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寻找白岩松 > 第五章 另一种镜头

第五章 另一种镜头





狮子座及火车狂热者指南


曾轶可的《狮子座》有一句歌词是:“七月份的尾巴,你是狮子座;八月份的前奏,你是狮子座。”其实8月份的一些尾巴,也是狮子座。例如白岩松,8月20日生,狮子座。

我好奇在网上搜“8月20日出生”这个关键句,发现网友整理的这天出生的人还有诸葛亮、甘地、吴宓等。当然每个日子都有很多名人出生,并不值得渲染。

狮子座常被形容的特点是:热情、阳光,为人博爱、热心、慷慨、有领导能力、花钱大方、思想开阔、具创新的能力、对戏剧和表演具有天分。白岩松身上的工作激情、行动力以及领导风范,也似乎很符合其星座特点。

如果用所谓星座学分析白岩松:狮子座,虽然爱“耍宝”,但骨子里其实是很认真的,很难拥有嬉戏人间的精神,因为狮子座太在意外界的评价了。而且,白岩松的“月亮”还落在了巨蟹座,对别人的反应更是非常敏感。更关键的是,他的“水星”与“金星”都落在了处女座……

白岩松如果看了,不知表情如何?他思考过命运的诡谲。他早年在《痛并快乐着》中并不讳言:“人群中总有一种说法,本命年该如何如何,我一直对此说法将信将疑。但1992年是我的本命年,而内心的战争偏偏在这一年爆发,难怪我的一些朋友会将这一切挂上钩,调侃我过年时不系上一条红裤带是个很大的错误。”

他不一定信属相、星座命运,但时不时会兴趣盎然地拿星座说事。记得有一年在北京后海的孔乙己酒店聚餐,白岩松问了我们每个人的星座,并点评一番。例如节目组有一位责编是金牛座,他是老白的最佳代驾司机。老白说,他的确很像金牛座,踏实可靠。

白岩松也曾经跟采访他的《人物》记者谈起星座,说自己是狮子座,这是一个“一群人坐在车里,把方向盘交给他会最安全”的星座。因为狮子座“有使命感,负责任,会非常认真地开车”,这段话也被杂志登了出来。

和车有关,关于白岩松的意象,还有一个词是“火车”。

很多名人都有关于动物和火车的人生图腾,我读关于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传记作品《福楼拜的鹦鹉》时,就如此感慨。

法国福楼拜博物馆有专橱陈列鹦鹉。标本保存得很好,羽毛干净,眼睛发亮,头翘着像在探问着什么。文字说明是:“鹦鹉,福楼拜自鲁昂博物馆借来,在其写作《一颗单纯的心》期间,曾将此鸟置于工作台上。”

究竟哪只鹦鹉标本才是福楼拜用过的那只?鹦鹉为何是福楼拜作品中常出现的动物?作者利安·巴恩斯以鹦鹉为切入点,通过叙事、回忆、评论、对话、年表等多种形式,展现了福楼拜的生平、创作及他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福楼拜的鹦鹉》书中有一章,叫《火车狂热者的福楼拜指南》。作者写道:“福楼拜属于法国最早见证铁路发展的一代人,他痛恨这个发明。但他痛恨的不只是火车本身,他也痛恨它让人沾沾自喜的进步幻觉。铁路只是能让更多的人出行会面,然后一起犯傻,在福楼拜十五岁写的书信中,他列举了现代文明的罪状:铁路、毒药、灌肠气泵、奶油馅饼、专利使用费和断头台。”

白岩松当然不痛恨火车这个发明,但是他身在21世纪,的确见证了技术进步中人们的沾沾自喜和人为的漏洞。

2011年7月,“7·23”甬温线重特大脱轨事故造成数十人死亡,在随后铁道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一句“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引发了公众争议。

7月25日,白岩松在《新闻1+1》节目《中国高铁:重建信任》中义正词严地说:“一句假话就会让你前面的真话所积累的信任丧失殆尽。要不停地、不断地、永远说真话,直到大家的信心真正建立起来。当然,仅有真话和真相是不够的,建立大家对中国铁路的信心和信任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他在节目中引用英国的交通事务学者胡德的一句话,高速交通的关键在于调度和轨道维护。是否仅仅把速度降下来就能保证安全呢?2002年的英格兰赫特福特郡脱轨事件后来被发现原因不在车速,而是路轨接轨处的螺钉没拧紧。

老白的相关分析也正好印证了福楼拜的话:“如果没有道德的进步,科学的进步又有什么意义?”

火车之比喻,成了白岩松分析很多社会问题的一种打开方式。他说:“速度,看来是我们必须面对并且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不仅是火车的速度、铁路发展的速度,甚至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我们的配套要跟上。”

从蒸汽机车到绿皮火车,再到高铁,火车也象征着不原地踏步,不走回头路,孜孜不倦地奔向前方的中国经济发展。

白岩松在《一个人与这个时代》中提到,2011年印象最深的而且必须提的是关于动车事故的那期节目。他说想反过来替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话,要反思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王勇平的新闻发言实践证明其实他是一个非常棒的新闻发言人,努力、勇于面对媒体,还愿意冒着风险去说话。但是,在不恰当的时机,他成了替罪羊,被临时推上了这个火山口,结果火山吞没了他。所以我觉得一事两面,我的节目可能是在批评他的做法,可是反过来我要替他说话。其实,在那期节目的背后纠缠了很多中国现实该思考的问题。”

火车,在白岩松的人生起跑线上,有重要的符号意义。火车曾是运载他青春梦想的重要工具。

1988年白岩松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求职过程状况不断。原本说要他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突然取消招聘计划,他赶紧奔向广州一家电台的实习机会。

他在《痛并快乐着》书中记录:“北京留不下了,广东自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当时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改革前沿的广东是极具诱惑力的。我因此也想登上这辆末班车。经系里同意,我早早去火车站买了去广东的火车票,打算再为前途赌一次。”

最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用了白岩松。入职前,他回呼伦贝尔老家看望亲人,又乘火车回京。

他写道:“8月10日早晨,火车到达北京,仿佛第一次到达北京一样,心里竟有种没底的感觉。一到上班时间我就赶到位于复兴门大街的广播电影电视部大楼报到。四年一个轮回,四年前我刚刚到北京,我的第一站也是这座大楼,为哥哥的一位朋友捎个东西,而四年后,我自己将成为这座大楼里的一员。天空中不知是怎样的一只手在摆布着这一切。”

火车象征着速度、力量和不苟且的远方,命运不会任意摆布,从青春时工作的磨难起点,到中国电视新闻界公认的“一哥”,人心携带着动力,才是决定人生走向的发动机。

歌手周云蓬在《绿皮火车》一文中写道:

我现在在北京的住所离火车道不到一百米,火车在我的听觉里很准时地开来开去,那种声音低沉平缓,像是大自然里风或树的声音,对于我来说,它们不是噪音,有着安神静心的作用。一段时期,我会经常梦见一个小站,好像是在北方的某个城市,梦里的我要在那儿转车。站台整洁干净,好像还刚下过一场小雨,基本上也没什么工作人员。

周云蓬的文字里,绿皮火车与低沉平缓、安静静心有关,也成了梦中仙境圣地。

如今,白岩松更在意,绿皮火车的“慢节奏”中蕴含的普惠价值与人文关怀。

记得2014年,一些地方仍然还存在运行中的绿皮火车,白岩松安排同事王晓琛做相关短片,作为MV放在《新闻1+1》节目的结尾。

2017年10月白岩松主持的一期《新闻1+1》节目名叫《慢火车,照顾“少数人”?》,关注穿行在四川大凉山深处的,速度慢但是价格低廉的绿皮火车。

那是一趟运行了47年的绿皮火车,虽然一直在亏本运行,但是它带出深山的,不仅是换钱的货物、蔬菜、羊群,还承载着孩子们通过教育实现的梦想。

当地普雄镇居民吉克木果说:“我们带了28只羊,拉到西昌去卖,这就能赚1000元,没有绿皮车就卖不出去了,走路去西昌要三天。”

当地月华中学校长谢洪说:“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如果没有这辆火车,出去的可能性就小了,获得知识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白岩松在节目中说,科技快速发展,照顾了大多数人,但是有少数人跟不上快速前进的科技的发展,要不要照顾少数人的权益呢?节目的最后一句话,他说的是“前行过程中少数人的权利也应该得到保障”。

1988年的火车,从向前冲的青春梦想,到不能承受之动车事故,再到2017年点赞“慢火车”。就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慢火车,就是那第三境。

在快时代,有太多“千钧一发的呼吸,水滴石穿的呼吸,蒸汽机粗重的呼吸,玻璃切割玻璃的呼吸”,天天和世界对话,却忘了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有人说,杀气腾腾的世界才是生机勃勃的世界。你的生命中,有搭建心灵栖息的“慢火车”吗?

福楼拜的作品中这样描写过火车的意象:“机车头喷出的烟沿着一道水平的直线铺开,就像一只巨大鸵鸟的羽毛末梢被越吹越远。”机头喷出的烟被风带走,散落在天涯、春秋和冬夏。

慢火车,某种程度上,消焦灼,蓄元气,远避骨骼与骨骼的撞击,逃离欲望与欲望的火拼,从而找到奢侈的“思无邪、尘乱心”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