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选准赛道再奔跑 > 如何让机会找到你?

如何让机会找到你?




我在为华为的一位高级财务总监提供职业咨询服务的时候,她说:“你的机会比我多很多,因为你有品牌,而我没有。你想啊,你不仅过去在顶尖公司工作,还是这个领域的职场作家。你可以以多重身份拓展人际圈,了解很多事情。我现在想要转型去其他公司就非常困难,而且也没有什么信息渠道。”她的一番话让我意识到,对于职场人而言,只努力工作是不够的,还需要构建自己的行业影响力和受众影响力,让更多人认识你、认可你,这样才能获得更多机会。

从品牌公关、IP营销的专业角度来讲,我有一些关于职场人如何有效梳理自己的职业品牌,以及如何扩大自己的职业影响力的思考。

我个人一直在互联网泛娱乐行业工作,新浪、搜狐视频、爱奇艺三家公司都属于整个泛娱乐领域的头部公司。泛娱乐指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多领域共生,打造IP内容产品的粉丝经济,其核心是IP,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角色或者其他任何大量用户喜爱的事物。目前,泛娱乐集游戏、视频、明星、电商等多位一体,是已经打破行业边界的娱乐产业系统。我目睹了《欢乐颂》《太阳的后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泛娱乐领域的现象级IP项目。在整个互联网泛娱乐发展的过程中,我先后经历了从C端到B端的公关挑战,从面向大众传播到服务于产业经济的业务转变。

同时,我注意到,泛娱乐领域在知识付费、社群经济等其他经济形式形成之前,率先提出IP品牌打造、粉丝经济的概念模式。泛娱乐领域有很多操盘方法值得其他行业借鉴,诸如如何打造明星的“粉丝帝国”。基于整个IP进行公关营销,策划全民影响力事件,是比较成熟的影响力打造模式。

下面我将借助几个互联网泛娱乐行业内常见的公关营销方法,为普通职场人提供几条关于如何基于自身优势打造自己的职业影响力的建议。



明确品牌建设的阶段,选择好服务对象,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设定传播产品。


对于任何一个在未来有潜在影响力的IP来讲,尤其是一些打算商业化经营的IP内容,一定是要在早期确定好品牌所处的阶段以及服务的对象。比如网红papi酱最初可能出于兴趣制作短视频,但是其公司在投入商业化运作之后,就开始有意识地倾向于自己辐射的用户群体——以大城市的公司白领为主的群体。其生产的话题内容也都围绕着群体的核心用户需求,比如吐槽外企白领中英文混说和朋友借钱不还等问题。这些话题刚好都是这个群体所关注的内容。

对于普通职场人来讲,他需要明确自身现在处于确立品牌的哪一时期,并找准自己精准服务的“用户”。如果用户群体不明确或者年龄差距太大,既不利于有效打造自己的核心势能,也不利于扩大自己的职场影响力。

我以一名职场作家的身份写文章时只有24岁,出书的时候只有25岁。我写的大多数文章都在探讨毫无经验的年轻人如何进入大公司。相应地,这些文章辐射的用户就是工作0~3年的职场人。鉴于我当时的年纪和眼界,我的个人品牌无法辐射到工作10年以上的职场人。所以我明确自己必须在现阶段放弃那些不属于自己的用户,即使他们可能更有钱,更有传播价值。这就是我树立个人品牌的原则——集中力量在一个群体里产生影响力,专注于生产自己用户需要了解的内容,提供核心的服务产品。产品可以是内容,可以是书籍,可以是你擅长的任何事情,总之是一个既让其他人受用又可以产生价值的服务。在积累了一定的粉丝量之后,我就可以逐步提升自己辐射用户的范围。目前,我开始考虑逐步辐射到工作0~5年的职场用户了。

普通职场人想塑造自己的职业影响力,首先要选择自己在职场中想要辐射的用户群体。如果你是一名商务人员,想涉足所有的商务领域,并且在短时间内制造广泛、全面的影响力,几乎不太可能。你必须集中于一个领域,服务一种类别的客户,迅速做出成绩,之后再向其他方面进行拓展。

根据用户群体的需求产出价值服务和内容,是制造自己行业影响力的第一步。



衡量IP能量的三个指标:粉丝量、粉丝付费转化率、潜在的衍生品开发能力。


对于互联网泛娱乐行业来讲,衡量一个IP是否有商业价值的三个指标分别是是粉丝量、粉丝付费转化率、潜在的衍生品开发能力。《名侦探柯南》作为一个影响力长达十几年的IP,它的商业价值很高不是没有道理的。第一,粉丝基数庞大。很多80后、90后,甚至00后都是主角柯南的粉丝。第二,粉丝付费转化率极高。《名侦探柯南》的漫画、番剧、电影等每年创收高达10亿元。第三,《名侦探柯南》的周边产品,比如海报、文具、光盘、手办等,也受漫画迷争相追捧。

对于个人来讲,你如果想有效地构建自己的行业影响力,塑造自己的职业品牌,也需要从这几方面入手——你的粉丝有多少,他们的付费形式是什么,以及你未来的衍生品是什么。进而,你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粉丝量,如何让自己的粉丝为自己付费,以及如何设计自己的衍生品。

一位在腾讯做行业分析的读者,在行业的内知名度很高。虽然从事行业分析的大有人在,他却格外有名。他的战略也是从辐射粉丝的角度出发,要求自己辐射的粉丝是互联网行业公关从业者。最初他写博客,后来写微博,再之后开始经营知识星球(一个知识和社群平台)账号。自始至终,他围绕用户群体的需求,把在工作时获得的一些项目经验和见解分享出去。现在,他的粉丝大量聚集在知识星球上。为了获取更多粉丝,他常年举办产业端行业分析沙龙,从线下和线上双向吸引新的用户流量。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他精准吸纳产业端粉丝1万人。

产业端1万人的价值远远高于10万普通用户。每个产业端用户的人脉圈子又精准地对应一个用户圈层。比如,一位娱乐营销人士的朋友圈里多数也是该产业链上下游的人,如果他转发一篇文章,辐射的用户群体就是业内人士,这比辐射普通用户的价值高太多。

如何让粉丝为自己付费呢?除了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价值内容之外,也要培养他们的付费习惯。这位读者跟我讲,他从来不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所有的内容都必须通过知识星球付费。他设计的衍生品相对简单,比如每年推出2~3套可以反复购买的在线课程。

增加粉丝量,设计开发潜在衍生品,引导粉丝为服务付费,不仅有利于提高粉丝群体的黏性,而且有利于扩大自己的职业影响力。



借助商业化团队运作孵化IP,找准时机进行跨产业链合作,实现价值最大化。


所有想扩大势能的IP产品都需要有互动环节,从而找准时机进行跨产业链合作。比如,《盗墓笔记》作为一部低成本制作的IP网络剧,却创造了7家广告主联合冠名,35家广告主投放广告的奇迹。抢先投放广告的王老吉成为最大赢家,以“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口号和千万元冠名费就获得20亿左右的流量。《盗墓笔记》网络剧还通过和实体产业结合,生产联合冠名商品,从而扩大品牌知名度。这就是跨行业营销。找准时机的跨界营销是一种提升影响力的有效方式。

对于普通的职场人来讲,如果要提升个人影响力,一定要注意寻求对外合作,特别是一些有助于实现势能转化的跨界平台。比如,一个喜欢写作的职场人,不应该只在封闭的小圈子里写作,而应该选择更为广阔的平台,获得一定的流量支持。这便相当于借助跨界力量达到个人势能最大化。值得一提的是,塑造影响力的过程就是团队协作的过程。如果凡事亲力亲为,你很难迅速塑造自己的行业影响力,所以你要组建自己的团队,保证有人和你一起运作你打造的模式。



常见的提升个人势能的方式:提高曝光率。


提升个人势能和曝光率有很大的关系。找准自己的用户群体以及能够辐射他们的渠道,选择和这些渠道合作,将会精准地提升你的曝光率。如何找到这样的渠道呢?你的核心受众群就是答案所在。他们日常关注的公众号、活动或者其他内容,往往就是你提升个人势能的突破口。

除了日常曝光之外,精准的大事件曝光对提高曝光率也很有效。如果你出版了一本书,有100家媒体同时对这件事进行报道,这就属于大事件曝光。同理,作为普通职场人的你策划一个活动,邀请所有你认识的权威人士出席,在活动结束后请他们发朋友圈支援,也是集中曝光的一种形式。

综上所述,这些关于塑造职业影响力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行业内或者公司里塑造个人的专业影响力,提升在职场的晋升速度,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更多的财富,突破职业发展瓶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