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寻找白岩松 > 二、“留住乡愁而不是想起故乡就发愁”

二、“留住乡愁而不是想起故乡就发愁”




我想进一步考察白岩松关于乡村问题的认知轨迹。在他的价值体系中,更关心乡愁是人生的“桃花源”般的精神港湾,还是乡村是嵌入时代改革中最柔软而有痛感的镜像?抑或是其他?

白岩松不是乡村出身,最早他的认知,出自个体情感层次的乡愁。

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一书中,有一章叫《乡居一年》,记录了他去北京上大学时的感受。他说那时自己就像一只风筝,不管在远方的天空中怎样翻飞,总有一根线牢牢地抓在母亲的手中,而自己也就像候鸟一样,每年的冬夏两季总会飞回母亲的身边。

21岁,白岩松毕业后选择在北京工作,他描述感觉风筝的线断了,自己终于成了游子,故乡也终于成了异乡。当时他这个毕业生又得到了一种特殊的待遇,要在农村锻炼一年,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之后才能上岗。

“我和另外六名毕业生被分到了房山区的周口店乡。这是北京著名的考古胜地,北京猿人就是在这里被发现的,也因此,当我听到被分到了周口店的时候,心里产生了幽默的念头:这才叫真正的‘从头再来’,直接从‘直立行走’开始。”

白岩松说,很多年以后,他一个人偷偷地回过周口店乡。“那是一个周末的午后,大街上行人很少,周口店乡政府的办公大楼静静的,园子里的绿化比以前好多了。乡居一年的欢声笑语又开始依稀地跑出来,心里开始有些难言的感触。”

真正对乡村的认知,白岩松是从《东方时空》《新闻1+1》等节目的采访对象那里建立思维坐标系的。他在海拔3700多米的青海和西藏接合部,采访电影放映员赵克清,他在北京繁华都市的沉默角落,探访“宏志班”孩子的生活与学习状况。

1998年5月1日是《东方时空》开播五周年的纪念日,为了这个日子,栏目组要在刚刚遭受地震灾难的张北地区建一所希望小学,为此拍摄的纪录片需要一首主题歌,作词的任务交给了白岩松。

白岩松说自己是在春节的一片喜庆气氛中写这首歌的歌词的,地点是在中国富裕的省份江苏。歌词的第一段出来得很快,“在一个石头比土多的山岗,我和羊群走进天亮……我却听到心中的声响,山的那一边究竟有没有阳光?”

早年一次次脚踏黄土的采访经历,让白岩松感受到了最深沉的土地上的忧伤和希望、声音最容易被淹没的那些农民群体的苦难与奋争。

2000年,因为采访《俺爹俺娘》的作者、摄影家焦波老师,白岩松去了焦波的老家山东省淄博市天津湾村。我在网上找到了那期节目,那时白岩松32岁,面容还显青涩,声音倒是和现在一样铿锵有力。

片子第一个镜头是白岩松在村里发现的老磨儿,焦波说这是他从小推的石磨儿,白岩松问焦波的第一个问题是,把自己的父母拍到摄影集里,别人会不会觉得太商业?焦波的回答也很真诚,他说自己的职业是摄影记者,想留住父母鲜活的音容笑貌、辛苦劳作,拍照是最自然的方式。

白岩松还和焦波一起去医院探望焦波的父亲,在农家院采访时,拍摄背景很有“乡土味”,是挂在门楣的两串晾晒的干玉米。

对农村问题的关注,也许是白岩松心中一个定时会拨动的弦儿。2015年,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他和农村出身的京东“大鳄”刘强东的对话,也与此有关。

他问刘强东:“开世界互联网大会不能仅仅想到远方,有时候要往回找,比如说回到自己的故土,包括我们庞大的农村。如果互联网领域能在农村发挥巨大的作用,中国的面貌都会改变。说到京东农村的下沉,刚才用了‘互联网+’,选择农村的关键词,下沉是什么样的模式,是否也会对当地贫困面貌的改变起作用,而不仅仅只是让他们拥有了一个买东西的渠道?”

近几年,每周至少有三天时间主持《新闻1+1》,一天时间主持《新闻周刊》,白岩松很难有完整的时间下乡。于是,他用另外一种方式去观照村庄,例如主持“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等,或者是他给“东西联大”的学生推荐《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乡关何处》等书。

在他的思想架构中,乡村不仅是具体的留守儿童、农民工讨薪问题,更是关系到每一个人故乡情怀的精神问题。

在文章《留住乡愁,而不是想起故乡就发愁》中,他写道:“我们这一两代中国人,是没有故乡和故居的,一直都在迁徙。也许能看到父亲领着儿子指着广场上的地砖说:‘你爸当年就住这儿。’1994年,冯骥才老师为了保护天津要拆的街巷,组织100多位摄影师去拍照。最后房子拆了,艺术家把它们留在了无声的作品里。还有韩美林老师和其他很多艺术家,他们也在为我们保留过去的故乡,创造未来的故乡。真的,很多年后,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当你看到这本书或那幅画的时候,你会知道这是中国,你走不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