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优步:算法重新定义工作 > 优步如何管理“创业者”

优步如何管理“创业者”




尽管司机的行为受到种种限制,但司机还是可以利用系统赚取更多的利润,虽然这种行为有被优步处罚的风险。例如,优步的“算法老板”鼓励司机按照系统的推荐历史调整行程路线以赚取额外的溢价,这是为了反映供需关系:当乘车需求大于当地司机的供应量时,司机就可以赚取一份额外的溢价收入。但是,有时候司机在抵达溢价地区之后,却发现要提供“非溢价订单”服务,如果他们拒绝接单,就会被处罚,而这时他们已经承担从别处赶到溢价区的成本,例如油费、时间和机会成本等。一位司机接到一封优步技术支持发来的关于“操纵溢价”的邮件(见图3.5),邮件说这位司机被乘客投诉说感到他不公平地取消了该乘客的订单,就为了等着接溢价更高的订单,或者说他至少是更倾向于接溢价更高的乘客而不是这位乘客的订单。邮件继续写道:“请接受优步给您派送的所有订单,而不是抱着下一单就会溢价的希望而取消眼前的订单。”实际上,优步通过许诺溢价将司机在特定时间引导到特定地点,然而当司机试图在这时候拒绝一个普通订单以等待一个价格更高、利润更丰厚的溢价订单时,就会被系统判定为“操纵溢价”。在优步的世界里,司机在各自手机屏幕上看到的数据都是系统为了操纵他们而发送的,而这种操纵只能系统对司机进行。

图3.5  2014年,优步发给一位司机关于操纵溢价的邮件

司机也有一些办法来利用系统算法,但由于优步控制着交互界面,他们的方法不一定都有效。希瑟和许多司机一样,会通过乘客端软件来查看竞争司机的情况。凌晨两点时,她在城外的家中坐着,用手机上的乘客端软件查看周边的情况。她惊讶地发现系统上显示在她家门口就扎堆了好几辆等待接单的车,然而系统提示,这些司机还要17分钟以后才能赶到(见图3.6)。她手机屏幕上显示的一辆辆代表优步车辆的小黑车都是幻影。

图3.6  “幽灵车辆”的屏幕截图

我发表的一篇关于“优步幽灵车辆”的文章在全世界广为传播,原因就是在操纵用户的行为被揭露之前,人们都相信优步系统地图上显示的车辆是它们实际所在的位置。希瑟的发现最终变成了优步有组织、系统性地规避监管的一个证明,而根据《纽约时报》记者迈克·伊萨克的报道,优步内部将这种规避监管的秘密工具命名为“灰球”(Greyball)。29

在“灰球”项目中,优步通过多种手段来识别执法队伍和暗访人员,例如,通过他们所使用的电话号码或信用卡,故意通过在系统中显示“幽灵”或“幻影”车辆来误导车辆的真实位置,让他们无法掌控当地司机的位置。优步确实可以有效规避执法部门对其司机运营行为的监管(例如通过系统误导他们),尤其是在优步还没有取得合法地位的城市。2015年当我报道优步系统中存在“幽灵车辆”时,30距离“灰球”项目曝光还有两年时间,而优步方面则直接否定了我的报道。31事实情况是,优步可以通过交互界面和系统工具来控制司机和乘客与平台互动的方式。

同样,优步还把派单系统当作控制司机的工具。司机可以申请加入优步某个特定级别的服务(不同的级别,例如UberX或UberSUV,对车型和其他条件都有不同的要求),优步却经常强迫他们接受低级别服务的订单。一位UberBlack的司机可能会被派去接费率低得多的UberX,而UberBlack高端车型更高的油耗成本则完全需要司机来承担。同样,一位UberX的司机也会被派去接最不受人待见的UberPOOL,这就意味着司机要跑多个地点接送乘客上下车,在途中还要应对多名乘客的不同需求,而累计得到的报酬也只是跟UberX不相上下。许多司机都对此不满,其中一位在论坛中这样写道:“辛辛苦苦工作半天只挣了两块五。”司机“请求退出”他们不喜欢的派单时也有不同的经历(见图3.7)。一位司机在论坛上发过这样一个帖子,上面写着:“朋友们,上周有人发了屏幕截图,是优步回复说可以请求退出优步拼车服务的。请问还能再发一遍吗?我在西雅图地区,优步告诉我不能请求退出……请求类型现在已经隐藏了,简直难以置信!”

图3.7  一封优步电子邮件的截图

注:该图于2016年被上传到一个论坛上,展示了优步如何约束多次拒绝拼车服务订单的司机。优步用严厉的措辞斥责司机,并且用加粗的字体强调公司的相关政策。另一位司机在回复中强调了这一政策如何影响自己与公司之间的雇佣关系。他写道:“我们真的需要开始对抗这一政策了,因为这根本不是独立合约人应有的待遇……与其说优步是一个新的汽车共享软件,不如说是割韭菜的软件!”

在一个司机与优步技术支持沟通的案例中,司机向优步公司申请退出拼车服务,公司回复说:“目前公司没有申请退出某项行车服务的政策,例如UberPOOL或者UberX,但如果您在某次行程中遇到问题,我们将很高兴为您提供相关支持。”在这条消息的后面,优步回应了为什么司机不能为了利润更高的订单拒绝收益较低的订单:“接受并完成所有的订单,包括UberX和UberPOOL在内,对保证依赖优步前往目的地的乘客能有一个良好的乘车体验是至关重要的。UberPOOL服务是我们目前增长最快、最受乘客欢迎的服务之一,因此接受UberX和UberPOOL的订单,应该会让您每次工作时更加充实。”

有些司机在投诉时百折不挠,最后也取得了成功。一位来自佐治亚州雅典市的司机,于2017年冬天在论坛发布了一个优步技术支持给他的回复,帖子中写道:“我已经从你账户上解除了UberPOOL车辆级别的选项。”优步派单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优步强迫司机接受他们不愿意接受的订单的行为反映了优步与司机之间在信息和权利上的不对等。由于受到优步算法所制定的规则的限制,司机在接受系统派单时无法去追求个人最高的经济收益或个人利益。

当罗恩开车穿梭在纽约市的大街小巷时,他知道如果要去机场,那么途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要浪费在拥堵的路上。除此之外,他能赚到的每分钟平均收益也是很低的,虽然优步坚称无差别接单政策可以保证乘客享受可靠的服务。优步公司似乎毫不在意这样的政策严重削弱了司机优化自己收益的能力。算法管理对公司来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体系——简单、高效、流程严谨。但受损害的是司机,他们不得不接受优步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派给他们的订单。

虽然司机早就注意到公司对待他们时所采用的铁腕政策,但2017年2月,一段优步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和他乘坐的UberBlack的司机发生争执的视频被传到了YouTube上,让这一状况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见图3.8)32

图3.8  优步CEO跟优步司机发生了激烈争执的视频截图

司机车辆中控上的视频记录仪拍下了当时的情况:司机说他在投资了9.7万美元购买了一辆符合UberBlack车型要求的豪华汽车后彻底破产了,因为有更便宜的车型可以提供相同的服务,导致UberBlack服务的订单一直减少,而且费率也不断降低。他指责卡兰尼克不停变更他们的工作要求和环境,并且让自己的收入越来越少。卡兰尼克对这一指责做出反击,并在对话最后总结说:“你知道吗?总是有些人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把生活中的所有问题都归罪于他人。祝你好运!”司机回应他说:“也祝你好运!我知道你的公司也走不了太远。”之后,这段卡兰尼克指责司机不愿意为优步政策变化导致的收入降低承担个人责任的视频在网上疯狂传播。新闻媒体,例如彭博社,对卡兰尼克的行为进行了抨击。33

随后,卡兰尼克就该事件发表了道歉,但伤害已经造成,人们认为卡兰尼克和优步对司机的困境漠不关心。34这个负债累累的优步司机(被优步算法击败)与傲慢的卡兰尼克(两人经济关系中的赢家)之间的对话就像经典电影《辣身舞》中具有讽刺意义的一幕。卡兰尼克就像电影中罗比这一角色的真人版,罗比是读《源泉》、上耶鲁的社会精英,他在搞大了舞女的肚子却拒绝提供帮助时嘲讽说:“有些人算得上人,有些人就算不上。”视频中卡兰尼克在贬低司机时传达的是跟电影台词中同样的信息,但这种隐含的信息却不像视频本身那样具有新闻价值。优步公司日常对待司机的方式让司机感觉在优步眼里自己就是二等公民。事件发生几个月后,在公司内部一片混乱的局面下,卡兰尼克辞去了CEO的职位。35

受优步制定的工作政策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全职和高额投入的司机,36他们正是卡兰尼克在对话中所暗指的“不愿意承担个人责任”的“一些人”。当零工经济所使用的那套话术暗示司机拥有充分的信息和权利来做出创业者的选择时,优步的算法却剥夺了他们对自己将要接受的工作做出更“负责任”的经济评估的权利。在优步模式下,即使不把司机看作真正的创业者,他们对优步正面和负面的感受也有很大差异:有些人感觉新鲜刺激,有些人则感觉掉进了陷阱。他们对自己跟优步之间关系的认知基于自身的工作动机、他们在这份工作之外的选择、他们所处地区的工作政策和环境,以及优步进入他们所在地区时间的长短。在田野调查中我所遇到和采访过的司机中,很多人都愿意用优步广告中那句“自己做老板”来描述这份工作。尽管他们抱着合作的态度,但很多人后来对一些工作政策都有很深的怨言,例如费率削减政策和评分系统,这些政策限制了他们的自主权。从某些方面来说,一台电脑给你制定和传达政策与一个老板口头告诉你该干什么相比并没有太大分别。但两者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一个软件给你下达工作指令,不会让人在心理上觉得背后有一双眼睛在看着自己。无论如何,真实的情况跟所谓的创业者还是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