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知识炼金术 > 终身学习的五项核心能力

终身学习的五项核心能力




要想变成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专家”,你要掌握以下五项核心能力。



1.培养成长型心态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Carol  Dweck)在做“如何应对失败”的研究时,曾做过一个试验:她给一群小学生一些特别难的字谜,然后观察他们的反应。她发现,一些孩子会拒绝面对失败,沮丧地丢开字谜,或假装对字谜不感兴趣;另外一些坦然地承认和接受自己解不出字谜的现实;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兴高采烈地做着这些解不开的难题。一个孩子快活地说:“太棒了,我喜欢挑战!”另一个则满头大汗,但难掩愉悦:“猜字谜能让我增长见识!”

德维克随即意识到,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些人能从失败中汲取动力。他们区别于他人之处,在于其持有的信念——“成功和才能,是在挑战中因努力而获得的,并非固定值。”她将这种心态称为“成长型心态”(growth  mindset)。与之相反,另外一种心态,认为“才能是天生具备的一种相对固定的特质”,就是“固定型心态”(fixed  mindset)。

面对失败,持有成长型心态的人会认为:智力不是固定值,而是可以后天培养、成长和开发的。因此,他们愿意接受挑战与反馈,并会更快地调整。相反,拥有固定型心态的人,面对失败,则认为是自己才能或智慧不够,不愿意承担风险和付出努力。他们把承担风险和努力尝试当作有可能泄露他们缺点的潜在机会。

德维克说,她在20多年关于儿童和成年人的研究中发现,你所持有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你的生活之路。那些相信智力和个性能够不断发展的人,与认为智力和个性根深蒂固不可变、本性难移的人相比,会有显著不同的结果。

所以,要想成为终身学习者,你必须改变自己的心态。

事实上,2000多年以前,儒学大师荀子在《荀子·解蔽篇》中就说过,“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

所谓“虚”,是相对于“臧”而言的。所谓“臧”,指的就是我们已经积累下来的各种知识、观念、经验。但是,要想持续不断地学习,就不能让你原有的知识和观念影响你即将面临的各种新信息。这就是“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

在我看来,学习是一扇只能由内向外开启的“心门”。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无所不能、什么都知道了,不再需要学习了,或者认为自己的智慧与能力都已经固定了(固定型心态),或者认为自己学不动了,这些观念都是你的“所藏”,它们会限制你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信息(“将受”),那就不是“虚”的状态,也就没办法“知道”了。而秉持“成长型心态”的人,即便已经有了很多知识、技能或经验,也会持续地接纳新的挑战,关键就在于他们的状态是“虚”的。

你可以参考下列问题,看一看自己处于“成长型心态”,还是“固定型心态”。问一问自己做到“虚”了吗。

·我相信人的能力是天生的、不可变的,还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而习得或改变?

·我认为我的个性就是这样,很难再改变了,还是相信人的个性是可以发展和改变的,自己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

·在某些方面,我认为自己就是专家,没有什么需要改变的了,还是认为即便是在自己擅长或有很多经验的领域,仍然有很多自己不知道或需要学习的,也愿意积极学习或尝试新的做法?

·对于我目前不擅长的一项重要技能,我是认为自己能力不够、不愿意去尝试,还是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就能获得?

·对于那些在某些方面表现优秀的人,我认为他们大多是生来就具备那些方面的专长,还是认为他们是通过持续的努力练成的?

·面对我犯的一些错误,我是感到心灰意冷或非常沮丧,认为自己能力不够,还是积极地分析原因,并愿意尝试新的做法去解决这个难题?

·面对工作或生活中的难题或挑战,我是认为自己做不到,宁愿放弃,还是愿意积极地去努力尝试?

·我认为从他人那里获得建议或反馈很重要,很有意义,还是别人的建议不值得考虑?

·面对新事物,我是愿意积极尝试,还是感到紧张,认为应该等等看,或者干脆置之不理?

转换心态、保持开放,是你开始学习、改变与成长的第一步。如果你现在是固定型心态,那么,怎么转换为成长型心态呢?

按照德维克教授的看法,将固定型心态转换为成长型心态,包括以下四步。

·觉察:上述检查清单可以让你发现一些线索。如果你面对错误、挑战、批评或遭遇挫折,或者任何时刻,怀疑自己的能力,找借口甚至想放弃,你的内心深处可能就隐藏着固定型心态。

·暂停:觉察到固定型心态起作用时,你应该暂停,可以深呼吸或者换一个环境,让自己认识到你是有选择的,你可以接受自己没有天赋或能力,也可以换个观念,接纳成长型心态。

·思考:如果你愿意尝试成长型心态,那么,你可以成长型心态的模式来回应。

·行动:按照成长型心态的回应方式去行动,逐渐地内化为自己可以习惯性采纳的反应模式。

唯有心态转变,我们才能开启学习的大门,充实你的大脑。



2.发现自己的热情


一旦你完成了心态转变,就像给板结的土壤松了土一样,接下来就可以“打理”自己的“心田”。因此,接下来你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面对人类无垠的知识海洋,我们到底从哪里开始?

事实上,要是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你就会像2000多年之前庄子那样发出类似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很显然,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而且在快速更新、拓展,如果没有聚焦,要想用个人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肯定是不明智的,即使累死,也是必然要失败的。

因此,要想打理自己的心田,必须明确你所关注的知识领域,即你希望钻研、有所建树的知识领域。这就是你安身立命的基点。只有聚焦到一个细分领域,我们才比较有可能深入,并有所建树。若兴趣点太多、精力分散,没有一颗种子能够成活,因为它们都需要你的呵护,而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就像《荀子·劝学篇》所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那么,怎么找到自己的“冥冥之志”,以便“用心一也”呢?

“刺猬理念”是一个值得参考的实践。

英国学者伊赛亚·柏林(Isaiah  Berlin)引用古希腊谚语“狐狸多机巧,刺猬仅一招”,将学者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对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框架和体系,并以这一结构来解决问题(刺猬);而另一类则会动用广泛而多样的经验、方法来阐释和解决问题(狐狸),却没有一个框架或统一的观点。虽然没有优劣,但在古希腊寓言中,二者高下立见:狐狸很聪明,会很多技能,也善于观察、筹划,能够设计很多复杂的策略向刺猬发动进攻,并且行动迅速,看起来肯定是赢家;刺猬看似笨拙,行动迟缓,但它有拿手的一招——一遇到攻击,就缩成一个圆球,浑身的尖刺立起来,让敌人无从下口。所以,每一次攻防,都是刺猬取胜。

基于类似的寓言,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指出,一些实现了从优秀到卓越跨越式发展的公司,都坚持了简单而深刻的所谓“刺猬理念”。具体来说,它们将战略建立在对以下三个方面的深刻理解之上:

·你对什么充满热情?

·你能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

·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

柯林斯认为,实现跨越的公司将这三个方面的理解转化为一个简单而明确的理念,来指导所有工作,长期坚持,就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虽然柯林斯在这里说的是公司,但我认为这个道理对于个人也是适用的。

首先,很显然,哪怕你不能在某些方面做到世界最优,就算做到超过大多数同行,你也可以获得良好的口碑和优秀的绩效。这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你的专长,不仅靠你的天赋(“我生来就是干这个的”)、热情(“做这件事可以让我废寝忘食”),也离不开你所受的教育和工作经历(“我在这个方面有很多经验”)、环境,同时也要靠方法,经过长期的刻意练习(“我对这个方面的门道很清楚”)。

其次,你所擅长的能力应该可以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创造出持久、强劲的现金流和利润。如果你的能力不能创造价值,仅凭爱好和热情,也是不可持续的。

最后,也可能是最根本或最为重要的是,你对什么东西充满热情?如果你对那些东西充满热情,你就可以全力以赴,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产生“废寝忘食”的“心流”(flow)体验,也更容易发展出超出同行的专业能力。

在柯林斯看来,如果你能够在这三环的重叠处努力(如图9-2所示),把它转变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刺猬理念”,用来指导你的人生选择,你就更有可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图9-2 刺猬法则

对此,你可以问自己下列问题:

·我对什么东西充满热情?

·我在哪些方面可以领先于同行,或者超越大多数人?

·我非常擅长哪些方面?

·我在哪些方面有天赋?

·我在哪些方面受过专业的训练或成体系的教育?

·我在哪些方面有很长时间且丰富多样的经验?

·我干什么事情是有报酬的?

·如果干我喜欢的事情,可以获得经济回报吗?

·做这些事情的报酬是可以持续的吗?

写出每道题目的答案之后,看看它们有没有重叠之处。如果有,那么,恭喜你,那就是支撑你人生“开挂”的“刺猬理念”。如果没有,你可能需要做一些权衡,因为缺少了哪一环,你的人生都可能会有缺憾,或者需要做一些调整或取舍。

·如果你做的是你喜欢的工作,但不是你擅长的,你很难做到最好或有竞争力。

·如果你做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但不能带给你持续的经济引擎,也难以长久。

·如果你做着可以持续获得回报的工作,但并不是自己真正擅长的,也很难做到优秀。

·如果你做的不是自己喜欢的,虽然可以帮你谋生,或者你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你可能并不快乐,总想着哪一天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也不太可能全力以赴去取得傲人的成就。

我记得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先生曾经给青年人建议:要是有机会,就去做你喜欢的工作,或者努力喜欢上你正在做的工作。我觉得这个建议很有力量,既要有理想,又不理想主义。

好好想想,希望你能做出自己的选择。



3.构建知识体系


在“石沙土林”的隐喻中,要想实现第二个跃迁,关键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在我看来,学习的第一步就是搞清楚整体的知识架构布局。这样会事半功倍。

就像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要想对这个城市有整体的印象,你必须有一张地图,骑着车或者开车把整个城市转一遍,对这个城市建立总体的印象。之后,再选择你感兴趣的街区,细致而深入地逛,并且住上一段时间,搞清楚它细微而生动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它。否则,你根本不了解这个城市的总体布局,一头扎进一条条小巷,瞎打误撞,不仅很可能会迷失在具体的细节性复杂中,而且效率低下,即使花了很多时间,也根本无法真正了解这个城市。

要想建立知识体系,首先需要搞清楚你所关注领域的知识结构,即这一知识体系到底包括哪些部分,它们各自的关系如何。

即便你现在仍对该领域一无所知,你也可以通过请教高手、行业专家,阅读文献综述、该领域知识入门书籍等方式,来大致建立一个总体印象。

应该如何开始呢?有如下四项行动建议供参考。

(1)找到一位导师

就像《荀子·劝学篇》中所讲的:“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于好其人,隆礼次之。”也就是说,学习最快速、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找到一个老师或真正有修为的高手(当然,如果这个高手善于教育,便是最理想的)。导师具有整体的知识结构,也会指导你高效地学习。

(2)系统学习

参加一个由权威机构或专家主持的培训或学习项目,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比如,你想学习项目管理,参加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项目管理专家(PMP)认证,可能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或者也可以考虑一些高校提供的项目管理方向专业硕士课程,或者一些权威机构的项目管理培训。这些都是经过系统设计的学习资源。

(3)从研读经典开始

如果上述资源都不可得,你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那么,比较稳妥的切入点是从研读经典开始,因为经典本身就说明了它的价值和重要性;一些经典书籍不仅能勾勒出总体框架、提供精华或经过验证的高质量信息,而且会为你指引后续深入学习的方向。

(4)有计划地自学或主题阅读

制订一项系统的学习计划,或者主题阅读计划,即围绕一个主题,选择一些相关的经典书籍,进行系统化的阅读,深入地学习,争取把这个主题理解完整、透彻,或者根据指导,参加一个分步骤、分阶段的学习计划。



4.掌握学习方法,事半功倍


“学习”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挂在嘴边的词,却没有几个人将其说得清楚,对什么是学习也有很多错误或模糊的认识。因此,很多人根本不得其法,学习效率也不高,事倍功半。

虽然我们人类对大脑的研究还很有限,但截至目前,总结研究成果,我们仍能大致勾勒出大脑深处学习的基本过程(如图9-3所示)。

图9-3 人类学习的基本过程

简单来讲,学习是个人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它主要在人的大脑中发生,涉及一系列复杂而微妙的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大致而言,核心要点包括如下几方面。

(1)高效地接收信息

要建构知识,离不开对信息的获取,而获取信息会受到专注力、动机、意图、方法、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对此,要想高效学习,第一关就是保持好奇心,以开放的心态,积极而有效地获取高质量的信息。

如上所述,如果没有开放的心态(处于“石”的状态),缺乏动机与热情,就很难有效地获取信息。同时,心智模式(mental  model)也很关键,许多人有很强的主观成见,要么选择性接受信息,要么很容易以过去的规则或想当然地下判断,犯了“经验主义”的毛病。再有,方法也很重要,有的人善于从各方面渠道搜集信息,并能甄别信息的质量,这样他的学习效率就会高。此外,一个人能否接触到高质量的信息,也与资源甚至机遇等有关系。

(2)激活已有知识,消化、吸收新信息

接收到高质量的新信息,个人将其充分消化、吸收,真正理解,是建构知识的第二关。这一步虽然需要全脑的参与,但概要而言,主要发生在大脑皮层的一个叫作“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的区域。按照目前的了解,工作记忆处理速度很高,但容量有限,即同一时间能处理的孤立的信息数量有限。

同时,个人要从“长期记忆”中提取出过去存储下来的信息,利用原有信息以及经验、规则等,去分析、解读新信息,使其变得可以被理解、有意义。不能被理解的信息,很快会成为无意义的信息而被抛弃;有意义的信息,会改变原有状态,或与其连接、重新组合,被“存储”进长期记忆之中。所谓“长期记忆”(long  term  memory),是大脑中另外一些区域,如同一个巨大的仓库,存储容量非常大,但处理速度较慢,依赖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进行“存储”和“提取”。

因此,要想提高学习效果,必须激活原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并联系实际,提高对信息的解读、赋义能力。

(3)组块、连接,间隔重复,提高和强化记忆

如上所述,被存储进“长期记忆”的信息,当需要时,能否被有效地提取出来,是影响新信息消化、吸收的重要因素。按照现代脑科学研究,这些信息的“提取度”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有关,因此,通过关联、比喻等方式把相关的信息组合起来(被称为“组块”,chunking),可以加快信息的处理。同时,通过间隔重复等技巧,可以增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提高记忆率,防止“遗忘”——所谓遗忘,并不是被存储的信息“消失”了,而是无法被访问、提取出来。

当然,关于记忆,还有很多实用技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深入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超级记忆术。

(4)学以致用,及时复盘

如果只是把信息记忆住了,并不是真正的学习。如第2章所述,知识是与行动相关的。当个人通过主动地获取信息,基于已有的知识对其进行解读、分析(信息处理),理解并记住了一些特定的规则(类似“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什么问题,怎么做是成功的”),当以后遇到类似情境下的问题或挑战时,就可以指导自己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提高个人行动的效能。这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循环。

因此,学习不只是“学”,一定要包括“习”。在某种意义上讲,“习”重于“学”,因为只有通过“习”,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学”到的信息,并通过实际行动结果的检验,验证建立起来的规则的真伪。如果没有“习”,只有“学”,那就只能让人感到疲乏或困惑,自认为是“万事通”,实际一动手,发现只是“纸上谈兵”。这就是荀子在2000多年以前所说的: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整天在网上看一些信息,或者到处听各种讲座,并不是在学习——那只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如果离开了主动的实践,对那些信息不加分析、验证,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学习就不会发生。因此,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或生活,将所学付诸应用,之后再进行复盘,这样不仅会发现可复制的成功,而且“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5)善用“心智模式”

如上所述,伴随着学习和应用,个人会形成一些“心智模式”(mental  model),也就是一些固定的模式,来加速信息的处理和决策制定。按照詹姆斯·马奇的说法,这可能是藉由“试错”或模仿他人,甚至是“自然选择”形成的复制过去成功的行为模式,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毫无疑问,心智模式的形成会加速信息的处理,心理学家艾利克森也认为,大师与新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心理表征”(类似“心智模式”的另外一种表述)。但是,心智模式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会给上述学习的各个关键环节带来消极或负面的影响:

·心智模式可能让人产生过度自负、无所不能的假象,从而扼杀人的好奇心,让人形成成见或选择性观察,从而影响信息获取。

·心智模式可能会按照过去有效的固定模式去解读这些信息,影响对信息的消化、吸收,妨碍创新。

·心智模式可能会形成特定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偏好,从而影响人们的决策与行动。

因此,高效学习者必须认识到“心智模式”的存在,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有效地应用心智模式,使其加速且不妨碍学习。



5.长期坚持刻意练习,循序渐进地积累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劝学篇》)面对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要想精通,都必须从一点一滴开始。就像老子所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同时,要有所成就,离不开长期的练习、积累。就像你需要主动地弯下腰去,在你选定的田里认真地耕种、辛苦地劳作,付出汗水与心血一样。这里面有方法和技巧,但没有捷径可走。

1993年,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和同事们研究发现,很多领域的专家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通过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来提升他们的技能,一些所谓的“天才”其实是10年以上高强度练习的结果。他们让一些音乐家回忆自己在职业生涯中累积的练习量,估计得出:一些最有才的乐器(如小提琴、钢琴等)演奏家往往是从4~6岁就开始练习,到20岁时平均已经积累了近10  000小时的练习量。这一研究成果就是广为人知的所谓“一万小时定律”的出处。[1]

尽管严格说起来“10  000小时”并不精确,它只是一系列研究得出的估计平均值,不同人成才累积的练习量事实上差异很大,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也不是说只要你练习到了10  000小时就一定能够成才,但是,毫无疑问,要想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必须经过长期的刻意练习。

事实上,在2000多年以前,荀子就看到了这一相关性。例如,荀子在《劝学》中指出:“真积力久则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儒效篇》中提到:“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这些文字明确地告诉我们:要想有所成就,就需要在一个方向上长期坚持。

首先,要想有所成就,就需要方向专一。如果方向不清晰、不一致,今天在这个方向上做一点,明天飘到另外一个方向,就很难有所积累。因此,要“成积”,应该认准一个方向(“并一”),并长期坚持、不背离(“不二”)。

其次,在保持专注的情况下,要想有所成就,必须长期坚持、辛苦地练习。如此,长期在一个方向上坚持、反复练习,形成“习俗”,就可以“移志”(改变人的意志),让人变得安定、坚定,这样假以时日,就能“移质”(改变人的性、内在的质地)。当洞悉了人间世事的规律,天地万物的运作便了然于胸了。

当然,“刻意练习”并不是简单地练习,它要具备三个要素:高手指导、沉浸式环境、个性化有技巧地练习。因此,练习与成才并不是直接相关的,效果也因人而异,对于不同技能而言也有差异。事实上,刻意练习对于有规律可循、有较为体系化的训练方法的技能(如体育、音乐等)更为有效。

因此,在我看来,要成就为大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很多条件,而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如图9-4所示)。

图9-4 成就为大师的关键要素及其关联关系

毫无疑问,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要成为大师、取得人生与事业的成就,离不开同等的专业能力。而专业能力的养成,既与源自遗传和受环境影响的天资禀赋有关,也离不开长期的刻意练习。而刻意练习效果与有效练习时长、教练指导效果、对训练规律的理解等有关,也离不开机遇。在你成长的历程中,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一位适合的好教练,有时候可能可遇不可求。但是,正如西方谚语所讲: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因此,如果个人能力强、成就大,相应的整合资源能力、获得机会的能力,包括遇到好教练的机会都会增加,从而形成驱动成长的良性循环。

同时,刻意练习效果会增强个人练习的热情,从而形成一个自我增强的回路,进一步提高练习效果。

[1]  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  .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M].  王正林,译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