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优步:算法重新定义工作 > 优步如何利用“预定价”赚得更多

优步如何利用“预定价”赚得更多




从2016年起,优步悄无声息地推出了一项名为“预定价”(up-front  pricing)的政策,为的是进一步增加运营的透明度。乘客可以提前看到优步系统“最佳预估”的车费,不用等到行程结束就能知道系统预估的计价金额。问题是,在优步最终承认自己向乘客收取了更高的车费而用更低的费率给司机结算前几个月,已经有司机开始警觉并注意到价格中间的差异。一些司机开始尝试在线上从其他司机那里收集关于预定价政策的数据,27同时他们也跟独立司机行会(Independent  Drivers  Guild)这样的劳工组织一起开会探讨这个问题。他们观察到,价差从几美元这样的小数额到更大的金额不等。

同时,优步宣称最终所有的价差总体来说是持平的,但拒绝披露公司占便宜的概率是多少。28于是司机、乘客、研究者和记者开始自己调查。正如记者艾莉森·格里斯沃尔德报道的那样,“预定价政策当然可以让乘客根据行程的成本花费来做决定,但也会让他们付出比实际成本更高的金额”。29在预定价政策正式实施之前,乘客在行程结束下车之前可以跟司机对比一下自己支付的费用和司机收到的费用。乘客可以看到自己支出的总额,司机在行程结束后也可以看到一个行程清单,其中包括费用明细,例如车费构成、优步提成、其他费用例如过路费等。但就在优步开始正式实行预定价政策时,司机和博客写手哈里·坎贝尔,开始注意到行程清单开始出现延迟(通常是在行程结束10分钟之后才会发送)。许多司机怀疑优步故意用这种时间延迟来防止乘客和司机互相对比账单。30即便如此,优步依然辩称自己的操作都是透明的。在一起司机起诉优步公司的案件中,司机控告优步的行为违反了两者之间的协议,优步辩称预定价政策“算不上什么秘密”,因为“司机也知道自己只有在行程结束后才能收取费用,他们问一问用户(乘客)一共付了多少钱就可以对比出来中间有没有价差。”31且不说直接询问和查看一名乘客的账单和手机是多么尴尬的一件事,让乘客到达目的地之后等十分钟不下车就为了核对账单在现实中也是根本无法操作的,这才是检验优步透明度的最大障碍。

在实际操作中,预定价政策的效果是乘客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多收费,或者是用更极端的成本差异来估算价格,从而让司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远低于他们签约时的定价收入。2015年我采访了罗恩,第三章中我已经向大家介绍过他,2017年我又一次对他进行了采访。他说:“我记得有一次跟一位乘客在行程中聊起这件事,他主动说愿意在行程结束后给我看一下他的收费凭证。我之前已经听人说起过这个问题,但是亲眼看见证据以后还是让我出奇的愤怒。那种感觉就像是被人背叛了一样。那位乘客看出我对优步非常失望,然后表现出一种应该看开点的态度,直到我告诉他说:‘你知道吗,平台收了你40美元,但是从我们这趟的里程和时间来算,平台实际上应该收你28美元。’然后,这位乘客突然也对我的愤怒感同身受了!”

优步跟司机之间签订的协议中规定,优步会从总车费中抽取一定的比例作为佣金(比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司机和不同的服务级别也会有相应的区别),例如20%、25%和28%等。与此同时,优步还收取一项名为“预订费”(booking  fee,之前称为“安全驾驶费”)的费用,这项费用一次1~2美元不等,会加进大多数行程的总车费中。这就意味着如果是短途订单,司机只能收取起步费,这时优步的抽成达到30%甚至50%。32通过预订费政策,优步利用自己中间人身份的信息优势,在不告知司机和乘客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抽成收入。在纽约市,得到计程车管理协会透露的信息之后,我找到了一种测算优步到底多拿了多少钱的方法。协会当时正在寻找证据以证实司机的一系列投诉。乘客为车费支付的消费税很明显是从司机的收入中扣了,纽约市的消费税税率是8.875%,因此我和几个司机博客写手可以将消费税率倒推计算出乘客支付的金额。优步确实利用了乘客和司机的信息不对称,虽说这可能在它的权利范围之内,但这种行为违背了它所描述的自身的商业模式:不论是在法律论坛上,还是在跟司机的合同里,优步公司都声称自己提供了一个连接所有用户的平台,也就是暗示说自己的技术是中立的,就像信用卡处理器一样。在一次法庭听证会上,优步公司的律师在口头辩护时使用了一个不那么精确的比喻来解释公司的逻辑,他是这样说的:“优步的技术可以将人们实时连接起来,这种技术也可以使用在其他软件上。比如有人想吃冰激凌,生产冰激凌的商贩可以通过我们的软件获得商业需求,也就是联系上那些想要他们冰激凌的人。我们为促成这一交易提供便利。不过并不能因此就说我们从事了冰激凌这个行业。”33

强是纽约的一名全职司机,他三年前加入了优步,签约时他拿到了1000美元的签约奖金。对强来说,那些小的账目出入并不重要,总的来看,优步还是为很多司机提供了就业机会和额外的奖金。在预订费这个问题上,强有自己的看法,他用自己并不流利的英语说道: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也一样。我个人的态度是,这并不算什么大事。你知道,实际上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有时候当一名乘客呼叫优步时,系统会采取固定定价的计费模式。例如,如果司机车开得过快,比系统预计的时间更早到达目的地,那么他收到的车费就会比正常的少一些。有时候优步会给你一个最低收入保证。比如,如果一位乘客付了5美元,系统会付给你15美元。所以我们也不是说一直都会吃亏,有时候我们还能赚得多一些。优步公司给我们钱,或者给我们工作机会,让许多人有了得以谋生的手段。我们的视野应该更大一些,而不是只盯着说这个乘客付了两美元而我得到的少了,然后我就要去打官司。不,不应该这样。

但即使有些司机对公司的计价方法没有太大意见,优步采取的预定价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也被视作缺乏诚信的表现,因为在政策试行阶段,司机并没有事先收到通知。由于预定价政策也会对乘客产生影响,这个问题被看作某种对乘客的价格欺诈而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虽然这个问题一开始是在司机之间热议起来的。有意思的是,不是所有的司机都对“揭露”优步这一不光明的政策有同样的感受。在对预定价政策的调查揭露了优步所声称的透明定价策略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暗箱操作几个月后,我在蒙特利尔采访了几位刚开始感觉到系统收取乘客的车费和自己获得的报酬之间有种莫名其妙的差距的司机。在美国,来福车不声不响地采用了和优步如出一辙的政策。亚伯拉罕是我在华盛顿遇到的一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优步和来福车司机。2017年7月,他向我展示了自己在一次去往机场的来福车订单中所挣的金额,那一单他的报酬大约是8美元,而乘客实际上被收取了16美元。“哦天哪!”在向我展示两张照片的对比时他感慨道。虽然他补充说:“不管怎样这也算不上世界末日。”不过很明显看得出来,他对这个车费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