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寻找白岩松 > 五、新进展

五、新进展




搜集白岩松这些年参加的论坛,有关医生医疗内容的论坛他去的最多。

2013年“两会”,白岩松作为政协委员建议设立“医生日”。

当然,这个节日不仅是白岩松在呼吁,也是很多“两会”代表委员、社会人士的共同呼吁。2007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提议在白求恩的生日那天设立“医生节”(每年3月3日);2011年6月,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倡议设立“医师协会医师节”;2017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杨兴平、罗良娟等提案设立“国家医生节”(每年5月13日,国际护士节后一天);全国政协委员陆洪光提案设立“中国医生日(节)”(每年5月20日,寓意“我爱你”),等等。

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通过了卫计委关于“设立中国医师节”的申请,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的8月19日设为“中国医师节”。

2018年8月3日,第三届中国血管大会“医术·艺术”人文论坛上,开场白岩松就从这个节日说起:“还有16天,就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医师节,我要在这儿提前祝在座的各位,医师节快乐。”他认为,妖魔化医生,放大医患关系中间存在的矛盾,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让生命航行越来越偏向充满风险的轨迹。

他叙述自己对这个节日的“情结”。“两会”两次提案,在哈尔滨、台州和温州的恶性伤医事件之后,他跟凌峰教授等很多人联名给相关部门写信,要求尽早惩治涉及医疗的犯罪。白岩松对医生有个很奇特的定义:“医生是介于普通职业和佛之间的一种职业。”

白岩松说,8月19日“医师节”绝不是欢庆日,对于社会各界而言,可以成为尊敬医生和思考医生、医疗在我们整个人类世界运行过程中扮演怎样的重要角色的一个日子。

巧的是,8月20日是白岩松的生日,就在2018年的这一天,《新闻1+1》播出《首个医师节,医生们过得怎么样?》一集,白岩松在节目中探讨,中国医师节是否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是否有助于形成尊医重卫的社会共识等问题。

节目中,白岩松连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他问,钟院士刚带领1000名医务工作者在广东宣誓,誓词当中哪个词最让人心动?白岩松不回避这些年发生的医患纠纷问题,他和钟院士探讨,有了医师节,今后医患关系会不会变得更融洽?

钟南山在节目中呼吁,期待医疗公益性的回归,让医生真正从创收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认真地教好基层的医生,使更多基层医生真的有本事,人们不用都挤到大医院来。

在白岩松生日这天的节目结尾,他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对所有的医师说一声,你们辛苦了。相信时光无情流淌,真情无法丈量,给我相信目光,点燃大爱的光亮。”

从2013年提案,到2018年医师节亮相,似乎应了那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