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寻找白岩松 > “意见领袖”如何参政议政

“意见领袖”如何参政议政




从2013年开始,白岩松有了一个新身份: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五年后,2018年,白岩松履职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又一个五年的征程开始!

我曾经参与见证了这十年起点的环节,那是关于“公园拆墙”问题的调研。那时,白岩松认真得有点“轴”。



一、“提案小助手”


我翻出了2013年春节大年初八晚我发给白岩松的邮件,题目是“请白老师收公园资料”。时隔多年,连我自己都有点好奇,那时发生了什么?

依稀记得,2013年春节大年初六,他打电话给我,让我帮搜集资料。他给的命题是:在伦敦等地看到公园都是开放的,没有围墙,北京这个大都市的公园可以拆墙开放吗?老百姓怎么看?公园管理方怎么看?有没有现实的路径?

当时,白岩松刚有了一个新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其实我只是提案助手之一,后来他也说,当时动员了同学、朋友、同事,调查了石家庄、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公园。

大年初八那天,我打电话给北京公园管理部门了解相关情况。在给白岩松的邮件资料中我列了以下目录:(一)、电话了解情况;(二)、北京公园情况;(三)、我国各地公园拆墙情况;(四)、国外公园拆墙情况;(五)、住房城乡建设部文件;(六)、相关论文。

当时,我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一名负责人那里了解到:拆墙开放公园,北京不是没有,而是利用不佳、分流不均。北京300多家公园,其中有100多家社区、滨河公园已经拆墙,但是景观配套、体育设施配套不够,利用率低。北京公园一年人流量有2亿人次,11家核心公园(颐和园、天坛、北海等)占了40%。

公园绿地维护成本高,三分种,七分养,人多践踏多,维护成本高。紫竹院公园免费开放后,每年有100万人到700万人游园,每天晚上10点闭门。治安问题更多,拆墙后,公园可能会面临停车、留宿等问题。

这位负责人还说,要让更多公园拆墙,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公共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及维护水平。各部门如城区规划、治安、社区等要联动,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并实施到位。

我把这些情况反馈给了白岩松。为了解更多的情况,当时我还找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园林处的工程师。他说,住建部大力提倡拆墙透绿,用植物做围栏,增加绿视率。但是他认为,拆墙公园范围是分对象的。推广公园拆墙要分步骤进行,建议规划一些主题公园和体育专项公园,实行精细化管理,新建规划配套,从而实行拆墙开放。

除了上面的人员采访,我还整理了《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文件资料和相关新闻。做完这些工作,我才明白原来提案出炉过程还挺讲究。

2013年3月,白委员正式在人民大会堂亮相。他的第一个提案是,城市中的公园不仅要免费,而且能否把围墙和栅栏也拆掉?

“公众和公共空间的关系应该是亲近的,而不是阻隔的。有的公园是免费了,却还有围墙,比如团结湖公园;有的是把围墙换成了铁栅栏,但还收费,比如玉渊潭公园;还有些公园,既收费又有围墙。所以我的建议是,加快速度将全国人文自然景观的公园围墙拆掉。”

很多人惊讶,点评国家大事正襟危坐的白岩松,第一年履职的一个提案竟然这么微小。他还有更细致的陈述:“我做了很多调研,就说北京吧,看地图绿色很多,但都被围上了。有个公园,市民每次进去要收两元钱,樱花节时门票变成十元。”

多年后,看《人物》杂志里白岩松接受访谈的内容,我才理解到公园拆墙问题背后他的“格局”。

他说:“围墙维护的是一小撮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那篇名为《正确先生》的封面报道写道:

白岩松常把《人民日报》的老记者艾丰的话挂在嘴边:“能够改变领导的群众才是好群众。”现在,但凡抨击一件事情,他都要想好解决办法。去伦敦,看到人家的公园都是开放的,他回国问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围墙拆了,治安会变得更糟糕吗?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他公开呼吁将北京的公园围墙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