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知识炼金术 > 保持人们参与知识萃取的热情

保持人们参与知识萃取的热情




在许多企业中,人们因为种种原因对知识萃取并不热心。

概括起来,可能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看不到知识萃取的价值,不愿意参与知识萃取。他们的口头禅是: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还不如多干点活儿!

·担心知识萃取占用自己的时间、影响工作。他们的口头禅是:我工作那么忙,别再给我增加负担了。这一表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没有认识到知识萃取的真正价值,没有处理好“磨刀”与“砍柴”的关系。

·有的人既希望获得他人的“知识”,却又不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告诉别人,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或者担心自己的知识被萃取出来,变成组织的知识,从而导致自己没了价值,甚至丢了工作。

·虽然认识到了知识萃取的价值,但的确是没有时间、精力或资源参与,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为缺乏相关的技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或担心投入了时间,却没有什么效果,因而犹豫不决或旁观、“等等看”。

因此,要让员工对知识萃取保持热情,需要多管齐下。



1.认识到知识萃取的价值,自动自发地投入


人们做任何事情,最根本、持久的动力来自内驱力。真正认识到知识萃取的价值,主动地投入、承诺(commi™ent),而不是被动地遵从,才能自动自发、排除各种借口、克制惰性,遇到困难也可以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对此,组织可以通过领导者的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让员工感受到领导对知识萃取的重视,也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让大家认识到知识萃取的意义与价值,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际效果,让员工切实地感受到知识萃取带给自身的好处。例如,利用知识萃取的成果,带来了工作绩效的提高,解决了问题,或提高了能力。这会让大家建立对知识萃取的兴趣与信心,鼓舞士气,激发热情。

事实上,在快速变革的时代,任何知识都是“鲜货”,都有其保质期。随着环境的变化,如果不能快速学习,过往的知识都会过期。因此,唯有快速学习,才能持续适应与发展。



2.建立对知识贡献和分享的奖励机制


在企业中,知识资产大部分以隐性知识的方式存储于员工的头脑中,因此,需要激发员工学习与分享的热情,促进员工不断获取新的信息,构建或更新知识资产;同时通过分享,促进知识的扩散,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知识资产。此外,还应该鼓励并切实支持显性知识的生产、分享、使用与更新。

许多在知识管理方面表现优异的公司,都在这方面有自己独特而有效的实践做法。例如,谷歌公司不仅招募具有极强学习力和热情的“学习型动物”,而且有宽松、透明的企业文化,包括“20%法则”(即员工可以利用其20%的工作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类似地,3M公司也有“15%法则”,同时也非常注重内部知识的流动。



3.各级领导重视并给予时间、资源方面的支持


如第1章所示,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组织,知识萃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为此,各级领导应以身作则,主动参与知识萃取活动,并在时间、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让员工有充裕的时间和资源(至少没有太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