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知识炼金术 > 实践社群对知识萃取的价值

实践社群对知识萃取的价值




根据定义,实践社群是由具有相同工作实践的人,基于自发的需求和热情(核心是相互学习、拓展人脉、发展能力)而组织起来的,关注特定知识领域的一种非正式组织,因而,知识萃取与分享是实践社群与生俱来的内在功能。这是显而易见的,也在现实生活中展现了巨大威力,如世界银行(参见案例7-1)、英国石油公司等。

案例7-1:世界银行成为“知识银行”[1]

1996年,世界银行总裁詹姆斯·沃尔芬森(James  Wolfensohn)提出,为了达成“减少全球贫困”的使命,世界银行除了为全球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开发项目所需的资金支持,也要成为一家知识银行,为它们提供发展所需的知识资产。

世界银行认识到,开发和交流知识最好的方式,是把有相同或相关工作职责的人聚到一起、组成非正式小组,让他们定期交流、收集并分享信息、协同解决问题。如果人们没有基于工作的社会联系,知识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流动。为此,他们高度重视实践社群在知识创造和分享中的作用。世界银行在1997年投资5000多万美元,用于知识银行建设,包括搭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知识社群、促进知识分享,如资助人际沟通、面对面的会议,并且正式认可社群活动对成长的贡献。到1999年,世界银行中有超过120个实践社群(主题小组),通过内部网、电子报等沟通,并定期会晤。

这些投资对于促进世界银行的各项工作产生了显著成效。其中一个例子发生在尼日利亚。一位世界银行负责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经理给世界银行交通建设社群发送了一份邮件,希望得到一些范例和建议,以帮助尼日利亚制定全国交通战略。20分钟之后,他就收到了贝鲁特办事处一位世界银行员工发来的回复。24小时之内,他又得到了另外4份相关的建议,包括交通改革策略方面的邮件和提示、交通事业评估的参考,以及最新发布的一本白皮书。此后,来自中国、印度等11个国家的范例与分享纷至沓来,很多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或参考意义,是全球各地专家的真知灼见,包括许多与尼日利亚政府打过交道的员工的建议。这些知识对于他快速、高效地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巨大帮助。

从上述案例可见,实践社群对于知识创造与交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用世界银行的话来说,实践社群是知识创造活动的“心脏与灵魂”。

哈佛大学教授埃蒂纳·温格等(Wenger,2004)认为,实践社群对于个人(社群成员)和组织,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如表7-2所示)。

表7-2 实践社群的价值

对于社群成员来说,短期的价值是:通过参与社群活动,可以获得工作中的诀窍,接触到专业技术知识;若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可以向社群中有经验的成员请教,帮助你解决问题。长期来看,有利于拓展人脉,发展知识与技能,从而有利于职业成长。

对于组织来说,短期的价值是:可以通过社群的活动,解决业务问题,或找到创新的方案,有利于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或改进质量、促进部门协同。从长期来看,可以开发并分享知识,提升组织能力。

温格等基于主要目的(或战略意图),将实践社群分为四种类型。



1.相互帮助


此类实践社群创立的主要目的是为成员提供相互帮助、解决日常问题和分享想法的机制。例如,斯伦贝谢公司技术社群由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当有人在工作中存在疑问或遇到困难时,就可以在论坛中发起求助,其他成员看到后会给予响应。



2.最佳实践


此类实践社群注重发现、开发、验证和传播特定的实践做法。它们往往会建立一个明确的流程,来收集、鉴定和发布“最佳实践”。例如,福特汽车公司“最佳实践复制”社群是这样运作的:员工或工程师提交新的实践做法及价值;当地的最佳实践经理和社群管理员(通常是业务专家)对其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的实践做法会被发布出去,并在福特全球150个工厂进行严格的审查。在另外一些公司中,由跨部门的业务专家组成的“卓越中心”(Excellence  Center),定期或不定期地评定并发布一些“卓越实践”,也通常以有形或无形的实践社群的形式在运作。



3.知识整理


此类实践社群以组织、提炼和分发成员每天都会用到的知识为导向,有点像互助型实践社群,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会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或搭建相应的机制,促进知识的整理与分发,而不只是成员之间自发的求助和分享。例如,凯捷安永公司内部有150多个社群,它们会在公司知识库中发现并组织主题知识,然后分发到整个企业中。克莱斯勒公司内部实践社群共创工程知识全书(EBoK),也是知识整理的典型代表。



4.实践创新


虽然其他类别的社群也可以激发创新,但此类社群的主要意图是促进知识创新,它们会促进跨界交流,鼓励多种观点之间的连接与混合,从而创造出创新性业务或想法。例如,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交换”社群把全球各地240位专家联系在一起,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并给他们提供渠道,让他们在新产品开发或产品改进中激发新的想法。

由此可见,虽然主导意图不同,但实践社群毫无疑问对于知识萃取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实践社群并不仅限于知识萃取,它也是激发知识创新、促进知识共享、持续保持知识更新的有效机制。

具体来说,实践社群对于知识萃取的价值包括:

·因为实践社群有着明确的知识领域,其成员也都是具备相同或相似业务实践的专家,因而,他们知道什么信息是有用的,应该把什么内容形成文件,什么知识能够真正帮助其他成员。因此,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与交流机制,可以让他们将真正有价值的经验“沉淀”下来,并相互比较、切磋、整合,这本身就可以被视为一定程度的知识萃取。

·即便是“提纯精度”不够,实践社群也会积累大量来自一线的知识素材,从而为后续的提纯、加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样,实践社群也是你在用其他方法进行知识萃取时的“得力帮手”,包括确定萃取目标与主题、寻找业务专家以及团队共创。

[1]  本案例基于《实践社团: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指南》(埃特内·温格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和网络资料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