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寻找白岩松 > 五、意象比喻

五、意象比喻




电视采访的创造力,体现在记者可以通过符号意象、恰当的比喻来激活现场,让采访场域更加具有穿透力。

白岩松在采访音乐家傅聪先生时,得知莫扎特是傅先生的精神偶像,就问:“您很热爱莫扎特,在很多人眼里,莫扎特是个孩子,特别纯洁,但也有人觉得,他的苦难经历其实决定了他是最应该接受别人安慰的,但他却总是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在用最美好的旋律安慰着别人,那莫扎特是您的一个安慰还是您想要达到的一个境界?”

傅聪先生把烟斗从嘴上拿下说:“是境界。我想假如每个人都把莫扎特作为一个想要达到的境界,那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

在傅聪先生心中,莫扎特是追求的精神境界。这个问题正好也是节目的最后一个问题,有画龙点睛之妙。

白岩松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也谈到过对这次采访的感受,他说开始有些担心,因为大师的手因疾病出了些问题,于是他经常祈祷:让大师的手能够健康地和音乐同在。因为对于傅聪来说,音乐其实是他最重要的宗教,而手则是引领他走进圣殿的路标。一个内心受过重创因而迟迟不能平静的人怎么能缺少音乐的抚慰呢?

新闻采访中,抓住恰当的比喻体,也可以更深入主题,《东方时空》2001年的节目《再次出发:专访龙永图》中,白岩松用“爬山”这个意象比喻来发问。

白岩松问:“您说喜欢爬山,那您是喜欢爬山的过程还是喜欢在山顶多待一下?”

龙永图说:“我觉得爬山的过程很重要,因为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有时候看到近景,有时候看到远景,当然我爬山总是瞄准最高峰,我爬山的时候经常后面的人都跟不上,算了,中途就放弃了,但是我是坚持一定要到山顶的,所以有时候跟他们开玩笑,只有跟着我爬到山顶上的人,今天中午才能到餐馆吃饭,没有爬到山顶上的,你们就自己管自己。”

白岩松问:“如果说昨天在日内瓦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议就好比是在山顶的话,您是否已经看到了下一个更高的山峰?”

龙永图说:“我觉得入世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应该说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进程的创新又开始了,我觉得我们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了很多国际通行规则,这样使我们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一个更加严密的、更加严谨的法律体制的框架之下。”

采访龙永图,是在得知中国被批准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白岩松用“爬山”的喻体贯穿提问,表现了双重含义,一个是龙永图内心修炼的超越,另一个是WTO对中国的超越意义,采访因此变得生动鲜活。山,是古今文人骚客赋诗的传统客体,承载着各种对人生境界的解读,它也是提问的常用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