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选准赛道再奔跑 > 正确的跳槽姿势之跨行业不换岗位

正确的跳槽姿势之跨行业不换岗位




跳槽是职场人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跳槽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职场人在跳槽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通过跳槽发挥更多个人优势,并获得升职加薪。

很多职场人跳槽进入一家不适合自己的公司,不仅浪费了时间,也破坏了工作体验和对未来的信心。有的人频繁地在同一水平的公司之间跳来跳去,却始终不考虑进入更高层次的公司或从事更高阶的工作。就这样,他们错失开阔眼界和提升能力的机会,得到的薪资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久而久之,职业热情大受打击,到最后,他们甚至产生自我否定、职场倦怠等问题。

如何才能以正确的方式跳槽呢?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明确最常见的三种跳槽形式:跨行业不换岗位,不离开原行业但是换岗位,既跨行业也换岗位。

假如你过去是售楼处的房产销售人员,换了工作之后在大众汽车从事汽车销售。同样都是销售岗位,所在的行业却差异极大——一个是房地产行业,一个是汽车行业,所在岗位要求从业者掌握的产品信息、销售技巧也完全不同。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换了行业却没有换岗位。

第一种跳槽形式涉及的岗位大多属于“万金油”岗位,比如会计、销售、人力资源等。这些岗位本身没有太多的行业束缚。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价值增值,必须结合一个具体行业凸显自己的优势。

假设你是一名资深的医疗行业人力分析师。你的价值一定大于一个在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之间跳来跳去的人力分析师,虽然你们的职责都是管理招聘,设计公司组织架构,但是在一个行业深耕的人一定更加有价值,因为他们对行业现状的整体把控,对专业人才的识别能力更加突出。

但是,所谓的换行业也不是随便换的。以一位读者为例,她原来在知名杂志《时尚芭莎》担任编辑,想转到互联网公司继续做一名编辑。当时恰好有个机会,她便去了腾讯体育频道做网络编辑,负责公司网站的运营工作。但是这份工作涉及的人和事跟以前完全不同,从时尚到体育的跨界一度让她不知所措。她对我说,她当时也没有多想,冲着腾讯公司的知名度就去了。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她上手极慢,时常怀疑自己不适合那份工作。在郁郁寡欢了一年之后,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离职。

同样都是文字编辑工作,在传统的时尚行业和在互联网体育行业完全是两码事。所以,跨行业但是不换岗位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采取这种跳槽方式,职场人应该怎样调整心态?有哪些既能提升工作体验又能实现增值的跳槽技巧呢?



在跨行业不换岗位的跳槽方法中,所跨的行业不是随便选择的,跳到产业链中上游的公司比较保险。


《时尚芭莎》属于时尚行业的纸媒媒介,这位编辑贸然跳槽进入互联网体育行业,必然受制于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行业人脉,很难快速适应新工作。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是出于对新行业的热爱,这样跨度较大的变动会打乱自己的职业发展节奏。

这里我们需要强调一个概念——产业链。所谓的产业链是指整个产业生态的构成。一个行业包含不止一种类型的公司,公司的赢利模式不同决定了它们的类型不同、组织结构不同,以及在产业中的分工不同。这些不同类型的公司,互相提供对方需要的服务,最终构成了整个产业链生态。对于一般的行业来说,位于产业链上游的是具有规模效应和品牌认知度的平台方,产业链中游的是中小规模的生产方,产业链下游的是外部加工渠道。

如果你打算跨行业但是不换岗位,尽可能要跳槽到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平台方或者产业链中游的生产方。产业链下游比较适合个体通过创业赚钱,打工的优势不明显。如果你期待更好的职业体验,就暂时不要考虑产业链下游的工作。

这位读者如果选择互联网公司的美妆频道、时尚频道等处在上游产业链的平台工作,上手就会变得非常容易,而且会凭借过去的从业经验在职场中变得更有优势。又或者,她如果选择一些位于产业链中游的网红时尚公司,比如入江之鲸这种美妆时尚类新媒体公司,也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从而成功地完成从纸质媒体到互联网公司的职业转型。



从资源和技能两方面入手,找准现有岗位与目标岗位的结合点。


提及换行业不换岗位,我们有一件事必须警惕——不同行业内相同的工作内容可能有着不同的岗位名称。比如,纸媒行业的编辑在互联网公司被称为新媒体运营人员,传统行业的公关岗位在互联网行业经常被冠以危机公关的名号,而日常公关经常被称作PR。

所以在跨行业找工作时,一定不能被自己原来的岗位名称困住,而是要先研究对方公司的招聘岗位信息,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是什么。

《时尚芭莎》的这位编辑想做的工作在互联网内容公司叫作新媒体运营。虽然工作内容类似,但是工作思路有很大的不同。纸质媒体的主要工作是传递知识,很少涉及用户体验,但是新媒体运营主要关注用户需求和体验,经常需要针对热点话题做出非常迅速的回复和策划。这样,纸媒的工作习惯和思路与互联网公司的新媒体运营就产生了区别。

很多目标公司往往要求应聘者具有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如何在跨行业的时候让招聘公司关注你的优势呢?这位之前在《时尚芭莎》工作的编辑可以尝试如下两种策略来说服面试官。第一,她能够为目标岗位带来新资源,比如她在以往的从业经历中积累的高级媒体资源。第二,她能为这个岗位带来新技能,比如她过去策划活动的经验、快速占有用户心智及建立新杂志品牌的方法。

从资源和技能两个方面思考自己能否胜任一个岗位,如果在这两个方面都没有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很显然目标岗位不适合你,那么你应该及早放弃,去选择新的岗位。



选择合适的人作为导师,打开新的局面。


如果已经有前同事或朋友在互联网公司工作,这位《时尚芭莎》的编辑应该向这些人请教,借助他们的视角观察了解一个新的行业。另外,如果你真的进入一个跨度很大的行业,同时想快速取得进步,那么你需要请教和咨询公司里的老员工,了解行业内部信息,明确自己应该着重提升哪些技能。这会节省你自己摸索的时间,并且有助于你高效地解决问题。

工作不是说换就能换的,一个人准备得越充分,就越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跨行业不换岗位这种跳槽方式的难点在于人们需要适应一个新的行业。这不仅代表着原有的操作技能和思维方式面临更新迭代,也代表着求职者需要加深对于新行业的认知和理解。只有借助一些择业技巧,求职者才能够真正意义上通过跨行业不换岗位成就更好的职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