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选准赛道再奔跑 > 不要把自己定义为新人

不要把自己定义为新人




一位读者向我哭诉她的经历——部门主管让她独立负责一个项目,她却没有完成好,被主管当着全公司员工的面通报批评。她觉得非常委屈,自己分明就是一个刚工作没多久的人啊,做错事情很正常,领导为什么要这么对待她呢?她觉得领导派给她很重要的工作,但是又不教她如何去做,这是领导的问题。之后,她在背地里说了很多关于公司和上司的坏话,而这些话迅速传到领导的耳朵里。没过多久,她收到了一封离职劝退书,理由是公司业务缩减,不允许部分人影响团队团结。

在职场中,一直都有一个容易让领导和员工双方产生矛盾的话题:经验不足的职场人如何深度学习并快速取得结果?刚入职的人总觉得应该有人教自己怎么做,应该有标准的方法让自己借鉴。他们会说“我是新人,我需要人教,我做不好很正常”或者“你都不会这项业务,你凭什么做我领导?”而上层的想法是“社会不是学校,你来这里是为了工作,创造价值,如果什么事情都要我手把手教你,我招聘你进来干什么?”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双方各执一词。

那么,在没有人手把手教你的情况下,自己如何快速学习、快速完成工作,同时快速理解上司的意图呢?以下这几个思路可以帮助你渡过这一职场难关。



没有人教,代表你发挥的余地很大。与其抱怨,你更应该看到机会所在。


个人职场发展可以用一个游戏用语来形容——抢位置。

我在刚工作的时候读到一本书叫《格局逆袭:普通人的制胜之道》,为一些观点所触动——“屁股决定脑袋”,你在什么位置上,就遇到什么样的人,享受什么样的视野和资源。在职场中,一个人的位置影响着他的眼界和发挥空间。

很多职场新人和职场转型人都会犯的一个毛病,是强调能力而忽略位置和机会。他们总是认为,其他人比自己更有能力,应该有人教自己怎么去做,否则自己很难胜任眼下的工作。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机会比能力更重要,无数有能力的人因为没有机会最终被埋没。

占据一个位置,就能够享有这个位置带来的资源和眼界。能在好的环境里学习并获得能力提升的人,比有能力却没有机会进步的人要强百倍。比如,一个公司只能有一个品牌总监,谁先占据这个位置,谁就能享有这个位置所带来的利好。如果该岗位没有招聘需求,那么再有能力的人也束手无策。所以,当没有人教你如何工作的时候,你更应该快速学习工作方法,高效地完成工作,稳稳地占据自己的位置。

很多在BAT(指百度公司、阿里巴巴集团、腾讯公司)成功升职带团队的朋友,都是因为自己先独立完成了一些项目,后来又借助团队的力量完成了更大的项目,最终成功升职。当你处在新的业务线上或着手处理新的项目时,没有人有义务手把手教你,你要靠自己摸索岗位业务,这一过程中往往潜藏着巨大的发挥余地和升职机会。

如果你一味地抱怨,一味地表达自己能力不行,一味地要求有人教你,那么只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无形之中,晋升之路就被自己封死了。与其抱怨,你不如看到机会,哪怕真的暂时无法胜任某一职位,也要让别人看到你的学习能力和办事能力。



管理层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公司发展的核心目标,管理员工,而不是学习具体业务。


如果一个身处管理层的人不去学习管理的逻辑,而是每天在具体又琐碎的业务上亲力亲为,那么不仅没有办法给新人机会,同时他所带领的团队在效率上也会差强人意。很多职场人抱怨领导者的能力不行,甚至觉得领导者的业务能力不如自己,急于取而代之。过度自大会导致职场人忽视对上级的尊重和自我学习,使其变得封闭且偏激,最终只能因愤懑不平而离职,或者继续待在基层岗位怨天尤人。

你需要意识到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身居高位的人也是如此,所以你只需做好本分,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

在大公司,很多部门已经发展得成熟完备,人员流动不大,而能招聘新员工进去的部门往往是新业务部门。新业务部门通常会选取一些有领导能力的人,让他们寻找有经验或有能力的人组成团队,以完成工作。领导者更多地负责规划战略层面的任务目标。执行人员需要明白的是,你进入一家公司是为了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找到一位在业务层面指导你的导师。

你的领导或许没那么懂具体业务,但他懂得更深层次的公司发展逻辑和部门的核心考察标准。正是因为如此,你才有机会得到他的信任和依赖,你的职场价值才能获得提升。



具备一种突破恐惧的信念——通过学习和独立思考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在职场中最常见的恐惧心理,是担心自己因为做不好工作而受到上司的批评,惶惶不可终日。

我曾经开除过一位实习生,因为他在工作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如果职场人在工作中沦为一个不用思考的傀儡,只会执行别人的决策,那么他永远积累不到资源,且无法独立解决问题,可能在公司干了好多年还待在基层岗位。

职场人需要有一种信念来指导他们面对恐惧。我在一刻talks演讲时发表过这样一条观点:女性缺乏一种类似于信念的新方法论帮助她们直面恐惧。在职场信念方法论中,你必须坚守一个信条,而这个信条必须能够支撑你解决大部分的问题。目前我觉得比较好用的信念是——坚信学习和独立思考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有一段时间,助理经常问我如何写活动方案,我反问她:“为什么你不先用百度搜索出10个活动方案的写法呢?”先看10个活动方案的写法,然后自己临摹一个出来,这就是最简单的通过学习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和荔枝微课的创始人聊天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让我记忆深刻的话:无论你想解决什么问题,都可以先尝试借助已经成功解决这个问题的人的思维模型进行思考。先复制、学习他人的做法,然后有针对性地调整细节,这是有效的学习路径。

通过学习,你可以解决工作中的大部分问题。只有坚信依靠自己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你才能够突破恐惧,行动起来。



深度学习5步骤:明确目标,掌控资源,制定策略,开始实行,总结成功的经验。


关于如何深度学习,我的方法有5步。


明确目标:明确最终目的是什么。

掌控资源:了解什么样的人能够提供帮助。

制定策略:研究别人的成功方案,分析学习,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个人方案。

开始实行:抓紧时间,迅速行动,在实施的过程中及时调整错误之处。

总结成功的经验:把每一次学习和实践中积累的有效思维方式和行动方法记录下来。


把每项工作当成一个独立的项目,按照以上步骤制订一个学习和工作双管齐下的方案,这往往可以帮助职场人掌握解决问题的要点。也就是说,职场人应先深度学习,积累工作方法,之后再发挥创造力。

助理跟我交流她的苦恼时说,自己学的内容传播形式都是别人用剩下的,没有什么创新点,以致她非常焦虑。我告诉她:“很多事情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背单词要一个一个地背,渠道也要一个一个地积累。这个过程或许看上去微不足道,但一个月、两个月后你将会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你可以每天学习一个已有的传播形式,当你掌握10个模式的时候,或许就能够创造一个独特的内容传播形式。”

长年累月的职场学习会给职场人带来积极的影响,所以不要因为目标过于庞大而放弃眼下可以做到的积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职场新人和职场转型的人说讲,上述这些方法有望助力他们打破职场死循环,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体验高质量的职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