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知识炼金术 > 5.知识只是信息吗

5.知识只是信息吗




正如知识管理起源于信息管理、情报与文档管理一样,许多人一谈到知识,也往往认为它就是以各种形式存储与传播的信息。

这也是人们对知识的常见误区之一。

事实上,在我看来,知识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包含大量的信息、经验、规则(我们可以称之为“心智内容”或信息、素材),也离不开人对这些内容的加工与处理过程(我将其称为“心智活动”或“思维过程”)。因此,简言之,知识不只是信息,也包括对信息的处理与应用,是一种能力,且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一方面,知识离不开内容,甚至有些知识本身就表现为一定形式的内容(信息,有时也被人们称为“知识资产”)。从具体表现形态上看,以内容存在的知识可能非常庞杂,有各种存在状态,也在持续地动态变化着。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语言和文字,有些会被记录、呈现出来,有些则驻留于人类的大脑中,在人与人之间口耳相传。

另一方面,这些内容并非知识的全部,只是知识的一部分,也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因为这些内容离不开人的参与。正是由于人的主动参与,才能将它们获取或创造出来,对其进行加工或处理,并将其分享出去、加以利用,并保存下来,慢慢改变了它的形态与内容。这一部分主要涉及人的思维过程,也是知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如彼得·圣吉所言,知识是人们的一种能力,帮助其有效地采取行动,以应对内外部的挑战,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体或组织的目标。

从二者的关系看,不可分割,相互增益。我认为用中国古老的太极图来形容较为合适(参见图2-2)。

图2-2 知识既是内容,也是过程

首先,如果这些内容(素材)离开了人,被孤立地存储或保留在某个地方,不被访问,它们一点儿价值也没有。我们人类之所以保留一些素材,就是为了教育和传承、使用。如果有些素材没用了,它们就会慢慢被淘汰。相反,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会创造出一些新的素材,并将其以某种形式存储或传承下去。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畅游于知识的海洋”,其实并不准确,严格地讲,这句话应该改为“畅游于内容或素材的海洋”。

其次,一个人或机器无论记住了多少内容(素材),如果不能对其加以理解,将其与其他信息联系、组合,并在某些场景下回忆或使用,同样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知识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技能,是获取素材、对其进行处理并应用于实际情境与任务之中的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讲,知识如同太极,素材数量或能力水平是一种存量;我们的思维活动或过程是流量,受这些素材的影响,也要依靠这些素材;但与此同时,思维活动或过程也会动态地作用于或影响这些素材,使其发生变化。

就像光既是波,也是粒子一样,知识也具有这一特性,既是内容,也是过程。



6.知识只是个人层面的现象吗


众所周知,人是智慧型动物,有获取并处理信息、做出判断与决策的思考能力。只有个体才能学习。那么,可以说知识只是个人层面的现象吗?

这种理解也是片面的。

毫无疑问,知识与个体相关,大量信息存储在员工的头脑中,组织中的成员也会持续不断地接收大量新信息、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个人完全不与他人交流、独立地完成各自的工作,他们头脑中蕴藏的知识内容及思维过程就是个人的知识。

但是,人是社会性动物,在当今时代,个体几乎不可能完全脱离开群体或他人而独立存在。在现代企业中,个人也不是在真空中完全独立地工作,他们总是会与其他人、部门或组织发生这样那样的社会联系。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都有学习和知识处理的能力,因而,事实或经验、规则等信息内容,也可以经由人际交往过程,得以产生、流动,促进每个参与个体心智内容与思维过程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与过程。其中,个人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创造并共享知识;同时,有些知识会变成团队或组织共有的知识,甚至会变成组织的标准作业程序、规章制度、政策甚至文化,从而不再因为个别成员的离开而造成组织知识的流失。

因此,知识既是个人的,也是组织的。在企业等社会组织中,知识的存在形态与扩散范围非常复杂(参见本章“企业知识的魔方”一节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