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寻找白岩松 > 新闻1+1:时评的牙齿与韧带

新闻1+1:时评的牙齿与韧带




2018年,《新闻1+1》十岁了!

十年时间能发生什么?太阳东升西落3650多次,月亮绕地球旋转120多次。人,这一辈子能有几个十年?

十年荏苒,一个节目要经历过多少摸索摩挲、内省革新、理念更迭?有牙齿的锋芒,还要有坚守阵地的韧劲儿。《新闻1+1》经历了哪些节点,沉淀下了哪些精华?先说两个重要的瞬间来提纲挈领。

第一个瞬间,关键词:方向。

时间:2011年4月7日中午。地点:北京后海。

山石嶙峋,碧波涟漪,画舫船倚靠堤岸。楼堂亭榭间,一次承载千钧的会议正在昂扬召开中。这正是《新闻1+1》开播三年的后海研讨会。

白岩松和编辑部成员,要探讨关系节目未来“存亡”的方针、纲领。这场景,让人联想到当年嘉兴南湖红船,革命同人酝酿建党大业的架势。

白岩松前所未有地总结了两页“手册”,人手一份。我在纸上记录下当时的时间:12点10分。

白岩松用加重黑体写了一个个小标题:栏目性质、栏目定位、内部口号、生产方式、每日挑战、长期挑战、栏目追求、多媒体属性、时间、演播室、短片与画面——最后一项他起名叫“总之”,他写道:《新闻1+1》是一个平台,是一个多元化声音的窗口,是一个更尖锐更敏感也更有建设性更安全的栏目,并应该成为未来新栏目的孵化器及新闻频道的独特标志之一。

当天他特别强调的“内部口号”是“有料、有趣、有种、有方向”。当“有种”一词说出时,大家还是一乐,这个词义正词严又充满喜感。

最有颠覆意义的是,新媒体的滚滚大潮撞击着传统媒体人,白岩松强调,《新闻1+1》不是单纯的电视节目,而是“在电视上首播的多媒体栏目”。

他理解的多媒体属性实践包括:“栏目开微博,链接意见领袖的微博。收集网络及新媒体中的事实和观点,定期进行对各媒体的调查,整合发布数据。与各媒体合作,重要选题共同策划……”

那天还涌现出了很多新闻思想涂鸦和另类表达:“形式是自由的,自由才有成就感”“不快时要牛,一快遮百丑”“起承转合要水乳交融”“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心平气和地对立”,等等。

第二个瞬间,关键词:经验。

时间:2017年10月26日下午。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公教1403教室。

白岩松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上电视新闻评论课。

来的前一天,白岩松刚结束党的十九大的相关报道。白岩松强调不贴海报,有点给广电班开“内部小灶”的意思。但是一传十,十传百,小伙伴们还是挤满了教室。

人大新闻学院微信公众号“新闻一家人”这样描述:“为何今日的1403人满为患?为何‘票圈’被频频刷屏?为何新闻学子集体‘打call’?真相只有一个:白岩松男神来做讲座了。”

在《新闻1+1》将迈入十岁门槛的时候,这次课集多年经验之大成。

首先,他强调的是,观点只是新闻评论的一部分,更多的事实本身就是一种评论。

“你们崇拜的人都有‘人设’,‘人设’很棒,然而‘人设’崩塌了,因为媒体提供了与‘人设’不符的事实。”他说,现在娱乐圈“人设崩塌”越来越频繁,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技术使媒体能够提供更多的事实,这些事实本身就改变了受众的观点。当今时代对速度的要求前所未有,而快速评论对准备工作极为考验。“只有准备了更多事实的时候才能寻找评论点。”

白岩松提到,互联网时代新闻评论可以成为新的新闻,观点成为新闻的时代已经到来。不仅如此,帮助观众把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也是评论。

其次,他以自己十九大报告的总结直播为例,认为对报告的梳理和总结也同样是新闻评论。

“十九大报告为什么这么长,因为它面对的不仅是未来五年,而且是21世纪中叶的2050年。”他把三个半小时的报告,浓缩到六分半的直播评论中。他梳理关键词,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等。最后,他把68页报道梳理成四个标题,给央视直播同事做屏幕标题用,分别是时代、思想、目标、征程。白岩松说,他自己总结的四个词,还被很多媒体引用为标题。

白岩松强调,在易碎的新闻时代,新闻评论的速度就是核心命脉。用最快的速度到达别人未能企及的深度。而角度则是展现自己个性和价值观的有力竞争武器,一则新闻能下笔评论的地方很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处”。

十九届新常委记者见面会后,他进行了当时最快的评论,一分钟连线评论。当总书记转身离开后,他转身面向摄像机,开始直播评论。他说自己这个座位离摄像机最近,最热乎。

他总结了会议的特征,例如“25分钟,比往常开始得早点,长度长了”,例如新常委工作过的地点、年龄特征,特别提到“都是文科专业出身,这在近几年是第一次”。

他评价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布局巧妙:“把未来理念和布局相联系,强调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借2018年改革开放谈促进,2019年强调新的发展理念惠及中国、惠及世界。2020年,谈到人民和小康,强调人民的关键作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依然风华正茂。”最后白岩松把中国的发展比作火车,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动力十足。

关于角度,白岩松举了一个1998年抗洪的例子。他说当时《东方时空》的记者在报道灾民生活时,发现了很多超生的情况。涉及救灾扶贫,这些超生人员没法再隐瞒,包括当时的新闻人物,一个抱树求生的7岁女孩小珊,家里有姐弟数人。新闻媒体报道了出来,也牵出了超生的问题。《东方时空》节目播完,高层领导紧急打电话给国家计生委。第二天早上十点,计生委召开全国计生工作会议。

最后,他把评论形成的过程总结为三个关键词:感触、追寻、表达。

评论的步骤是感触——追寻——表达,感触是一种不吐不快的感受,追寻是一种有理有据的坚持,而表达则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理念有了,只要找到鲜活的抓手;生动有了,准确绝对不能少。准确而生动很重要。感性的方式表达理性,理性才能到位,这才是做新闻。”

他说:“当你要评论的时候,首先一定要来自感触。触动了你,你有话要说,或者说必须要说。感触完了之后,表达必须经过中间的追寻过程,以感触为出发点。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垃圾产品,就是因为有了感受就表达,没有经过追寻的过程。所谓微博、微信,我从来不看的原因非常明显,因为垃圾占90%,还不止。当然不止这一个原因,其实我知道朋友圈里每天的主要内容,就是心灵鸡汤及别人告诉你他怎么活着:吃什么要告诉你,去哪玩了告诉你,买了什么东西告诉你,他们家花开了告诉你,我连自己怎么活都不清楚,还天天搞清楚别人怎么活?”

也就是说,感触之后经过一个非常严谨和漂亮的追寻过程,再表达才会有好东西。新闻评论最重要的结果,是要让人感觉新颖并有说服力。说服力是要建立在感触之后追寻的基础上。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节目。十年《新闻1+1》,2000多期节目,我试着采撷一些不负岁月的瞬间,供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