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学习做一个温暖有趣的人 > 小心,肢体语言会泄露你的情绪

小心,肢体语言会泄露你的情绪



诸如歪头、耸肩这类细微动作,会泄露你的情绪,让你看起来不自在、爱挑剔、古怪……你也许意识不到,但是这些细微动作将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的形成。

以下是一些最常见的、可能无意泄露的“信号”:

·抱臂意味着你比较保守拘谨,难以接近。放松你的胳膊,人们就会明白你对外界持接纳的态度,并且乐于和他人开始一次谈话。

·双手放在身前并且紧紧抓住你的手包,这会让你看起来焦虑紧张——你是觉得有人会偷你的包吗?事实上,任何动作,包括抓住自己的手臂、玻璃杯,或者任何在你和说话对象之间的东西,都会让人感觉到你似乎在保护自己免受来自不明攻击者的伤害。

·站立的时候不要把手插到口袋里:这不仅会让你看起来很懒散、不修边幅,还会让人觉得你现在非常无聊。

·站立的时候不要岔开双腿,因为这会让人觉得你具有侵略性,没有人会认为你是在站军姿。适当地挺直腰板站直,双腿叉开的宽度不要超过你的胯部,双脚受力均匀,这才是最完美的站姿。记住,你需要考虑的是第一印象:一旦你顺利度过了这些重要时刻,你就有资本去好好放松一下了。

·和某人说话时身体向后倾,就意味着对方的话让你感到不自在了,或者你对谈话内容毫无兴趣,或者你感觉自己的私人领地被入侵了。另一方面,如果坐着时身体稍微向对方倾斜,则表明你对这次谈话的内容很感兴趣,并且十分投入。

·昂首会给人留下一种自信和敏锐的印象,但是如果做得太过就很容易弄巧成拙:头抬得太高,会让你看起来似乎瞧不起别人,同时突出的下巴可能会被解读为具有侵略性或者目中无人(除非你不幸地恰巧长着一个比较长的下巴,除了翘着它外你别无选择,但记住这一点还是有必要的)。

除非聚会上人很多,比较拥挤,不然不要和你不熟悉的人站得太近。一条重要的原则:一米左右的间隔对于大多数互相不熟知的人来说是比较舒适自在的。这个距离需要双方伸出手臂才能握手,但是对于其他更加亲密的举动来说又过于遥远——这才是初次见面时双方应该保持的距离。如果你遇到了一个不认识的人,可以拿这件事开个玩笑,并且借此机会做自我介绍:“这里很热闹,不是吗?我是×××,很高兴见到你,虽然我很想和你握手,但是我觉得这里挤得我都伸不出手了。”这番话能很好地化解双方的尴尬,甚至可能会让你们其中一方提议换个人少一些的地方进一步聊天。

然后是关于面部表情的问题。你还记得多少次在无聊的小说里读到对反派这样的描写吗:“他虽然在笑,但是眼神里毫无笑意。”记住,在社交场合千万不能皮笑肉不笑。针对如何和陌生人打招呼,一位沟通专家提出了一个小建议:想象你刚刚认出了一个老朋友,你很喜欢他,但是你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过面了。此时你激动得双眼放光,甚至连你的眉毛看起来都变温柔了。这样,你和你的这位新朋友都会感到很开心的。

同时,不要保持一个笑容太长时间,不然会显得很不自然。一旦你的嘴角开始变得僵硬,牙齿开始咯吱作响,可以确定,你的脸上只有欣喜若狂的表情,而眼神里没有任何笑意,整个表情看起来会很虚伪。放轻松,听听对方在说些什么,如果你能够找到共鸣并且热情地回复,那么你就能够再一次绽放自然的笑容了。



眼神交流很重要,但要小心运用

每个人都知道,故意逃避和他人的眼神交流,会让自己看起来贼眉鼠眼、鬼鬼祟祟,或者说好听一点,看起来不太友好。想象一下,如果在整个问诊过程中,你的医生全程盯着电脑屏幕,而不是转过头来看着你,你会作何感想。再想象一下,和一个戴着墨镜的人说话是多么令人讨厌。你会感到无法和对方交流,因为你看不到他们的眼睛。

眼神交流很重要,但是我们需要小心运用。

和别人对视超过几秒钟,就会显得你具有侵略性;但是,如果在别人和你说话时,你目光游离,看向别处的话,又会让人觉得你心不在焉。试着正视对方的眼睛,然后眼神转向他的嘴巴,接着再看着对方的眼睛,时不时鼓励性地点点头,表示你正在用心听并且很感兴趣。

如果是你在说话,那么每隔几秒钟就暂停眼神交流,把眼睛转向一边或者望向天花板。这会让你看起来像是在思考和组织语言,并且打算继续往下说。如果你向下看,会让人觉得你已经说完了并且鼓励对方接过话头继续说。这也许听起来太具有技巧性,但我向你保证,其实不是这样的。当你和朋友自在舒适地聊天时,如果你稍加注意一下双方的言行举止,也许就会意识到你们的反应和动作都是非常自然的。

如果你想引起房间另一边某个人的注意,可以和他们对视并且微笑;或许你还可以轻轻地抬起手,低调地打个招呼(这里的“轻轻地”,意思是手抬起的高度不要超过肩高——你是在和别人打招呼,不是想请求别人的同意离开房间)。如果他们和你对视,回你一个微笑或者向你招手,你就可以毫无顾虑地接近他们了;如果他们不想认识你的话,他们就会把眼睛移开看向别处。不要盯住别人看:这样不仅十分粗鲁,还会让你看起来要么在威胁别人,要么就是有点疯狂,或者两者都是。记住,延长眼神交流会产生荷尔蒙反应,随之而来的是关于性的暗示。如果你真的有这样的想法,这么做完全没有问题;但如果你并无此意,这样就很尴尬了。

说了这么多,肢体语言并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正在和你说话的人可能只是因为痒才去挠她的鼻子,而不是试图掩盖自己正在说谎这件事情。不要沉溺于肢体语言的解读,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擅长看懂别人的肢体语言,而给他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你来说又十分重要,那就多加练习吧。你可以在镜子前练习,也可以把一两个朋友当作你的观众;如果你不得不和很多人打交道,或者需要经常在公共场合讲话,但是你对此很紧张焦虑,那么你需要到专业的沟通专家那里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