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透过佛法看世界 > 苦从何来?

苦从何来?




问:  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

答:  痛苦源于无明。无明指对人、事、物的错误认识。就人而言,认为有一个独立、恒一存在的“我”,继而对这个“我”生起执著,然后对“我的”生起执著。就事物而言,认为有独立、绝对、固有存在的事物。这样的见解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与人、事、物的真实状态相反。世间万象皆依缘起,随条件的聚合、变化而生成、变化、坏失,无可执持。

见解与真相的偏离,使我们处于愚蔽、扭曲、不得自在的状态,把原本无常的误认为本该恒常,把无我的执为固有,因而一再地幻灭、失落,求而不得,无从安心。

因缘和合的现象,包括我们自己和一切身外之物之事在内,都不离痛苦的本质。拿我们每个人来说,有生便有死,在生死之间有无常老病、种种缺憾,这一副身心不过是变化的相似相续,哪里有什么是真正靠得住的?

身心之外,如果我们认为有所得,则必定会经历失去。有积聚,必有消散时。有爱恋,必有怨怼时。这不是说你需要刻意地以消极悲观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而是你要看到得、聚、爱、福背后失、散、恨、祸的势。你也许会说,何不反过来看,失去必有得到时,遇祸必有得福时。的确可以这样看,但之后呢?还是得失得失,反复反复。留心观察,便慢慢体会到,轮回就是这样不由自主的无尽轮转,周而复始的无可奈何。所以佛陀说,要完全远离痛苦,只有出离轮回。

什么样的方法能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具体的方法要依各人根机而定,没有一刀切、放之四海皆准的固定套路。就大多数人的根机而言,把贪婪、嗔恨等作为需要断除的对象,以不净观等方法加以对治,是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佛法,增进对空性的了解后,可以逐渐把贪婪、嗔恨等作为净化的对象,以观修空性等方便法门摄持,了达烦恼的本性为空,从而息灭痛苦。

修行最好按照次第一步一步来,除非是罕见的上根利智,否则一开始就说不用对治贪嗔痴,只要知道它们是空性的就可以,这对初学者不会有很大的帮助,反而可能误导他们,让人以为不用持戒、不用实修就可以解脱烦恼。

我们总喜欢为自己的懒惰和无知找借口,不是吗?



违缘


问:  违缘是顺其自然还是当断则断?

答:  我不知道你所说的“违缘”具体指什么,所以很难笼统作答。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面对不同的问题、障难,应采取的态度和对策会不一样。不同的人,由于脾气秉性、根器、福报、因缘各异,在同样情况下,面对同样的问题,态度和对策也会不同。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这样。有的障难对某些人来说应该远离,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可转为道用。

一件事是修行的违缘还是助缘,我们若没有神通和足够的智慧,真的很难判断。比如罹患疾病、事业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会让一些人愤懑、消沉,对别人苛责,对世俗的欲求更执著,也会让一些人沉静、反思,对生活更旷达,并生起出离心追求解脱。

像米拉日巴尊者,他若不是幼年失去父亲,他的财产若没有被掠夺,他若未饱受叔父、姑母的虐待,大概他后来不会走上苦修之路,而佛教历史上也就少了一位伟大的修行者和成就者。在米拉日巴尊者的示现中,苦难的经历是修行有力的助缘。



关于生命的幸福和快乐


问:  提到苦苦、变苦、行苦等似乎让人觉得佛法总在突出生命的苦,那么关于生命的幸福和快乐呢?

答:  佛法不是故意强调苦,它只是叙述现实的情况。彩云易散琉璃脆,从来好事不坚牢。说快乐,是在过程中;说苦,是结果。站的高度不同,所见远近不同而已。

其实佛教中也讲幸福快乐,痛苦止息就是快乐,比如,对治烦恼,慈、悲、喜、舍,就是在讲如何过得幸福快乐。

知足少欲,心怀平等与慈悲,内心便有安稳快乐。

问:  若他人回报你的慈悲以冷漠、不关心甚至厌恶,何以我们收获的是安乐?

答:  我们不可能除尽大地上的荆棘瓦砾,但是当我们给自己的双足穿上一双舒适的好鞋子,我们的脚下便变得柔软。如果你把自己的快乐系缚在别人对你的态度上,恐怕你永远也得不到安宁。

安乐是自心的感受。当我们慈悲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住内心的善良,并且不期待对方立即回馈同样的善心时,我们的内心会越来越开阔、坚强,这便是安乐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