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让情绪自由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让情绪自由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这个书名非常吸引人。

读书会分享过很多不错的书,例如《关键对话》《第三选择》《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在生活中实践这些书的理念,都涉及一个特别重要的步骤,就是你自己不能急。你一旦急了、生气了,就会发现后边的连续动作都做不出来了。

怎样掌控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不会轻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是一门特别重要的学问。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把这关键性的一步放大了,它告诉我们怎样能够控制好自己,不被外在的环境所牵制。

本书有两位作者,其中,阿尔伯特·埃利斯在心理学历史上非常重要。在美国,他被评为最伟大的行为心理学家的前三名,他排第二,第一位是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第三位比阿尔伯特·埃利斯的名气还大一点儿,叫弗洛伊德。

阿尔伯特·埃利斯创立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是中国心理咨询师国家资格考试必考的疗法之一。他的学术地位很高,全世界学习心理治疗的人都会在教科书上见到他的名字。



世上有四种“情绪病”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把不良情绪分了四类,并且告诉我们这些不良情绪是怎么来的。

第一种叫作过分烦躁。我们可以对照一下自己有没有过分烦躁的时候,比如说回到家,看到孩子在那儿玩东西,把周围搞得乱七八糟。此时,你心里一股莫名的怒火就出来了,可能冲孩子大吼一声说:“回房间去!”或者:“把那儿收拾干净!”

同样的情形如果发生在你心情好的时候,孩子在旁边玩闹,你就会觉得没问题。

这其实就是说,孩子把一切折腾得乱七八糟这件事,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抓狂。

回忆我们自己小时候,如果被爸爸这样吼一声,就会特别惊恐。这就是过分烦躁,它包括紧张、沮丧、恼火、担忧。

有的人为了参加明天的考试,前一晚上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地难受、别扭,这都是过分的烦躁和担忧。这种情绪我觉得在我们人生当中,应该不陌生。

大家可以好好想想,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过分烦躁的情况。到底触发你烦躁的是上司、下级、配偶,还是孩子,甚至是天气不好?我发现有时候天气不好,我的一些微信群里就没有别的主题了,有人就在里边一直抱怨天气。当空气不透明时,有人心情就不好,这引发的就是过分烦躁。你完全可以放轻松点儿,反正你也改变不了天气。有人以为这是心灵鸡汤,实际上不是,这是一种自救的方法。

第二种叫作过分生气,就是对他人表示戒备。有一次,我在飞机上遇到一个人。空姐对他说:“先生,麻烦您把这个行李箱放到上边去。”这个人就突然暴发了,在飞机上大喊:“你一个服务员,还敢要求我!”我判断了一下,这可能是中度抑郁了。他太容易发怒,生气来得特别突然。

第三种叫作过分抑郁,就是干什么事都没精打采、一蹶不振。我们古人讲的一个词叫“得意忘形”,不是现在理解的得意忘形,这个词在古人那里是很高的境界,就是你把这个含义找到了,外在的形状其实就变得不太重要了。得鱼忘筌也是这个意思。

另外一个词叫作“失意忘形”,这可是一种要命的状态。失意忘形就是拒绝一切信息,例如说“我失恋了,你别跟我说话”“我不听你说话,我家里孩子生病了,我现在什么事也干不了”。

王阳明有一个有意思的例子。他的一个学生,有一天特别焦虑,因为儿子病了。这时候,王阳明就提醒他:“此时正是修炼时,如果你此时不用功,你平常下的那些功夫是干什么用的?在你心乱如麻的时候,最考验的就是你日常的修炼是否有效。这时候,你应该好好把你日常的修炼拿出来,看一看你的内心能不能安定自得了。”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生病了,父母难过是人之常情,你当然可以难过,但如果过分的话,那就是存了一丝私念。你为了孩子难过是可以的,但当你有了过分的难过,你在想你怎么这么倒霉、你的孩子怎么会生病,你的痛苦和焦虑就会放大。

这其实就是佛教里讲的“我执”:太看重自己所受到的挑战和伤害的时候,孩子生病这件事会被过分放大。

第四种叫过分内疚,就是觉得一切事都是因为自己,例如,总在想要不是自己当年做那个事,就不至于这样。

很多不好的事发生了以后,人们就特别容易陷入这种过分的自责、悔恨之中。

到底什么是过分?怎么判断这件事到底是过分,还是不过分?

埃利斯特别有意思,他说什么是过分你自己应该知道,85%的情况下,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的这个反应是不是过分。我觉得这样说是有道理的,如果拿一个准确的心理学量表出来打分确定自己有没有过分,这个行为就过分了。比如说,你应该能够知道自己发脾气这件事是不是对的,你为考试焦虑是不是对的。我有一个亲戚,他每次高考之前都紧张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连续考了三年都没考上。他平常练习的时候,成绩都很不错,但一上考场,就彻底晕了,这就是过分了。

还有15%的情况就是有些人神经比较大条了,他真的自己不知道,要靠别人看出来。当有人提醒你说,你的反应过激的时候,你可以思考一下。当然,如果你真的不同意别人的评价,也可以相信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