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迷人的液体 > 圆珠笔诞生了

圆珠笔诞生了




事实证明,非牛顿流体稀释的现象,正是拉斯罗·比罗需要的特征,这可以让黏稠的报纸油墨在钢笔中发挥作用。他设想的是,在你书写的时候,油墨可以很轻易地流动,但一旦它流到了纸上,油墨就会变得又稠又黏,还能很快变成固体,这样纸张就不会被弄脏了。拉斯罗开始和他身为化学家的哥哥一同研发完美的笔。在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后,包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得不移居阿根廷,他们最终取得了一定进展。他们发明的笔带有一个墨囊,镶嵌了一颗细小却可以旋转的小圆珠。当你用笔写字时,它便会旋转,油墨在足够的压力下会改变黏度,然后流到小圆珠上。这时,油墨又变回黏稠的胶状模样,直到它接触到纸面才会再次流出。当你提起笔的时候,油墨的压力会减轻,于是它又变稠了,而油墨中的溶剂第一次暴露在空气中,很快便会蒸发,并将油墨中的染料留在纸上,形成一个永久的标记。这真是个天才创意!

正如你所料,多年来,这种高性能油墨的成分已经成为商业机密,但是如果你想感受它们究竟有多好,只需用圆珠笔在纸上写点什么,然后试试能不能用手指将笔迹弄脏。这真的很难。然而,比起钢笔中的流动性墨水,这并不是比罗圆珠笔中非牛顿流体油墨所具备的唯一优势。因为油墨不会在毛细作用下流动,所以当它沁入纸张时,油墨不会像其他墨水那样渗出。经过化学配方调制,当油墨与纸张的纤维素纤维以及可以使纸张更有光泽的陶瓷粉和增塑剂(即施胶)接触时,其表面张力很低。钢笔的墨水或其他流动的墨水在施胶时的表面张力都比较高,因此墨水会滞留在表面,并分裂成一个个小液滴。如果你曾试着用钢笔在光滑的杂志上做笔记,或是用钢笔在信用卡背面签名,就会注意到墨迹并不会留下来。但是,圆珠笔的油墨似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干燥,并准确地留在你书写的地方,哪怕你是倒着朝上写的。因为油墨不是因重力作用而流动,而是被卷到了纸上。

如果你真的想倒着写,就会发现圆珠笔的另一个优点。就像钢笔一样,如果墨囊中形成真空,它就无法起作用。但是圆珠笔有个简单的方法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墨囊的顶部是开放的。油墨十分黏稠,没有受到太大压力时并不会流动,所以它不会流出来。这很干净,对吧?这就意味着,我们这样健忘的人会很高兴,你可以在包底放一支圆珠笔,哪怕过去好几个月它也不会漏墨,不会让油墨糊住你的东西。即便你忘了将笔帽套回去,圆珠笔就这么毫无保护地被放在你的口袋里,油墨也不会流出来。

这个创意非常棒,而圆珠笔在书写时又是那么可靠,即便它的笔帽已经丢失了几个月。早期的供应商也由此意识到,其实他们根本不需要在圆珠笔上加笔帽。为什么不是在不用的时候,就将墨囊和圆珠全都收回笔中呢?这很容易实现,于是可伸缩圆珠笔诞生了。按压一下,你就可以写字了;再按一下,笔尖便收回了。这多好啊,要是马格里布的哈里发听到可伸缩圆珠笔这令人愉悦的声音,一定会为它纯粹、简单的性能而感到高兴。

比罗兄弟移民阿根廷后,生产出了第一支商品化的圆珠笔。他们向包括皇家空军在内的各路客户销售了数吨笔,供他们的领航员使用。圆珠笔取代了此前一直被使用的钢笔,因为钢笔总是会在高海拔时漏墨。想到这里,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再一次望着手中握着的圆珠笔。飞行员和机组人员是第一批一睹其风采的人,而我很高兴能用上早期圆珠笔的衍生品,在高空填写海关申报表。目前市场上最大的圆珠笔生产商法国比克(Bic)公司称,自从第一支圆珠笔被发明以来,他们已经生产出了1  000多亿支笔。

拉斯罗·比罗于1985年去世,他的遗产却永存于世。在阿根廷,每年在他的诞辰日9月29日这一天,人们都会庆祝“发明家节”。而今天的英国人会称圆珠笔为“比罗笔”。

当然,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功,很多人还是很讨厌圆珠笔。他们谴责圆珠笔这项发明,说它玷污了书法艺术。事实上,使用一支便携、防污、防漏、耐用、低廉,还具有社会包容性的笔,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接受它画出的线条粗细不变。线条的粗细是由笔尖的滚珠尺寸决定的,由于圆珠笔的油墨一旦沉积在纸上便不会再流动,因此线条的粗细也就不会随着你的书写速度而变化,这与钢笔或其他使用牛顿流体墨水的笔并不一样。圆珠笔书写更为实用,但是减弱了个人书写风格的表现力。但是我认为,圆珠笔对社会的贡献可以与自行车媲美。它是一项液体工程,解决了一个由来已久的难题,并生产出一种非常可靠、价格低廉的产品,以至于很多人都将圆珠笔视为公共财产。

当我填完海关申报表的时候,我对手中的圆珠笔产生了敬畏之心,甚至无法再将它放回包里,然后好几个月对它不闻不问。正当我琢磨如何处理它的时候,却意识到苏珊正看着我,她仿佛变了一个人,正在对我微笑。她把她的海关申报表放在面前,朝我打手势,把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模仿着书写的动作。她是在问我能不能将圆珠笔借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