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知识炼金术 > 附录B 部分常用方法与工具

附录B 部分常用方法与工具




1.知识图谱


按照谷歌公司的描述,知识图谱是一个语义网(semantic  network)的知识库。所谓“语义网”,是由万维网联盟的蒂姆·伯纳斯-李在1998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其核心是:通过给万维网上的文档加上能够被计算机所理解的语义,从而使整个互联网成为一个通用的信息交换媒介。因此,知识图谱就是用语义网络的方式来组织知识库,它采用基于图的数据结构。从实用的角度来看,知识图谱可以被理解为多关系图(multi-relational  graph)。

按照数学原理,图(graph)是由节点(vertex)和边(edge)构成的。简单的图通常只包含一种类型的节点和边,但“多关系图”一般包含多种类型的节点和多种类型的边。

在知识图谱里,人们通常用“实体”(entity)来表示节点,用“关联”(relation)来表示“边”。实体指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比如人、物体、组织、概念等。世间万物都可以表述为一个或多个实体,实体也有不同的类型。

同时,不同实体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关系。比如,“张三出生于北京”这句话就表述了“张三”这个实体和“北京”这样一个地名(抽象概念或名称,也是一种实体)之间的关系。同样,有些关联是实体所具有的一些属性(proerty),也就是该实体在某一方面所属的类型(type)。比如,张三是一个人,一般用“姓名”这一概念来称呼,张三是男性,职务是财务部经理,有年龄、身高、体重以及体貌特征等多重属性。

如果把实体当作节点,把关系当作边,这些信息就可以相互连接成一张庞大的网络。这就是“知识图谱”(一个简单示例参见图B-1)。

图B-1 一个简单的知识图谱示例

因此,知识图谱就是用可视化网络图谱的方式,来表示不同种类的多个信息或实体(节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多重联系(关系)的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用“关系”和“语义”的方式去表述事实(信息)、分析问题、搭建知识架构。



2.标杆学习


标杆学习也称为“标杆管理”“标杆瞄准”等,其历史源远流长。美国贝恩(Bain)公司2005年的调查表明,标杆学习的使用比率已经达到80%。在我国,也一直涌动着向优秀企业学习的热潮,如华为、海尔等,但是,据我观察,大多数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标杆学习,只不过是参观、游学、“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回去以后,要么采用了少量形式,只是学了“形”,没有学到“神”,最终效果不佳;要么“三分钟热度”,坚持不了多久;要么根本没有任何行动。

因此,标杆学习看起来容易,实际做出效果非常难(参见附录B)。

在我看来,要想把标杆学习做到位,需把握三个要点:明确学习对象、管理学习过程、把握关键。

(1)向谁学

标杆学习有多种类型,依据其选择的目标不同,可以分为内部标杆学习、竞争性标杆学习、功能(通用)标杆学习(如表B-1所示)。

表B-1 标杆学习的类型

资料来源:Michael  J.Spendolini,The  Benchmarking  Book,Amacom,1992.作者编译并略有修改。

不同的标杆各有优劣势。例如,选择竞争对手作为标杆,由于是同行,在对行业、市场的判断,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方面有很多“共同语言”,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由于大家在相同行业内直接竞争,对彼此的举动都比较关注,可以进行长期的研究。因此,向同行企业学习对于企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竞争关系,可能导致资料收集比较困难,或产生敌对态度。近年来,“异业交流”广受欢迎,而且显著地促进了跨界创新,但是,向异业企业学习,需注意行业间的差异,注意实践做法的适用性。一句话,企业需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优劣势,灵活地选择标杆学习的对象。

(2)标杆学习的程序

从表现形式上看,标杆学习与人们常见的参观观摩(“取经”)、参加行业经验交流或研讨会、人员之间的来往等相近,但它却是一种更为全面、系统的方法,有着明确的程序。事实上,只有加强对过程的管理,采取系统化的项目管理流程,才能防止标杆学习流于形式。

综合国内外优秀企业标杆管理实践,我认为,标杆学习的一般过程包括如下五个阶段(如图B-2所示)。

图B-2 标杆学习的一般过程

1)阶段1.确定主题,组建团队

标杆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其涉及的大多数是一个团队或组织相关的绩效指标或改进主题,因而标杆学习很难由单个人实施,而是一项团队行动。

本阶段主要活动包括:明确标杆管理的“业主”及其需求,明确标杆学习的主题,设定标杆学习的进度,制订评价方案,提供适当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挑选、组建、训练及管理标杆学习团队。

2)阶段2.选定标杆学习伙伴

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组织内外部广泛地搜集信息,确定标杆学习的对象和信息来源。

本阶段主要活动包括:确定标杆学习的对象,制订数据收集计划,审定项目工作计划。

3)阶段3.信息搜集与分析

团队必须选择有效的信息搜集方法,并依据这些方法搜集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分析,提出行动建议。

本阶段主要活动包括:内部数据收集与分析,外部数据收集与分析。

4)阶段4.采取改善行动

根据行动建议,落实后续活动或步骤。

本阶段主要活动包括:制订改善方案;制订详细执行计划;获得决策层的支持;执行方案,推进到位。

5)阶段5.评估及持续改善

标杆学习不是一次性的事件或阶段性的项目,重点在于持续改善。为此,应评价改善效果,找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本阶段主要活动包括:评估标杆学习项目的效果,建立标杆数据库,确定未来改善方向及行动方案。

(3)标杆学习的关键成功要素

根据我的经验,标杆学习要想成功,需要具备下列条件:

·制定清晰的目标或明确目的。

·以开放的心胸接纳新观念,跳出框框之外思考。

·加强对过程的管理,力求持续不断地开展下去。

·不能照搬照抄、抄袭或模仿,需要知己知彼、“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创造性地灵活应用。

·不能期望快速见效,贵在坚持。

·建立专业学习网络和信息收集渠道。

·聚焦于改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