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寻找白岩松 > 记者节论坛里的“白变大咖”

记者节论坛里的“白变大咖”




在主持人、演讲家、政协委员、畅销书作家等种种身份中,白岩松曾说他最重视的身份是:记者。这个身份所携带的真气、地气、锐气,也让他从本质上区别于其他的主持人、演讲家。

这些年,虽然他四处奔波,但是每年的记者节公益论坛发言,寒风霜雪,白岩松竟然没有缺席一次。

记者节从何而来?1937年11月8日,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学会,这是中国记协的前身。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

从2000年到2017年,历经18年,中国的记者节也迎来了“成人礼”,18岁!而从2005年开始,白岩松等人在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提议每年办的记者节公益论坛,到2017年,已经举办到了第十三届。

时光荏苒,这些年,几多破旧立新、价值重估、改革推进。梳理这些年记者节公益论坛的主题,以及白岩松发言的要点,甚至发言嘉宾的变迁,除了白岩松、敬一丹这样的标配人物,还有偶尔参加的杨澜、柴静、欧阳夏丹等人,人物谱也是见证新闻业变迁的一扇窗户。

先来倒叙。2017年11月8日,第十三届记者节公益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次记者节“成人礼”的主题挺返璞归真,名叫“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工匠精神”。

随着互联网崛起,传媒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工作者如何履行专业责任、追求专业理想,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工作者?

白岩松的发言,开场以“道”字破题。何为道?知行合一。两者缺一不可,交替变化,动态平衡。当下,我们正面临一个关键转折点,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行”发生了很大变化,“知”也随之动摇。

白岩松结合“东西联大”的教学经验,说现在的新闻教育重点用80%的精力去教20%的新媒体技术等内容,却用20%的精力去教80%的基本功。他认为记者的四个基本能力是:概括能力、采访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他说:“记者两字说明这行最重要的本事就是,将10万字的大事用500字说清楚,删繁就简,提炼核心,通俗易懂。”

新闻有事件现场和心灵现场,白岩松认为我们现在打捞事件现场的能力在增长,但是打捞心灵现场的能力没有进步。

“为什么我们现在用80%的精力教20%刚兴起的东西?时尚、新锐、能贴标签,有用吗?有用。但是再有用也要建立在那80%的基础上。”白岩松类比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提法,认为在动态发展的传媒行业中,记者的基本能力仍是不变的着力点。

一些彰显个性的白氏风格语录也诞生了,“任何不为到达的传播都是耍流氓,一切要以到达为最大的目的”。

突然意识到,我这篇文章,一年年倒叙,也是“耍流氓”。不考虑大家的线性思维方便,还是按时间发展这种大家容易消化的顺序记录。

时间回到2005年,北大未名大讲堂,第一届记者节公益论坛。

2005年,当时流行的语态还是“数字化、产业化、集团化”。这届论坛的主题围绕2005年数字化、产业化、收视率,思考的问题是:媒体应如何顺应时势、调整对策、健康发展,又怎样保持媒体立场、坚守记者职业操守和媒介责任?也有很务实的元素,有一个单元就叫“直面收视率”。

这一年,37岁的白岩松并没有去迎合“收视率”,他和演讲嘉宾们讨论的是记者的现实问题,比如记者如何在思维遭受立体冲击时保持观念的先进性,如何在思想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保持思考的独立性,如何在每一个报道领域对社会和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

2006年,第二届记者节公益论坛,忧患意识袭来,主题是关于媒体面临的挑战。论坛聚焦不同的时代背景赋予媒体不同的责任与义务,与此同时,媒体面对不同的社会发展又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传播功能。在今天世界格局变化多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媒体面临严峻挑战的现实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媒体?

嘉宾们的发言主题,多是对现实挑战的忧思。例如,陈小川的《我看新闻的严肃性》、敬一丹的《从自觉到自发》、陆小华的《靠什么体现我的良知》、时统宇的《拒绝新闻娱乐化》。当然,白岩松的发言标题,更直指根本:我们要警惕什么!

2007年的记者节公益论坛,主题看似最跑题:中国媒体与奥林匹克。其实这充分体现了媒体人和媒体环境的关系。那时,即将到来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可是载入史册的大事,那么,什么样的奥运会才是成功的奥运会?中国传媒在报道奥林匹克精神的时候,应该本着怎样的报道理念?在奥运面前,中国新闻媒体将会迎来怎样的机遇?塑造什么样的形象?体育竞技应该传播着怎样的民族文化基因?

这届论坛很热闹,也很有仪式感。嘉宾有杨澜、马国力、张斌、桑兰等,都是和奥运有很深渊源的人。论坛开始,每个观众都可以就当天的议题“中国传媒与奥林匹克”写下自己的一句话感想。

论坛结尾,白岩松公布了最精彩的三条留言,分别是“手中的奥运,眼中的世界,心中的梦想”“眼动、手动、心动、行动、互动”“分享奥运,传播中国”。

有意思的是,我在网上搜索到一名北大学生对现场的回忆。他在博客上饶有兴致地记录:“上面留言的第一条就是我写的,当时白岩松把国家大剧院为记者节举办的专场音乐会门票作为奖品赠送给我(当天他有直播任务不能参加)。当天晚上我代表白岩松观看了由朱军、周涛主持,中国记协和中央电视台承办的音乐会,我有机会和全国知名的记者一起观看了这场高水平的音乐盛会。”

2008年11月8日中国记者节,公益论坛关注的是2008年重大新闻事件给中国媒体带来的启示,包括地震等突发事件与中国媒体、北京奥运会与中国媒体两个议题。

这一年,白岩松和《新闻1+1》团队去了北川等地做了灾后报道特别节目。

“2008这个年份对现在来说非常重要,十年之后会比你现在想象的还重要,因为有很多事就是从这一年出发的。”白岩松认为,“2008年的中国媒体在灾情报道的时效性、评论与观点的多元化、媒体责任的明确化等方面都实现了媒体开放,而这正是中国民主化进程、国家形象塑造和媒体改革不断推进的需要”。

当谈到“如何适应日益开放的媒体环境”时,白岩松用12个字概括了他的答案:“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这12个字也被他在多种场合强调,是著名的白氏语录。

从身体到心灵,2008年众多大事件,让媒体人脚步匆匆,身心疲顿,到了2009年,该来点精神层面的给养了。

2009年这次记者节公益论坛“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围绕的三个关键词正是“生存、底线和梦想”。

“我们现在所有干传媒的人面临两个挑战,一个是宣传,另一个是生存。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绝大部分的压力是来自前者,但是现在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了。”白岩松在演讲中说,“所有想干媒体这个行当的人,得有点理想主义色彩,得有点想改变社会的冲动”。

2009年,正是白岩松《幸福了吗?》一书写作的时间,那本书的前言写着:“不安、焦虑、怀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个老问题——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究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时代之汹涌剧变,也要直面。

到了2010年记者节,后来持续红火的“新媒体”的字眼出现了!

2010年记者节公益论坛,来了“新面孔”柴静。她作为当红记者和学生们探讨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挑战、竞合、转机等一系列的问题。

白岩松在这一年,开始思考一个新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才为什么不愿意进入新闻界?他说:“进入新闻界的越来越多的只是二三流的人才,将来中国传媒有可能就是二三流的。”他还分析,社会对新闻已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免疫力,但新闻对社会并不像过去那么有力量,“今天还在这里集体狂欢,明天就有新的东西吸引眼球了”。

在这六年的记者节公益论坛中,所说的记者是专业人士的职业类型,到了2011年,“记者”这一词有了新的外延概念。

2011年记者节公益论坛以“人人都是记者?!”为主题,就自媒体时代的新闻自由、价值导向和媒介责任展开深入探讨。

白岩松梳理了“持续性长跑”“理性”“守住新闻底线”三个关键点,开始谈“全民皆记者的时代,记者如何做记者”的问题。

他说:“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逼迫我们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你不开放行吗?当手机和网络并存带来强大的对传统媒体的冲击的时候,我们难道不是进入了一个全民皆记者的时代吗?一个博客,一个帖子都有可能使被掩盖的形象迅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应该积极地引导顺应。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有应对挑战的能力。”

到了2012年记者节公益论坛,主题是白岩松自创的一个词:“率先理性”。

什么是“率先理性”?这是在强调在技术手段不断升级、话语环境不断变化的自媒体时代,作为公民的个人,在媒介环境中的理性与责任,作为职业媒体人又如何理性认识、选择、传播民意表达和价值引领,“率先理性”是新闻传播的零起点。

为什么要在2012年的时候提“率先理性”,白岩松说有几方面的需求。

一是危险所必然诞生的需求。这个危险不仅仅来自历史,回顾现实的非理性因素也使我们变得更加危险。他举了反日游行的例子:“披上了爱国的外衣好像一切都是合理的。”

二是民主必然的需求。民主如果没有理性作为重要约束,前景会不乐观。

三是不要非常功利地把理性当成手段。他还引用了佛教的概念。佛教当中说求不得,本来就是人生中的大苦之一,缺陷是完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性背后必须有信仰,信仰可不是宗教,信仰首先是敬畏,如同奔腾的河流两边的河床,一边是敬,一边是畏,只要这两个河床很高,河流不管如何奔涌都是安全的。所以真正的理性来自常识和信仰。

2013年11月,记者节大型公益论坛前,媒体人本身成了新闻主角。

广东《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因刊发了多篇涉及中联重科的失实报道,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被检方批捕。该事件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让中国新闻媒体经历了一次“震荡”,关于媒体公信力与记者职业道德的话题再度引起人们的热议。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次论坛聚焦“边界”议题,讨论职业记者在公共传播中所担负的新闻伦理和传媒责任问题。

白岩松在开题演讲中提到,媒体、社会与公众都可能会产生缩小边界的冲动。对记者而言,应当尊重法律,尊重新闻规律,对自己的能力和作用有清醒客观的认识。最后他通过一个小故事寄语记者在内的每一位公民:Keep  calm  and  carry  on(保持冷静,继续前行)。

他这样形容边界:“做一个假设,如果一场足球赛取消边界,所有的球员都可以自由奔跑,那么到最后,一定是裁判找不到球员,观众不知道在哪里能看比赛。自由永远和规矩相辅相成。”

在关于“记者边界”问题的警醒慎独思考后,2014中国记者节公益论坛的主题是“重构信任、重建尊重”。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今天忧心忡忡,我们要重构信任,重建尊重,说明信任和尊重都在减少。但问题是,会有百分之百的信任时代和百分之百的尊重时代吗?信任之所以可爱,就是因为有不信任伴随着我们;尊重之所以每天都想获得,是因为我们一直与不尊重生活在一起。”白岩松说,“我们还将这样走下去,不同时代有很多东西的挑战都是一样的,不管时代怎么变,世界对记者的需求从未改变。”

2015年,是媒体人用脚投票的一年。白岩松的同事崔永元、张泉灵等人纷纷选择离开央视,媒体对白岩松的报道用了“新闻守夜人”一词。这届记者节公益论坛的标题似乎就是一种姿态,名叫“风动心不动——当代新闻人的理想与坚守”的大型公益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白岩松和敬一丹在活动开始便提出问题:是否传统媒体“日薄西山”,而新媒体“如日中天”?2015年4月从央视退休的敬一丹,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立冬这天带来一丝凉风,会使得记者的头脑更清醒。

这一年,白岩松似乎想表达的也特别多,他足足列了九条。

1.中国传媒大学不叫中国传统媒体大学。为什么?因为媒体永远在变,也许过些年,网络媒体就成了传统媒体。

2.在互联网时代,记者遭受的打击不是最大的,甚至可以说打击不大,真正遭受打击的是评论员,而我是在有了互联网后才做的评论员。

3.从不关心“传统”与“新”,我只关心媒体。

4.每个人都可以拍照,数码替代了胶片,成本也降低了。但我只问你两个问题,第一,好照片增多了吗?第二,专业摄影记者是更值钱了,还是贬值了,还是根本没人要了呢?

5.《道德经》里有句话:“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越是低谷的时候,“理想”和“坚守”越有价值。它(记者)要是牛得不得了,中国第一职业,月薪七八万,你觉得你说“理想”和“坚守”进得来吗?

6.挑战随时存在,变化是永远的,真正永恒的东西只有一瞬间。问自己一个问题,你跟得上这个变化吗?什么要变,最重要的是什么要不变。

7.内容为王。能提供最好内容的是永远的赢家,问题是,你不能提供最好的内容,结果把自己没成为赢家的原因归结为新媒体打压你。恭喜你,找了一个永远的好借口。

8.互联网媒体的日子就一定好过吗?

9.我们不需要所有人都成为新闻记者,我们只需要你的性格符合而这个媒体又需要你这样的人成为记者。所以不必担心,一定会不断有人以飞蛾扑火的姿态来从事这个收入在全世界都是中下的职业。

到了2016年,第12届记者节公益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这一年,新媒体势头发展正猛,尤其是媒介环境对传统电视媒体带来的挑战、直播对媒介及其技术和视觉方面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当时我作为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也在现场。

面对“直播热能够持续多久?”这一问题,白岩松给出了自己的答案,“2016年是直播元年,也可能是最后一年”。国家管理条例的迅速出台,使得网络直播业态和直播平台管理有法可依,刚刚发端的直播立刻就要面临转型——必须遵循政策法律的规范,并满足受众真正的长期需求。

白岩松说19年前起步于香港回归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电视直播,是以新闻为导向的,建立在人们对大事件的巨大期待及填补信息空白的基础上,解决的是信息的“硬需求”。而19年后的这次网络直播则是娱乐至上,为的是填补人们的无聊时光。

他认为,目前基于“无聊”、网红成名欲望和利益驱动的直播,并不契合人们获取有价值信息的“硬需求”,因此难以持续。如何制造有“硬需求”的内容,是当前直播行业面临的巨大问题。“业余是无法持久的,直播的未来必然会告别草根,拥抱专业性。”

一口气就说了13年,别看是流水账,内含玄机,梳理一下也很有趣。

这些年记者节论坛主题的变化,既是媒介技术史的变迁,从数字化、收视率到新媒体、自媒体、直播,也是媒体人心态的变迁:职业操守、生存、底线、理性、边界、坚守专业主义等,正像第13届论坛上白岩松说的,知行合一、有道有术,是一个很好的总结。

特别值得分享的一个故事是,2011年11月8日,白岩松在《新闻1+1》专门做了一期致敬记者节的节目:《今天,我们怎样做记者?》。

那时我也在编辑部,当时岩松安排前方编导第一时间把拍摄的公益论坛素材拿回来剪辑,他本人在参加完记者节后,回到单位,当晚直播了这期节目。

开头,白岩松就引用北大老校长蔡元培说的话:“校庆日不是欢庆日,该是闭门思过日。”他说,记者节闭门思过,思哪些过?反思什么?

然后节目亮明观点:“记者节:收下祝福,更需面对拷问。”节目短片引用了很多光彩的媒体事件,例如《“8毛钱治10万元病”,患儿家长致歉让谁脸红?》《铁道部回应:向国家求援8000亿系谣言》《真假记者在山西霍宝干河煤矿事件当中领取封口费事件》等,并提出问题:我们的新闻离真相有多远?我们的新闻能否秉持良知,承担历史责任?

演播室,白岩松引用学者潘采夫的话,“经常会看到一些讨论,说记者应该做谁的代言人。个人观点,记者既不是底层和弱势群体的代言人,也不是什么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记者只应该是真相的代言人。立场不能左右真相,在真相面前,记者应该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职业坚持”。他说,这就是捍卫常识,捍卫真理。

这么严肃的话题,白岩松也不忘适时调侃一下,他联系第二天的消防日,说“防火防盗防记者”,正好跟今天的记者节连在一起了。然后他画风一转说:“不应该去防!因为记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是社会前行的建设者,我们应该给记者、新闻这个行当搭建更加宽松的环境,因为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明确有12个字,老百姓有‘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如果政府的信息不能公开,如果新闻不能改革,把更多的资讯给老百姓,老百姓的知情权又从哪里来?”

最后他说,现在电视机前,也许有很多的年轻人,正面临未来的职业的选择,一个行业快速的进步,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总有很多有理想的年轻人,还愿意把他们的理想安放到这个行业当中。今天是11月8号,也许我们都该共同思考这样的问题,“年轻人,明天你愿意做记者吗?”

是的,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必须行动。明天,你还愿意做记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