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迷人的液体 > 3D打印焦油

3D打印焦油




解决焦油自然流动性损失这一问题,还有另一个方法:补充焦油损耗的挥发性成分,也就是那些让焦油流动的分子。最简单的做法是为路面抹上一层特殊的“面霜”,其实是一种保湿乳液,就像我们在皮肤上使用的面霜。此方法还有一种更复杂的版本,目前正由诺丁汉大学阿尔瓦罗·加西亚(Alvaro  Garcia)领导的团队进行测试。他们将葵花子油的微胶囊放入焦油中,微胶囊会在材料内部保持完整,直到微裂纹出现并造成胶囊破裂。葵花子油一旦被释放,就会在局部增加焦油的流动性,从而在促使其流动的同时提升道路的自愈能力。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葵花子油被释放后的两天,破裂的沥青样品便完全恢复了强度。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据估计,这有可能将道路的使用寿命从12年延长到16年,而成本只是略有增加。

在我们制造研究所的科研小组中,我们正在研究那些能在裂缝变大后有效修复沥青的技术:3D打印焦油。

3D打印的过程。打印头将固体转化为液体(通常是采用加热方式),然后在X-Y坐标平面上把预先设定的图案喷射出来。一旦冷却之后,打印平台上就会形成一层固体。然后,向下移动打印平台,再打印出另一层不同的图案。用这种方式打印几百层后,就能创建出一个完整的物体了

3D打印是一种比较新的制作或修复物品的方法。数千年前,印刷术在中国被发明出来,这项技术是通过木质印刷版将油墨转移到纸上。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对此十分关注并不断进行创新,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充满书籍、报纸和杂志的世界,从而引爆了一场信息革命。但是所有这些印刷品都是2D打印。3D打印将这一技术又推进了一步,不只是在一张纸上打印出薄薄一层由液态墨水构成的二维图像,而是让你打印出很多二维液体层并不断叠加,每层液体都在下一层打印出来前固化,最终构建出一个三维物体。

当然,你不需要用墨水来进行3D打印,而是使用一切能从液体变为固体的材料。只要看看蜜蜂就够了,3D打印采用的正是蜜蜂制造六边形蜂巢的方法。当工蜂长在12到20天大的时候,它们会长出一个特殊的腺体,能将蜂蜜转化为柔软的蜡片。它们咀嚼蜡片,再让蜡片一层接一层地凝固,从而搭建出蜂巢。黄蜂也用同样的技巧来筑巢,它们咀嚼木纤维,使之与唾液混合,为幼虫建造出纸质的“房间”。

早在人类发展出3D打印技术之前,蜜蜂已经采用了这一方法搭建它们的蜂巢

如今,人类的3D打印技术正在赶超蜜蜂和黄蜂。比如,塑料可以从打印机中一层一层地被喷射出来,创造出比蜂巢更复杂的固体物。甚至带有活动部件的物品也可以采用3D打印,这一技术在医学上正被用于制造具有可活动关节的假肢,所有的假肢都是独一无二的,成本却很低。3D打印也可以用于生物材料。2018年,中国科学家进行了第一次临床试验,为先天畸形的儿童打印出了替代性耳朵。他们用患儿自己的细胞组织和3D打印机,制作出了让细胞长到耳朵里的支架。

3D打印技术也适用于金属。荷兰的MX3D公司正在利用3D打印技术来制造钢桥,将熔融的钢水叠加到一起,再使用从焊接技术借鉴来的工艺一块一块地拼接钢桥。另一种3D打印金属物体的技术是使用高功率的激光熔化金属粉末,再将它们连接在一起。这项技术被用来制造各种物品,从黄金首饰到喷气式发动机的零件。它的主要优势是很容易制作出中空的物品,从而节约了材料,也减轻了重量。越来越多的物体被设计成有管道的形式,可让冷却剂、润滑剂甚至燃料从中通过。从根本上来讲,这种设计模仿了我们的身体。身体的一部分是固态的肉体,还有一部分是液体。我们的血液通过循环系统和动脉系统输送营养物质,也将蛋白质和其他分子成分输送到受伤的部位,让它们生长出新的细胞,来替换皮肤、大脑、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里的受损细胞。多亏有了3D打印,我们现在可以模仿自然的另一面,或许能通过自我修复而延长技术的使用时间,并因此更具可持续性。



“水足迹”


当然,人体依赖循环流体的副作用就是废物的产生,而且必须把废物排出去。当我到达旧金山的酒店门口,从机场大巴上下去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处理掉一些液体,我快憋不住了。我在办理入住手续的时候,双脚轮流跳着,然后冲向分给我的房间。当我心情沮丧地把房卡插进门上的卡槽时,我几乎要尿裤子了。刷卡,再刷卡,直到最后终于打开了门。再然后,就是释放!

套间浴室的乐趣远远不止能在此随意小便,那是我们清洁、放松和享受的地方。这一切都是因为自由流动的洁净水可以在此轻松获取。发达国家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输送净水与清除废物的基础设施几乎都不会被人看见。但是它们就在那里,是我们城市中的重要网络,而且运行成本惊人,哪怕是在旧金山这样水资源充沛的地方。保持废物可控并将其清理,以便它可以无污染地返回我们的河流与海洋,就需要大量的过滤机械、沉淀池和再处理单元。这些都会耗费金钱与能源。你越不希望脏水去污染生态系统,处理成本就会越高,你也需要越多的水去稀释从再处理车间产生的水。因此,处理洗碗机、洗衣机、淋浴器、浴室和厕所排放的废水,对于旧金山这样规模的城市而言,并不是件易事。饮用水供应也必须来自某处水源,这就需要更多的过滤、泵送与监测。水从干净到肮脏,再到净化的每一次循环,都会消耗能源,并因为废物的产生而对环境造成影响。

制造业也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因此,在购买大多数产品时,你也会增加属于你的“水足迹”。你可能一周只洗两次澡,并使用低冲水量马桶,但你的水足迹可能还是很大。据估计,由于纸张、肉类和纺织品等水资源密集型产品存在,美国人购买并且只使用一次的商品,其平均水足迹达到了每天583加仑[22]。即便是看似平凡的活动,如吃汉堡、看报纸或买T恤,也会对一个人的水足迹产生很大影响。因此,酒店浴室的指示牌提醒我,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并建议我不要每天都索要新毛巾。

世界人口会在未来几十年里增长到100亿,据估计,获取清洁水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将成为一场日益激烈的斗争。目前,大约有10亿人无法获得干净的水源,并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会在全年内遭遇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如果没有清洁的水,我们可以预见,贫穷、营养不良、疾病扩散等现象会增加。需要强调的是,这个问题不仅影响大城市,也会波及农村地区。例如,巴西圣保罗市在2015年经历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干旱使当地的主要水库干涸。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据估计,这座拥有2170万人口的城市只剩下能维持20天的可用水。全球还有许多大城市也面临着气候变化、人口增加等类似情况,随着人们越来越富裕,人均水足迹也变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