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寻找白岩松 > 四、往事:代表白岩松

四、往事:代表白岩松




有一次,我在《新闻背后》一书中看到王志安写白岩松的一篇文章。我在网上搜索到新华网2002年11月7日一篇报道《见证历史  凝聚民心——新闻界党代表记者节前畅谈十六大》,其中提到,“十六大代表、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说,中国记者节与党的十六大开幕之日重合,是一个偶然现象。正是这种难得的偶然,提醒了我们,中国的记者应该做什么?记者是社会的观察者,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推动和促进历史变化的一种巨大力量”。

王志安在《十六大代表白岩松》一文中写道:“才知道,原来白岩松当十六大代表时,就已经开始热身,培养参政议政的素养。小白当选为十六大代表虽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偶然之中也有必然。比方说,在评论部的党员中,他的政治素质就非常高,早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一个月,他召集《时空连线》编辑策划开会,门关上后他神神秘秘从兜里掏出一张小纸条,大家凑身一看,上面赫然列了七个选题,其中包括学习型社会、非公有制经济、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等,我们当时问他选题来源何处,他微笑说不能违反党的纪律。”

王志安回忆,在党的十六大开会的那几天,小白白天去开会,晚上回台里演播室,穿梭于会场和方楼演播室之间。“中午的时候,(这位)十六大代表也常常冒着寒风回到群众中来,亲切会见一下基层群众,有时还和群众共进午餐。大家都知道南院的伙食不太好,但十六大代表从来没有在意,为了节约时间,每次去吃饭,他总是盛一大碗面条,然后就坐下来给大家传达十六大的最新指示和精神。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每一位参加节目制作的人。”

虽然现在看王志安的文章,充满了善意的调侃,什么“白岩松语重心长讲十六大精神的本质”,“同志的思想开了窍,明白了党在新时期各项改革的本质”,但是真实勾勒了岩松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参政议政朝气。

从2002年到2018年,又过了16年,他又继续往返穿梭于会场和方楼演播室之间,白天上会场,晚上在《新闻1+1》直播。

新闻记者、新闻界党代表与政协委员,这是他的人生履历中特别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