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 获得支持的方法

获得支持的方法




当你识别出一个很好的创意以后,怎样能获得支持也是有技巧的。

书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20世纪90年代初,一位叫作卡门·梅迪娜的女性在中情局工作,她认为当时的情报界通信存在问题。她提出了极其反传统的疯狂想法,让情报机构不用在纸张上打印报告,而是立即将他们的发现发布并传递在情报界的机密网络上。

可在当时,人们认为互联网会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所以她的言论一出来,就立刻受到了所有人的攻击。

大家都不喜欢她,连她的好朋友也疏远她,她被边缘化了。最后,她甚至都想离开中情局。但是,她最终没有离开,而是做了远离执行部门的工作。她安静了一段时间,但三年之后,她决定再次倡导在不同机构进行连续报道的实时在线系统。

不到十年,一个情报机构之间互相沟通、联络信息的内部“情报百科”平台创立,这位女士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几年之内,该网站在情报界积累了50多万注册用户,有超过100万网页和6.3亿的页面浏览量,并获得了“服务美国国土安全”奖章。

同样一个主意,她起初说出来的时候,大家非常讨厌她,然而多年后就没问题了,这很有意思。人在没有地位时,行使权力会受到组织的惩罚,就是当一个人在这个组织中还没有获得足够的认可和地位的时候,就去行使权力、发号施令,大家都会有逆反心理。

多年后,她再次努力的时候,不再尝试从下层攻击体制,而是通过成为体制的一部分来赢得地位,然后从内部进行改变。

一位很有名的中国企业家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一个新员工过来跟我讲,某个具体的事该怎么做,我会很高兴,很感谢他;但如果这个人说,咱们公司的战略应该怎么做,我就会开除他。他觉得一个人还没到说这个话的份儿上,是不可以这样做的。

有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让两个人一块儿完成任务。对A说,你有权利给B布置一个任务,B做完这个任务后就可以得到50美元的奖金。

第一组,实验者会给A透露一些信息,说B特别喜欢你,B得到的任务就很简单,比如讲个有趣的笑话,或者写出自己前一天的经历。

第二组,实验者会给A透露一些信息,说B看不起你,B得到的任务就很丢人,比如说要学三声狗叫才能得到50美元。

这个实验说明了,在别人没有感受到你的尊重的时候,他是容易打压你的。所以,权力的使用是需要谨慎的。

在一个组织里,当你还没有获得足够的地位的时候,轻易地发表意见、行使权力,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作性格信用。比如说,明星可以乱穿衣服,有的明星穿一个七分裤走T台,大家会觉得很好看,普通人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艺术家为什么喜欢把自己打扮成奇奇怪怪?因为他们的工作是搞艺术,别人都不知道,没法评判,那只好通过他们的样子,让他们看起来很像艺术家,这就叫作积累性格信用。

我当年在某个品牌做培训师的时候,必须穿西装、打领带,穿深色皮鞋、深色袜子讲课。夏天的时候,也得这么穿。这是我当年作为一个新讲师的要求和规范,因为你要显示品牌的一种形象,要让客户觉得你很尊重他。

当一个人积攒了足够的性格信用,你才能够说出一些让别人觉得不一样的话,才能够去挑战过去固有的规则。

卡门·梅迪纳在被排挤到了边缘地带后,她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自己升职,并慢慢地寻找同盟军,为她所要实现的羽翼丰满的行动提供最需要的支持。

这里还有一个心理学效应,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扎乔克把它称为纯粹接触效应。大意是当你对一件事听了一遍又一遍的时候,没有改变任何外在因素,只是因为听得足够多了,你就会逐渐对它产生好感。

卡门·梅迪纳第一次提自己的想法,和后来经常性地推进这件事情,在对方心中的感受是不同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也是如此,男主角每天给州长写信申请建图书馆建设资金。起初,对方根本不理他,他就接着写,一直写到对方同意为止。

在樊登读书会推广的过程中,这个效应太重要了,大批会员讲他们的心路历程,基本上都是来自接触效应。我们的会员会给他们的朋友介绍樊登读书会,很多人不用。但是,当他听了十次樊登读书会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开始想了解,一了解便逐渐地加入进来了。

在一个组织中,当你的建议不被组织接纳的时候,有四个维度:改变、不改变、对组织有利、对组织不利。

第一种:不改变但是对组织不利。当你有一个好的想法,大家不采纳,你就放弃了,或者辞职。

第二种:从有利的角度来看,你提了建议,大家不听,你就继续忠诚地工作,这是维持现状,但是有利。

第三种:有利,同时也产生改变。对于一个组织来讲,最有效的一定是发声。只有想办法发声才能改变,同时对组织有利。

一个创新者有了创新的想法后,要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你心中的名词。大家接触这个名词的时间久了,随着你职位的上升,获得了大家足够的尊重,你也得到了性格信用的时候,你所提出的创新想法,就会有人接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