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知识炼金术 > 第5章 复盘:从经验中萃取知识

第5章 复盘:从经验中萃取知识




在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中,顺溜和战友们经历了惨烈的三道湾战役之后,司令员陈大雷给顺溜下了一个任务,让他总结这次战役的战斗经验,并且很有章法地告诉顺溜:你回顾一下战斗过程,看看“开始怎么着,中间怎么着,后来怎么着了”,然后再分析一下“哪儿做得好,哪儿需要改进”。司令员说:“经过总结的每一滴血、每一颗子弹,将来都能闪闪发光。”这其实就是通过复盘来总结经验、萃取知识的一个缩影。

从起源与本质上看,复盘的目的在于从自身过去的经验中学习,为了能够有效学习,其中必然包括一个知识萃取的过程。因此,复盘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知识萃取机制。无论是业务专家、管理者个人,还是团队,都可以通过复盘来提升能力、提高效率与效果。就像在华为、万达、联想、美军、英国石油公司等组织中,每打完一仗,就进行复盘,从战争中学习如何打仗,不仅是领导力开发的有效方法,也是提升团队协同作战和组织能力的重要途径。

但是,在电视剧中,以顺溜为代表的业务专家通常并不善于复盘,他们可能也会“在脑袋瓜里把整个战斗过程过一遍”,但很难清晰地总结出套路。对此,顺溜的战友——“文化人”翰林则比较在行。就像顺溜所说的那样:“三道湾战役的情况,我早就告诉翰林了,翰林说,打仗归我,总结归他。我们从来都是这样。”实际上,这并不是正确的做法,顺溜的这种做法也被司令员严厉批评了:“胡说。你命也归他?自己总结!”

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复盘,从自己的经历中萃取出经验与教训呢?



什么是复盘


“复盘”一词来源于围棋用语,指的是棋手下完一盘棋之后,通过回顾、分析、反思,找到自己对弈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及原因,从中学习到一些实战的经验教训,从而提升自己的棋力和未来的表现。对于成人来说,复盘——从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是最有效的学习途径。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包括美国陆军、英国石油公司在内的大量机构广泛采用了“行动后反思”(after  action  review,AAR)和“项目回顾”(project  retrospect)等实践,提升组织从自己过去实践中学习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中期,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先生将围棋用语“复盘”引入企业管理领域,采用了与AAR类似的做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组织学习机制,不仅有利于各级管理者领导力的提升,而且是一种带团队的方法,也可以沉淀组织智慧、激发组织创新、提升组织能力。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复杂多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过去成功的做法,在今天可能就行不通了;别人成功的经验或模式,也无法模仿或照搬。企业唯有通过探索、快速迭代,找到适合自己和当下环境的有效模式,才是基本的生存法则。为此,复盘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被广泛采用。



“U型学习法”:通过复盘萃取知识和学习的底层逻辑


1.我们如何从经验中学习


关于从经验中学习,最著名的理论是大卫·库伯(David  Kolb)的“经验学习模型”(experiential  learning  model)。

基于约翰·杜威(John  Dewey)和科特·莱温(Kurt  Levin)等学者早期研究成果,美国教育理论家大卫·库伯相信,“学习是一个经由经验转化,创造出知识的过程”(Kolb,1984)。概括而言,这一过程大致包括四个阶段。

·具体经历(concrete  experience):学习者通过主动地参与行动,去体验。

·反思性观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学习者有意识地获取信息,进行思考。

·抽象概念化(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学习者将观察、思考所得进行概念化,形成理论或模型。

·主动试验(active  experimentation):学习者在新情境下对这些理论或模型进行测试。

试验的行动、结果及提炼又启动了下一次经历、观察、概念化的循环(具体如图5-1所示)。

图5-1 大卫·库伯的经验学习模型

复盘作为一种从自身过去经历中学习的方法,本身即这一模型的具体应用与体现。

实际上,比大卫·库伯更早提出人们如何从经验中学习见解的,是中国战国时代末期的儒学大师荀子。《荀子·儒效篇》讲道: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

这一大段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说:如果你没有经历,几乎就没办法学习;所以,想要学习,就要多去创造经历(“不闻不若闻之”);但是,只有经历是不够的,还必须对你的经历积极思考,产生见解(“闻之不若见之”);在此基础上,要能够透彻地领悟一般性的规律或原理(“见之不若知之”);做到了这一步还没算学习了,还得将领悟到的知识付诸行动(“知之不若行之”)。只有行动得以改进,学习才是真正发生了(“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当你学以致用、不断改进自己的行动,就能达到“通透”的状态(“行之,明也”),成为“圣明的人”(“明之为圣人”),能够坚持以“仁”“义”为本,是非判断、言行举止,完全恰如其分(“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要达到这一境界,没有其他方法,只有通过知行合一(“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

如果只是有经历,而没去思考、没有产生见解(“闻之而不见”),虽然阅历广博,也是荒谬的(“虽博必谬”);如果对具体的经历有了思考和见解,但没有悟得一般性规律或知识(“见之而不知”),虽然有见识了,但还是虚妄的(“虽识必妄”);如果悟到了知识,却不去行动(“知之而不行”),虽然你的知识很敦厚,但还是困顿的(“虽敦必困”)。当然,如果既没有经历,又不去思考(“不闻不见”),即便这次你做对了,也不是靠你自己主观努力实现的(“则虽当,非仁也”),以后再去行动,仍然是做一百次,错一百次(“其道百举而百陷”)!

荀子这一段话真是讲得淋漓尽致,对人们如何从经验中学习的阐述也非常深刻、到位。就我的理解,在荀子看来,为了让学习发生,需要经历四个步骤:闻、见、知、行。从本质上看,这和大卫·库伯的理论模型是一致的。

(1)闻(具体经历)

所谓“不闻不若闻之”,指的是人要想有学习与成长,必须有广博、丰富的经历(“闻”),为此,要努力争取机会多去体验,在有体验的基础上,必须及时对过去的经历进行回顾、梳理,使其成为有意义的学习的“原材料”。

如果没有经历,每天都是一成不变、简单机械地重复过去,就不会有学习。

(2)见(深入反思)

所谓“闻之不若见之”,指的是不仅要回顾、梳理,更要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力争发现成败优劣的根因与关键,产生一些“洞见”或觉察。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工作总结,没有反思、分析,那就只是继承或重复,难以学习到有价值的东西。

(3)知(提炼规律)

所谓“见之不若知之”,指的是不仅要基于本次经历(特定情境、特定任务)的“洞见”,还要“举一反三”,深入地探究、了解事物背后的规律,并且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变化以及未来的适用性(延展性),从而提炼出适合未来、其他情境下此类任务的更好的打法。这是一种“知识”或采取有效行动的能力。相对于个人过去的认知状态,这是一种创新。

(4)行(转化应用)

所谓“知之不若行之”,指的是学习是知行合一的,只有将“知”应用于实践,指导自己的行动,提高行动的效率和效果,才是真正的学习(“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因此,要基于学到的经验与教训(“知识”),结合自己下一步的任务与挑战,有效地应用所学,提高行动的效能。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你真的学到了、会用了,这是你的能力,可以英明地应对各种挑战(“明之”)。因此,荀子认为“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从思维的脉络看,以上四步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过程。

第一步的主要动作是对自己的具体经历进行回顾、梳理,包括回顾自己的目的与目标、策略打法与计划,也包括实际的过程以及结果。这针对的是此处、当前(刚结束或过去)的事件或活动,是具体而生动的(“此”“表”)。

第二步的关键动作是对比、分析、反思。基于过程与实际结果,对照目标与计划,找出这一具体事件中自己的利弊得失、亮点与不足,并分析其根因,把握关键,不只是看到表象,更要把握本质(“此”“里”)。

第三步则需要举一反三,进行总结、提炼,看看以后此类事件或相关情况应如何处理,也就是说得到一些经验或教训,这针对的是未来的一般原则或做法(“彼”“里”)。

第四步的核心在于,将得到的一般原则(经验教训)应用于未来的实际状况(工作任务、问题或挑战),针对的是未来的行动(“彼”“表”)。

由第一步到第二步是“由表及里”的过程,要求用心、求得“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二步到第三步是“由此及彼”的过程,要求灵活、创新,注重概括、提炼,“举一反三”;第三步到第四步是从理论到实践,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以致用”的过程。整个过程的轮廓像英文字母“U”(如图5-2所示),故而我称之为“U型学习法”。

图5-2 U型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