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寻找白岩松 > 十八、天马行空

十八、天马行空




新闻报道有不同场合,有时必须中规中矩,有时不羁创新,更凸显内功深厚,让观众会心一笑。

《东方之子》2000年的一期节目《作家余华》中,白岩松和余华的对话飘逸灵动,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看似逻辑零散,实则在趣味中寻找新鲜点,让人回味无穷。

白岩松:“你的创作一直是建立在比较现实的土地上,现在如果突然给你一个空间,用不长的时间,让你去想几十年之后,发生在你身上的一个作家和文学的故事会是什么样的?”

余华:“万一我们的臭氧层没有了怎么办?那么我们可能就要搬家了。那个时候我希望,反正是虚构,每家都有一个飞船,或者我们要是为了热闹一点,三五家一起买个大飞船,然后我们要去寻找一个非常好的像地球一样的星球。”

白岩松:“人们离开地球的时候,由于要收拾东西,按照一种传统的观念,他们收拾了很多金银细软,但是到了太空中突然发现这些都没用,这时候他们会开始后悔,忘了带小说。”

余华:“我相信那个时候,飞船和飞船之间已经联网了,我们在网络上找作品阅读。但是那些首饰肯定会带,很多女性带了太多的衣服,因为衣服很重,影响飞船的速度,宇宙那么大,我们坐在飞船里,很可能那时我们都老了,我希望我们的孙子辈能够找到这个星球。”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余华来科幻,岩松就也跟着“太空翱翔”。这种天马行空的采访,好像两位高人站在云彩里切磋武艺,看客也非常过瘾。

记者采访,除了前期充分准备,现场应对也有很多突发因素,考验记者的应变能力。灵机一动的现场发挥,展示的是记者的敏锐与灵巧。

2011年10月的《岩松走基层》节目,关注鄂温克族最后的驯鹿部落。在山里的营地,饲养驯鹿是德克莎最喜欢的生活方式,她给自家的一百多头驯鹿,大都起了名字,都是借用一些名人的名字,例如,有一头鹿叫萨达姆。

德克莎真是民间原生态的“脱口秀”达人,她灵机一动就是经典语句:“明天要有小鹿的话,有一只就叫白岩松,跟萨达姆放一块就行了。”当然,灵活应变的岩松,不会让这出好戏白白溜走,赶紧接招:“居然有一头驯鹿跟我的名字是一样的,来的时候,只是‘新闻1’,没想到能找到一头跟我同名的驯鹿,终于变成了‘新闻1+1’,‘1+1’之后,好像感情多了一份牵挂,留在这林子里头了。”

两个人配合得相当默契。白岩松这样的采访也是“创造性采访”了。

美国人肯·梅茨勒写的《创造性的采访》里说:“创造性采访包括两点:首先,它要以思想和信息的交换来促成较高程度的知晓;其次,在采访中追求人性化和戏剧化的成分。”这种创造性,在新闻采访中值得多多鼓励。

有外国记者看完电影《卧虎藏龙》,曾经问李安“什么是轻功”,李安戏谑回答:“轻功就是对地球引力的克服。”这话可能会引来方舟子大战几百回合,但是武侠本身就有魔幻的元素,现实中的采访为什么不能有呢?

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让思维天马行空一点,还是很惬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