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透过佛法看世界 > 与家人的矛盾

与家人的矛盾




问:  有人在学佛的过程中,不闻思学习,只知道一遍遍闷头做功课,更不顾及家里不信佛人的感受,由此给家人带来很大烦恼,这样“用功”学佛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待?

答:  别人认真做功课,我们当然应该随喜。

修行是很个人的事,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修行的具体路径也会不同。虽然多数人都会经历闻、思、进而实修这样一个过程,但也有一些人由于往昔的因缘,这一世显现上没有经过多少闻思,便直接进入实修,也能有很好的修持效果。

有的人博闻强记,闻思的范围很宽;有的人一门深入,主要闻思自己专修的那个法。这两种情况,只要是能把学到的融入自相续,都很好。

所以我们没有神通的人,最好不要随意评判别人。关注自己的修行就好了,仔细检点自己的身语意,努力只在自己身上找错,不谈他人的是与非。

至于如何与家里不信佛的人相处,也是要视具体情况而论的。有的家人本身烦恼比较重,你信佛,他不高兴;你不信佛,他照样不高兴。一味地迁就、迎合可能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也不能不考虑家人的感受。

怎么去平衡呢?根据我的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缺少较为亲密的情感和精神层面的交流,是很多问题和矛盾的根源。家人若反对你学佛,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不赞成佛法,很有可能他只是怕本来跟你交流就不多,你若再学佛而他不学佛,以后能一起谈的话、一起做的事就更少了。所以,你要争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应该先打消他们的这个顾虑,多做情感上的沟通,就是正常的人与人之间、亲人与亲人之间应有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感受到与你在情感上的联结、你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

一些学佛者与家人间的矛盾,其实不是学佛与不学佛的矛盾,也谈不上信仰和价值观的冲突,主要是亲人之间缺少正常健康的交流。

若是家庭成员间有比较好的情感沟通,即使信仰不同,也是能相互理解和支持的。一家人,再怎么有分歧,终究还是希望对方过得快乐。

问:  总有做不完的工作、家事,每天还要和孩子斗智斗勇。很想修,总苦于时间不够用,我该怎么办?

答:  在家人要工作、要照顾家庭,的确没有太多的修行时间,所以更应该珍惜,每天再忙,也要安排一定的时间修行,尽量争取多的时间修行。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随时随地修习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智慧。比如在工作中和同事发生冲突,你可以修忍辱、修慈悲心;如果你的孩子把家里搞得一团糟,你可以修空性,告诉自己眼前的一切都如梦如幻;照顾父母,引导父母学佛,这是报答父母恩德,也能为自己积累福报资粮;戒杀茹素,护生放生,这些不需要占用很多时间,却是非常殊胜的法门。

问:  我在引导家人学佛的过程中,因为知道他爱财如命,所以故意说放生会使生意顺利,会赚更多的钱,但我只是想让他多参加放生,皈依三宝,并没有其它功利的想法。请问这样做如法吗?

答:  你这样对他说也不算是打妄语,因为行持善法,如放生、礼佛、供灯等,自然而然会感应福报,而福报可以表现为受用丰足、心想事成等世间福。

如果能以此方便引导他断恶行善,皈依佛门,并最终走上解脱之路,那是对他最为宝贵切实的帮助,因为除了自造的恶业,没有什么能伤害到一个人;而内心自由、安乐,才能真正地消除贫穷感、不满足感和不安全感,这是再多的金钱和财富也做不到的。

问:  在您看来,人和人之间爱的存在是如何表现的,什么是真正的爱?

答:  我理解的爱,是希望对方快乐并拥有快乐的因,希望对方没有痛苦并远离痛苦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