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知识炼金术 > 3.通过复盘复制成功的关键:“四有”原则

3.通过复盘复制成功的关键:“四有”原则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基于实践经验,我认为,通过复盘进行知识萃取、发现成功或失败的核心要点包括下列四项(简称“四有”)。

(1)有明确的场景

按照本书的定义,“知识”指的是有效行动的能力,它并非只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般原则,大多都有其适用条件,与特定人员在特定场合(时间或空间)进行特定操作(完成任务、应对挑战或解决问题)有关。因此,在复盘时,要将上述场景识别出来——现实情况是,人们经常会忽略这一步,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仅如此,在界定了具体的场景之后,必须进行审慎的分析,明确在当前特定的场景中发生的那些有效或无效的做法,是否可以推广或复制到类似场景中。如果可以,这就是经验;如果不行,这可能只是偶然,或者只是一个个案,是其中一种奏效的做法,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类似场景。

此外,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或者再次针对类似事件、活动或项目进行复盘,摸索出共性的做法或者内在的规律与原则。

(2)有明确的工作任务、问题与挑战

按照本书第2章中定义的“知识胶囊”模型,任何知识都要服务于具体的工作任务、问题或挑战,这是知识内容的目的、价值或用途。为此,要透过具体的工作现象(动作、行动或操作),找到其预期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工作的目的可能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有很多情况是,操作的目的性并不清楚,甚至在不同操作之间,还存在着目的不一致、不协调,甚至矛盾的状况。对此,要能够进行深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并把握关键。

(3)有具体的“干货”内容

虽然这并不难理解,但我发现,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人在复盘过程中,都会说“我学到了……”“我知道了……”也许他们真的在这些方面有收获,可能他们自己也知道具体该怎么做才是有效的,但是,在复盘中只是做到这一步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第一,如果不具体表述出来,他们可能并不真正“知道”,或者他们以为自己“知道了”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正确的;第二,即便是参与者个人“知道了”,那也只是蕴含在他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如果不能明确地萃取出来,一则不明确,二则容易被遗忘,三则无法复制或推广给其他人。

因此,我建议在复盘过程中,在经历了回顾、评估、分析、反思之后,复盘引导师要带领团队成员总结出哪些是有效的一般性做法(“经验”)、哪些是不奏效的做法(“教训”),并将其“干货”内容具体表述出来,包括做什么、怎么做、检验或判断标准、用到的方法或辅助工具等。

(4)有关键要点和应变措施

没有放之四海而绝对不变的经验或规律,凡事总有一些变化。据《韩诗外传》记载:“夫道二,常之谓经,变之谓权,怀其常道,而挟其变权,乃得为贤。”也就是说,在孟子看来,事物的本质(“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一些基本不变的道理,可以叫作“经”;二是权衡实际情况而采取的灵活处置措施,这叫作“变”。如果能够掌握事物的基本规律(“常道”),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差异而灵活应对(“变权”),这样才是有能力的人(“贤”)。因此,真正的知识并不只是总结、表述出来的那些一般性做法,也包括基于其基本的原理和精髓、本质,在出现了一些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处置的对策。如果不知权衡实际状况而有所变通,完全按照基本的做法行动,那就是“本本主义”,并不是有能力的体现。

为此,我认为,要通过复盘来萃取知识,除了总结出一些“典型打法”“干货内容”之外,还要明确其关键要点或精髓,并列出各种常见的可能的变化状况及其应对措施。如果能够阐明其背后的原理,或有相应的理论支撑,可以让应用者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遵照这些一般性的做法,也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权变”。

模板:《经验萃取单™》/《教训记录单™》

为便于操作,更好地帮助大家把握好知识萃取的“度”,基于我提出的“知识胶囊™”模型(参见第2章),我设计了两个模板:《经验萃取单™》(如图5-3所示)和《教训记录单™》(如图5-4所示),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图5-3 经验萃取单™

图5-4 教训记录单™

使用指南:

·任何知识都有其奏效或适用的场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主体)以及相关的客体(对象),也离不开相应的工作任务,因此,这两张表单都应该填写相对明确的场景(前三行)。但是,不同于记录具体的案例或事件(有特定的时间、地点),“经验”和“教训”应有一定的可推广性,也就是说,表单中填写的“岗位”“时间”“地点”不应该是特定的某个人(如“张三”)、某天(如“2018年11月3日”)和某个具体的地点(如“北京”),而是指某个岗位(某一类人,如“店长”)、某一类时间(“工作时间”或“月末”)、某一类地点(如“客户家里”或“营业厅内”)。如果下面所述的知识内容与时间、地点紧密相关(即只有在那个特定时间或地点,才能执行类似操作),则应明确说明,否则可以概括而言,甚至省略。

·任何知识都有特定的目的,也就是说解决某个问题、完成某项工作或应对某个挑战,这是知识的“靶向”(就像药品的适用症一样),也是知识需求者使用或获取这一知识的动机、触发点。填写时,最好能具体、明确。

·知识(经验教训)的“干货”或主体内容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或怎么做”,因此,在《经验萃取单™》中部的表格内,应首先按照顺序,列出“做什么”,然后明确、具体地阐述每一步“怎么做”;在《教训记录单™》里,只需列出“不应该”做什么或怎么做,无须记录更多细节。

·为了让“经验”更容易“落地”,或者便于其他人拿来就可以操作,建议应详细记录每一步做到什么程度(有哪些可衡量的验收标准),应明确、具体、可衡量,以便使用者把握好尺度,如“水沸腾后煮5分钟,直至变为乳白色”。同时应列出在每一步中可能用到的“方法、工具、模板”,这些最好不要是泛泛的原则,而是一些实用的可操作的方法、工具,可以加速或有助于完成这一步的工作。

·虽然阐述完主要的内容后,知识的主体已经完成了,但对于一些复杂的操作,在上面这些步骤或操作中,还应该标注一下关键点在哪里,难点或重点、风险点是什么,这样便于其他人学习借鉴时把握重点,提高操作的成功率。

·最后,正如《韩诗外传》所讲:“夫道二,常之谓经,变之谓权,怀其常道,而挟其变权,乃得为贤。”对于企业管理(或社会科学)来说,几乎没有什么知识可以保证百分百奏效。因此,在《经验萃取单™》中,虽然上面记载的这些做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奏效或无效,但也可能有一些意外或变化情况发生,对此,要明确相应的处置或应对措施。

·对于《教训记录单™》,虽然不必阐明教训的具体做法及标准,用到的方法、工具,以及常见的变化对策等内容,但是,建议解释一下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包括它可能引发的风险或副作用,让大家明白原因。同时,可以提一提相关的改善建议或相对应的措施,也就是说:既然不能这样做,应该怎么做?虽然我们不能确保这样做一定奏效(否则就应该填写《经验萃取单™》),但至少是一个可以尝试或补救的方向。之后,如果行动验证了这些建议措施,就将其作为经验,记录下来。



提炼故事、模型或理论


在马奇看来,“一方面,复制成功无所不在;另一方面,人类偏爱‘高智学习’,也就是试图理解深层次的因果结构,并用故事(自然语言)、模型(符号语言)或理论的形式阐述出来。”这其实也是人类大脑的特性之一。例如,脑神经学家梅迪纳认为,大脑不关心无聊的事,它总是在寻找意义,而“我们人类是天生的、强有力的探险家”。因此,在复盘时,许多人并不满足于简单地发现成功或失败的做法,而是希望深入分析、反思、发现其根因,并继而通过“举一反三”或其他方法,试图将其“抽象概念化”,整理出一般性的方法或规律。这无论是在大卫·库伯的“经验学习周期”模型,还是在荀子倡导的“闻—见—知—行”之“U型学习法”中,均有所体现。

但是,如上所述,复制成功已属非常不易,提炼为故事、模型或理论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