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创造知识的方法论 > 来自系统性的知识资产创造

来自系统性的知识资产创造



这是系统性地、有组织地推进知识资产的创造和共享过程的方法。

如果用SECI过程来说,它不是哪个特定的过程,而是把四种模式作为对象,用规定的知识创造的方法对设想和概念进行分类、加工、组合、编辑的过程或产品开发过程。

要重视基于笛卡儿式的明晰合理的知识结合的理论构建,战略性商品开发,市场营销与开拓,以及根据对销售和客户的跟踪调查展开的实验、验证、淘汰过程。

正如詹姆斯所说的“真理由有用性决定”,大脑里思考的理论、原理、原则必须经过有用性的检验。总之,系统性知识的经营最直观地体现了“假设、实验、验证”的近代科学的合理主义。

案例四:微软

系统性的知识资产创造的代表企业是微软。

微软在20世纪80年代初凭借销售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的PC机的操作系统DOS和MS-DOS确立了现在的绝对地位。MS-DOS不久后发展成Windows,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全球。在后来的二十年里,软件行业取得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而微软在风云激荡的生存竞争中笑到了最后,成为最大的赢家。

但是MS-DOS原本是其他公司开发的系统,谈不上是微软的原创,而且Windows的基本功能也不是新东西,它模仿了麦金塔电脑(Macintosh,简称Mac)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软件业被称作dog  year行业,即“人间一年,狗长七岁”,它的变化与技术革新日新月异,谁都无法拥有压倒性的技术实力,即便有时拥有,也暗藏了瞬间就丧失价值的危险。

那么微软的强大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呢?那就是适时地、有意识地创造、获取一种机制,这种机制促使以软件标准化为目的的研发、市场营销战略和软件不断进步,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在商品研发的核心过程中,微软的团队保持独立自主,对设计、开发、制造、测试等每一个环节都竭尽全力,逐步地、持续地实施“原型化”战略。如果市场中充满了新的未知因素,就不必追求最终完成品,而要把各个研发阶段暂定的原型收集起来,这就是行之有效的系统性的知识创造,在市场化以后还应该通过改进版本不断推动原型的进化。总之,微软裹挟着用户群体,像人类进化那样使操作系统日趋完善,暂定地、逐步地、持续地构建进化系统式的知识,这可谓原型化的战术性技术操作,它与明确的产品愿景战略相对应。

创造和效率这两个相反的模式的有效转换被比尔·盖茨称作“软件工厂”,它也是微软的特点之一,源自从施乐公司跳槽到微软的程序员查尔斯·西蒙尼所提倡的“元编程”理念,这是一种项目管理方法,类似于橄榄球比赛中的攻防转换、选手个人承担具体任务的体系。

此外,没有压倒性技术实力的微软之所以能够成为行业巨头,是因为它以硅谷为中心,广聚分散在各处的知识和英才,提高了企业的知识处理和产出能力。

来自创造性日常的知识资产创造

在工作现场,在与客户的日常接触中,反复地创造知识资产,这是我们关注的经营模式之一。

用SECI过程来说,就是把重点放在内隐化上,着眼于知识资产的创造,通过现场的日常工作,分析数据、销售额等指标代表的意义,掌握采取下一步行动的能力。

说到系统性知识,假设、验证的逻辑发展、原型化的进化之路是一步一步地不断前进,而“创造性日常”的经营知识以现场层面的知识能力为基础,在日常实践中反省意外的结果,或进行有意识的实践。

案例五:7-11便利店

在(日本)7-11便利店,最先进的商品信息系统(以POS系统[3]为代表)和完善IT信息的人员网络建设调动所有系统性知识,朝着“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的根本理念不断迈进。

7-11始终坚持“贯彻基本”和“应对变化”两大原则。前者指不论总部还是加盟店都要贯彻“站在消费者立场上思考”的态度,鼓励员工保持这种意识。“着装整洁”“不挽袖子”“不盘腿”“叫部下的名字也要用敬称”,从诸如此类的日常工作细节开始养成回归基本的习惯。在门店里打扫卫生时也要面向门店入口,不能背对顾客或挡住去路。“贯彻基本”是“应对变化”的前提。

“应对变化”的意思是为了不断满足瞬息万变的消费者的需求,必须对组织进行持续的革新。7-11总裁铃木敏文说:“不是说现在工作很顺利或者当前利润丰厚就是好的,即便现在利润很大,如果销售额不增长,或者损失增加了,那就表明我们已经无法应对时代的变化了。但是我们容易陷入误区,认为我们过去就是靠这种做法成功的,那么它就是对的,因此很难改变工作方法。而时代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

重视数据、重视效率的机械系统本身存在局限性,如果过度看重效率,在备货时排除滞销商品,那就与创造有魅力的卖场的理念产生了矛盾。POS系统只会排除滞销商品,而人能发现畅销货,信息技术带来的高效率引起紧缩均衡,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高层次需求。

完善POS系统的另一种强大力量就是人类的假设验证能力。只有人类才能创建假说,进而制造出未来的畅销商品。7-11的商品开发组织叫作团队MD(Managing  Director),团队们由生产商、批发商和7-11的员工共同构成,平均每八家店铺委派一个商业终端指导顾问(Operation  Field  Counselor,OFC)来负责运营现场的指导。包括店铺老板甚至小时工在内,  7-11鼓励所有人都积极提出假设,例如“附近的小学要开运动会了,油炸豆腐寿司应该会卖得不错”“快到雨季了,多订购一些透明雨伞吧”。

铃木总裁说过:“提出一个假设,如果它在逻辑上说得通,即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或许只有不惧失败、坚持不懈地做假设验证,才能在使用POS系统时创建有意义的发现和新的商品开发系统。

“每一天光临店里的顾客都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位顾客,他的心理状态、经济状况也会因时而异,因此我们应该认为每一天来的都是新顾客。”这句话也表明了对细微变化的捕捉和基于假设验证的无止境的创新,根据这些,假设经过商品订购的实施阶段,产生了POS系统验证后的结果。将苦思冥想出的假设放在市场中进行检验,发现畅销货的经验就融入了血肉之中。一方面,人类的力量能够弥补POS系统的不足,另一方面,POS系统可以推动人类力量的发展进化,这种机器与人类的辩证关系牢固地建立起来,有力地推动了商品开发与高效订购的知识创造过程的发展。

7-11的系统性知识概括起来就是重视现场、重视顾客的“贯彻基本”,以及通过日常观察和持续革新,对独自的假设验证体系的高效运转倾注全部精力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