系统产生怀疑。他说:“我已经加入了六个月,平台知道已经把我吸引住了,也知道我会接多少单,周末我会花多少时间在路上。那算法中有没有记录我是什么类型的司机?”他看到系统提示说自己所在区域需求繁忙,但给他派单的速度却越来越慢,这跟他一开始加入平台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那时候很少有这种情况。他解释说:“我感觉有些事情不太对劲。总的来说我不是一个感觉世界总是在某方面跟我作对的人,所以怀疑别人的这种想法不是我通常思考问题的方式。你知道,我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之一就是我认为这个平台很公平。我可以在64岁的时候跳进这一行,公平地和那些20来岁的年轻人竞争,因为从根本上来说系统在协助我完成工作。这也是这份工作吸引我的一个地方,它很公平。但现在看起来它并没那么公平。”

这种对算法派单感到不满的情绪反映在很多小事上。正如我和同事——媒体研究学者卢克·斯塔克根据我们的观察结论合作撰写的文章中所写的:“当活跃的优步司机通过系统接到一个订单请求时,他们有大约15秒的时间选择接单或者拒绝。当优步司机接受了一个订单,他们要承担这一单没有利润的风险。然而,在接单之前,司机是看不到乘客的目的地的。”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市的贾森开网约车已经差不多一年了,他说:“你是两眼一抹黑在四处开。当系统派单时,你可能要开15分钟才能接到乘客,而乘客的行程可能只有半英里。这样的订单你不可能挣钱,尤其是我还开着SUV。”杰森所描述的“两眼一抹黑”的状况避免了司机因为目的地的远近而选择性接单的情况,23正如我跟斯塔克在我们的研究报告中所观察到的那样,最终是由司机承担了无利润订单的风险和成本。24

我采访贾森时是2015年,他所描述的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了2017年。2017年夏天,一位犹他州的司机在论坛上发表了下面这个帖子:

这是优步的诡计,它说我们是独立合约人,可事实上我们明显不是。如果你是一个刷漆的合同工,你在接活儿之前难道不知道这一单要付给你多少钱?当然不会。但优步就是这样对待我们的。就像告诉一个刷漆工人他有一个活儿要干,他必须接受,可是在接受之前不告诉他报酬是多少。等他把整栋房子都刷了,就给他50美元,而且油漆还得他自己买。他会说光买油漆都不止50美元了,然而这时候他却被告知他已经接受了这份工作,如果他取消,以后他就再也别想在这个城里找活儿干了。

2015年我采访过的一位司机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认为优步的派单政策不公平。罗恩当时正自豪地等着儿子的降生,他从事这份工作也是为了攒钱给自己的新家庭成员以备不时之需。前不久他刚和一位从巴基斯坦来跟他团聚的姑娘结了婚。罗恩已经在纽约和新泽西开了一年的网约车,他说:“接单前应该给我们看看乘客的目的地。如果我们是独立合约人,我们应该有拒绝接单的权利。比如我低头一看手机,现在是下午三点,而乘客是要去肯尼迪机场,我就不会接单。因为如果我先去指定地点接到乘客,然后再前往肯尼迪机场,那么我三小时内无法挣40美元……平台对我们说接不接单是我们的自由,可如果我们不接单,为什么还要受处罚?”25这种不知道目的地的无差别接单政策使司机无法在接单之前对自己的订单做出经济性评估,这跟他们作为独立合约人的主张是完全相悖的。

这一政策对优步跟司机之间的劳动雇佣关系该如何定义这个问题还有更深远的影响。如果司机拒绝接单,即使是那些肯定没有利润的订单,也会损害自己的接单率。在2016年8月优步修改政策之前,26优步在考核司机时有几个指标,包括他们的接单率、订单取消率以及在五星评分系统中的乘客评分。在一些城市,如果司机的接单率低于90%,或者订单取消率超过5%,他们就会有被“冻结”账户的风险——优步在暂停司机服务或者辞退他们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一字眼。27(见图3.3)

图3.3  优步给司机发送的邮件

注:这是一封邮件样板,展示了优步公司通知司机的账户已经有被冻结的危险,原因是他的接单率过低。这张邮件截图在2016年发在一个论坛里。

在优步修改政策之后,司机不会再被“冻结”账户,而是面临“暂停使用”的风险,这种处罚会使他们自动退出系统一段时间,时间长短不等,2分钟、10分钟乃至半个小时。问题是虽然司机依然被定义为独立合约人,但优步从派单政策到软件设计,再到惩罚体系都约束着司机应该在工作中有什么样的表现。换句话说,这一政策是另一潜在的证据,可以证明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司机的工作性质归类错误。28我时不时能在论坛上看到司机关于这一话题的帖子,例如,在2017年春天,政策已经调整很长时间之后,我看到一条消息说,因为司机很长一段时间内订单取消率过高,账户被冻结了。

2017年8月,优步发起了一场名为“180天造就改变”的活动,旨在改善司机的工作体验,一位司机在当地论坛发布了一条消息,说他收到了一条关于“目的地歧视”(见图3.4)的消息——这正是2016年夏天洛杉矶的何塞在沟通中所表达出来的担忧。这位司机评论说:“笑死了,我收到了这条消息,看上去可是一点也不像‘180天造就改变’该有的行为。如果优步不再隐藏乘客的下车地点(甚至是上车地点),或许人们就不会取消订单了。”他还补充说:“我不必取消订单,因为我能享受溢价和奖励等补贴政策,但在洛杉矶、旧金山和纽约这些地方有太多的司机,根本不需要担心“目的地歧视”,因为就算一个司机不接单,下一个司机也会接单的。这就是所谓‘独立’的意义。”

图3.4  2017年优步的拒绝订单指导政策的屏幕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