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寻找白岩松 > 七、2014年:呼格案再审呼唤公平正义,复旦投毒案再提生命教育

七、2014年:呼格案再审呼唤公平正义,复旦投毒案再提生命教育




62天办完的一起冤案,最终得以纠正却需要18年。2014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启动呼格吉勒图案的再审程序。针对这一世纪大案,《新闻1+1》连续播出了三期相关节目。2014年11月20日播出《呼格案:十八年后的再审!》,12月15日播出《呼格案:他无罪,谁的罪?》,12月19日播出《呼格案追责:公平、公正、公开!》。

这三期节目主要关注了几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再审启动时间的疑惑。白岩松评论:“2005年疑似真凶赵志红出现,当时证据已经指向了赵志红,但为什么这个转机没有被抓住,而在9年之后才再次启动再审程序呢?”

第二个层面是有关案件对当事人家属的伤害。白岩松在节目中连线呼格的母亲尚爱云。从母亲给孩子上坟的感受开始,提出了以下问题:“今天去给孩子上坟了,接到判决书之后,您告诉孩子他是无罪的,还说了其他的事吗?”“跟孩子说完话离开坟地的时候,心情轻松一点了吗?”“阿姨,这18年来一直在撑着你们两口子不断地追求正义,甚至一段时间恐怕都觉得没希望了,但是最后还是坚持下来的东西是什么?”“阿姨,那接下来有没有跟老伴商量一下,等待了这么久的一个结果,今天终于来了。接下来你们的想法是什么?还要去做什么?还期待什么?”“最后一个问题,对呼格吉勒图这个案件当中办了错案的,比如说公安、检察院,包括法院,您怎么去面对他们?”

这些问题遣词造句、语气分寸,白岩松都是充分顾及老人的情绪,不刺激内心伤痛,也不回避现实问题,充满生命关切和解决问题的恳切,让老人也愿意坦诚诉说。

第三个层面是关注追责问题。白岩松在演播室和法学专家连线,谈论关于刑讯逼供罪或玩忽职守罪等具体法律规定使用的情况,最后结尾,专家提到:“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终结了,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就这样被破坏了,而且这一切都是在法律的名义下进行的。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反思一下,我们的制度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去修补我们的制度。”

白岩松紧接着总结:“没错,这也正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始启动依法治国这样的一个大方向的原因之一。最后我们应该记住总书记今年在全国政法委工作会议上说的‘100-1=0’这句话,100个案件,99个都好,积累了正面的形象,如果有一个错案就会变成0,而且对于错案的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冤屈,记住这句话吧。”

有关呼格案的追责问题,除了关注公检法相关追责的程序和进程,白岩松还提到一个重要的词“公开”。他梳理了过去几年错案的纠错追责情况,例如,赵作海案中参与刑讯逼供的六个警察,五人获刑,一人免予刑事处罚;浙江叔侄案是内部追责;萧山青年抢劫杀人案、佘祥林杀人案,具体情况还有待公开,最后提出在法律精神的框架下寻找公正。

两个家境并不宽裕的普通家庭,两个复旦大学医科高才生,同处一室竟酿成生命悲剧,一剂剧毒化学品让年轻的生命走上了不归路。2014年复旦林森浩投毒事件,是当年另一个全民关注的热点。

2014年2月18日,复旦投毒案一审,《新闻1+1》当晚播出《一次投毒,两家悲剧,都该三思!》,白岩松提到此事的延展思考。“在两三千万这样的一个大专院校学生的群体当中,发生这样的事情是极小概率的,但是大家容易放大它。不能因为它是极小概率的事件,我们就不去分析它背后的原因,而且还要尽早进行相关的防范和干预。”

白岩松在演播室连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谈生命教育和行为的底线,白岩松也进一步从现实操作环节上发问:“李教授,其实很早之前,我们就进行过这种连线,这么多年过去了,您也一直在关注这个领域,您觉得我们的大学教育里要增加一些什么吗?”李玫瑾在回答中提到不管学理学文,我们的人文素养培育亟需在教育当中快速地发展,这里包含着对生命的尊重等重要命题。

2月18日一审宣判中,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林森浩随后上诉,在诉状中他否认故意杀害被害人黄洋。2015年1月8日,复旦投毒案二审,黄洋的死因成为二审的辩论焦点。《新闻1+1》当晚九点半播出《复旦投毒案:林森浩能免死吗?》。直播开始时,庭审还没有结束,节目一开始连线央视现场记者,第一个问题就是:“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到现在为止已经快12个小时的庭审还没结束?”

白岩松在演播室连线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曲新久,针对一些争议细节进行分析。例如林森浩给黄洋父母的道歉信、100多位同学为林森浩写的求情信,从法律条款对照分析,这些能否对司法判决起作用等。

节目也通过多方采访展现了林森浩这个名校学子的多面人生,例如,林森浩父亲说他很上进、很孝顺、很顾家。“他的善良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在医院实习的时候,有病者家属要给他钱,他一分都不拿,地震的时候,他又捐款,又无偿献血。”媒体采访过林森浩的一些同学,有人认为他真诚、热情,也有人认为他内向、不善沟通。有同学回忆,在本科时,他因跟同学争执,连续发了十几条恐吓短信给同学。

这些看似矛盾又真实体现人性复杂面的细节,也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态度与价值观问题。有一个细节,让人印象很深,当时我作为节目编导,拿到了复旦投毒案公审的完整场记文字。公诉人问林森浩,你眼中的被害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当时实录林森浩说的是:“他聪明好学,但是我觉得他有点自以为是。”

后来我看到另一档法制节目在播出时,把林森浩夸奖受害者“聪明好学”的话删掉了。我十分不解,难道记者要刻意呈现出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吗?人是善恶交织的,难道就因为我们想展现这个杀人犯不好的一面,就要扼杀他对被害者这一点也许真诚的赞美吗?这样断章取义制造新闻,是在损害事实,要知道,媒体的议程设置是一种需要慎重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