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 负面情绪如何产生

负面情绪如何产生




一个人抑郁的时候会是什么状态?抑郁的人会有一种羞愧感把自己包围,会产生非常差的自我评价,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什么都比别人差。他们总会问自己:为什么我的道德水平这么低?为什么我会做出这样的事?为什么我混得这么糟糕?

当然,偶尔还会走到另一个极端,膨胀到认为自己最棒,别人都不如自己。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其实,他的内心还是自卑、缺乏独立而完整的自尊体系。

作者提出“意识到你并不是世上唯一被抑郁找上的人,事情就解决了一半”。去找一些同道中人,不管他是哪种类型的抑郁,大家在一起互相分享一下,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并不是孤独的。有问题并不可耻,有的问题是所有人的问题,它将帮助你扛过痛苦的阶段。

人的大脑中有很多突触,每一个突触对应着外在的一件事。比如用手摸桌子,你能感受到这个感觉,你脑海中有一个突触,它就活动。

人是可以锻炼自己的突触的,通过不断地练习,使得你突触的大小和位置发生改变。之后,你会对一些事变得特别敏感。而幸福这件事,其实是需要你去锻炼的。

幸福的反面不是不幸,而是麻木。比如说,一个口渴的人如果能喝到一杯水,就会觉得非常棒,因为在那一刻,他脑海中的突触对水的感受特别强烈。

正常人喝一杯水,根本不用动脑,所以喝水带来的快感就会没那么强烈。幸福也是一样,在别人看来,你真的已经非常幸福了,但在你看来,却十分平常。例如,你会觉得拥有一个车有什么好?对于不同的人来讲,这个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需要锻炼脑海中那些感觉的突触,多锻炼才能够感受到幸福和快乐,我们总感觉痛苦,是因为感受幸福的部分萎缩了。

作者结合了一些科学证据和神经科学,以及人类的进化,解释了人类为什么总是喜欢批评,永不满足。

为什么我们总喜欢批评?因为有一个词叫生存,我们大脑中的某一部分或许传承于4亿年前的祖先。那时,人要想生存,就得敏感和谨慎。比如到田地里干活儿,看到蛇,你就先跳开,你对危险的事敏感,才能生存下来。

现在的人依然小心翼翼,对身边的事物多疑且猜忌,特别喜欢批评,尤其是对自己,极为苛刻。

大脑对消极信息的捕捉速度快于积极信息。比如,一旦某一个事物被贴上消极的标签,大脑就会立即把它储存起来。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这种消极的偏见就会变成一种保护机制,使你产生逃避和害怕的心理。

再比如,我们常常不知满足。有个读书会的会员有这样的苦恼:她的孩子非要买一双一千多块钱的鞋,她觉得很贵,但是这个孩子觉得不买就不行。当孩子特别想要这双鞋时,大量的多巴胺就会释放出来,兴奋的感觉会促使他想马上拥有。如果他拥有了这双鞋,他当下会很开心,但他会产生更多的多巴胺,希望得到更多的快乐,又需要买更多或更贵的鞋。

如果事情往另一个方向发展——不买鞋了,他体内的多巴胺就会减少。这时,他的身体就会体会到戒毒的感觉,浑身不自在,干什么事都没意思,因为体内没有持续分泌多巴胺。

所以,人需要多巴胺的刺激才能觉得快乐,但你要不断地满足它,否则它永远都得不到满足,这就是求不得苦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