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寻找白岩松 > 第二章 新闻编辑室的故事

第二章 新闻编辑室的故事





给我六个字,四集“蚁族”撬动新政


2014年6月底,初夏,阳光从温煦到火热,偶尔炙热。

身着厚重毕业服照相的年轻人,即使大汗淋漓,也要在母校多流连拍摄一会儿。正是如火的毕业季,这样的身影,在北京各大高校内晃动。离别之伤与未来之冀,青春之光与社会之惑,裹挟着这些20多岁的年轻人向前走。是的,他们将正式走出象牙塔!

北京羊坊店路115号,央视评论部驻地,南院。我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就镶嵌在这里。南院隐藏在羊肠胡同里,没有挂牌,只写着“防火重点单位”,伪装成“停车场”的样子。

2014年6月底,毕业季,就在这个隐蔽的院子里,白岩松交代给我了一个跟“青春”有关的任务。他拿着《北京晚报》,指着报纸上一个不太显眼的版块,一篇2000字的文章说:“这个可以做三集节目。”

三集?我一哆嗦。要知道,《新闻1+1》是热点时评节目,大多节目是当天上午浏览新闻,中午编辑部和白岩松讨论选题,当天策划,当天晚上直播。虽然我们也有外出拍摄类节目,但是同一选题系列三集自拍节目,没有先例。

打量这则新闻,名字实在是过于平淡无奇:《小白领聚集的北四村》。

开头第一段话是:“每天傍晚是北四村最热闹的时候,一拨拨下班的年轻人走出地铁站,走上用木板铁条临时搭建的楼梯,回到六楼自己的窝。在这个昌平区的外来人口严重倒挂村,本地村民只有6000人左右,而外来人口数竟然达到8万。对村民来说,这些来北京打拼的年轻人是他们的最大财源,为了吸引租客,村民们纷纷拆掉平房盖起楼房,甚至有人在四层楼上又接出来两层。而对这些年轻人来说,比起方便和便宜,肮脏的环境、居住的不安全已经不重要了。”

我看完,拉长音问:“白老师,三集?”他确认之声坚定,胸有成竹地说:“不要觉得这个题小,你去好好蹲点就明白了,我给你六个字,需求、问题、未来。做三集,我来做演播室评论部分。”

我赶紧收回疑虑之色,依照我的经验,再多迷惑、担心、恐慌,此刻,都要用时间来换空间。我相信他的判断,也相信自己能寻找到突破口。

先剧透一下最后的结果,在接到任务一个月后,《新闻1+1》有史以来第一次播出了四期系列自拍节目:《青春,在拥挤中出发!》《青春,在“蜗居”中前行!》《青春,在“户籍改革”中前行!》《“流动派出所”,面对“流动人口”!》。

尤其请注意,之前白岩松不是安排三集吗?怎么多出来了个第四集?

事实是,节目前三集关注了刚毕业大学生在“城中村”租房安全隐患、水电危机、警力不足、公租房申请难等问题,并结合户籍制度改革进行新闻评述。

没想到,前三集播出后,获得国家高层领导批示,北京市公安局针对节目反映的北四村问题,很快出台创新举措,在北京北四村等13个城中村建立直属流动派出所,公安部副部长傅政华亲自去北四村直属派出所挂牌,当地消防、安监等部门也及时改进,节目又制作了第四集。

这四集,总时长近一个小时。而节目背后,是如火季节中我从两眼茫茫到交友不断,从琐碎小点到制度层面。那些在逼仄的空间生存的年轻人,坦然自称“蚁族”,他们的青春激情对现实景象的“宽容”,让人心疼,更需要我们思考社会治理空间中的种种可待完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