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优步:算法重新定义工作 > 第四章 暗处的中间商:优步是如何管钱的

第四章 暗处的中间商:优步是如何管钱的




硅谷一直以通过创新型技术“颠覆”现有商业模式和产业而著称,但这套活术只是“城里有了新的中间商”的另一套高大上的说法罢了。这套活术还暗示了新的科技与它所关联的商业操作是密不可分的。这套狡猾的话术也是硅谷公司在跟对手竞争时将自己置身于行业标准和监管之外的手段,它们以微妙的方式重写了行业规则。从根本上来说,优步就是中间商。它收集和分析平台上所有司机和乘客的数据,然后把其中一部分信息展示给用户,例如,向司机展示存在溢价的区域地图,或者向乘客展示附近可用车辆的位置。它还将乘客发出的乘车订单申请,转化成平台派单推送给司机,然后从两方收取费用,平台上单个司机没办法看到整个交易的全局信息。优步赚取佣金的盈利方式无可厚非,但是从以往的法律纠纷、诉讼、记者曝光和我个人的调查研究来看,优步有可能利用自己作为中间商的优势,拿走了比它公开定价之外更多的金额。1结果就是,乘客被收取了更高的车费,司机拿到手的比乘客付出的少得多,优步从中分走了一大块蛋糕。在本书一开头,我们讨论了关于技术中立的迷思,特别是把算法作为一个中立的管理者形象来看待的问题。但是算法和金钱之间是什么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优步是如何通过算法以软件和公司政策为渠道,从司机和乘客身上赚取利润的?

自从牧民开始用自己的牛羊做交易,不诚信的交易行为就存在了,但新科技的出现让这种行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科技公司声称,自己的技术平台是中立的,完全靠“公正的”算法驱动。结果就是,它们可以开发出一套制造自利和不公正结果的系统,而且不会受到惩罚。优步参与了各式各样的暗箱操作,这些行为跟它所宣扬的“中立”且不干涉供需双方交易的平台定位自相矛盾。这中间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首先,优步通过计价算法根据诸如订单里程、行程时间以及优步所计算出的供需关系之间的乘数等变量预估这趟行程的车费。之后,它悄无声息地、在不公布政策变动的情况下,让司机的收入与乘客支付的实际车费脱钩。它抛弃了之前用来预估行程车费的那套算法,转而采用“基于行车路线的计价方法”。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它可以辨别哪些乘客愿意为出行多付费,然后向他们收取更高的车费。公司坚称这套计价系统不是针对个人的。对公众而言,优步用了一套在道德上具有说服力的语言来为自己采用的行车线路计价法正名。例如,优步解释说,它可能会对在高收入地区之间往返的乘客收取更高的车费,而对在低收入地区往返的乘客收取较低的费用。2而且通过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描述向愿意花费更多的乘客收取更高费用这一市场逻辑,优步利用技术将向一部分特定乘客收取溢价讲成了一个积极正面的故事。这部分增加的费用并没有让司机受益,因为他们是按照每分钟或每英里的固定费率来获得报酬的。优步在开始实验这种预估计费方法时,并没有对外公布这一政策的细节,因此优步就可以在不通知司机和乘客的情况下利用自己中间商的地位获利。这种数学意义上的公正客观感——这种算法肯定是公平的,因为那些数字、算法设计、人工智能也是这么说的——让优步仅仅是一个公正中立的技术平台的说法可信起来。

优步从脸书和谷歌这样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公司身上学到了这套技术中立逻辑(这些公司也是硅谷的帝国缔造者)。谷歌的搜索结果和脸书的新闻推送都是基于算法处理的信息,这些处理结果可能会反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偏见。通过搜索结果反馈给我们的社会偏见,与这些公司用算法处理过的信息和观点来操纵用户的做法之间的区别让我们很难搞清楚。但是谷歌的搜索引擎和脸书的社交网站对用户来说都是免费的,因此当消费者感觉其背后的算法不够公正客观时可以轻易地表达不满。按照理性的做法,那些对此不满的用户只要不用这些网站就可以了(众多证据表明,想要放弃这些人们每天都会使用的网站并非易事)。3

然而,优步的算法所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要深远得多,因为它直接影响司机的生计。虽然在事实上优步要面对消费者并把劳动者组织起来,但它依然可以简单地从硅谷同行那里借鉴一套消费者导向的算法管理系统,并将其应用在自己的劳动雇佣关系上。想要理解这种榨取式的操作如何用在了优步的体系中,我们需要暂时抛开优步这一局部,来放眼看看那些声称是中立的系统怎样用毫不中立的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