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示弱的勇气 > 06. 认清人的魅力来自其人格,比起外在的头衔和名声,更重视内在涵养

06. 认清人的魅力来自其人格,比起外在的头衔和名声,更重视内在涵养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体道第一》)

世人倾向根据一个人的头衔或名声来评价他,但是这些往往和对方“是否值得尊敬”无关。不应以一个人的头衔有多气派,或是其名声是否举世闻名来评价他。包括你自己在内,人们不应该依赖头衔或名声,而是该以天生“最真实的原貌”活下去才是。

老子说:“名是一种称谓,能用名词称谓的物体,已非那个物体的真实、永恒之名。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

头衔和名声无法表现一个人的人格

名字原本就是为了区别天地间存在的万事万物,而暂时命名的名称。换句话说,名字本身并不具备实质的内容。

更别说头衔或名声,根本是有名无实的虚名,并无法表现一个人的人格。

不仅是社会,人们往往会以“因为他是社长所以很了不起”“因为是大学教授所以很优秀”“因为他很有名所以很杰出”等理由来评价一个人。但其实这些虚名和对方是否是个“值得尊敬的人物”完全无关。

以周遭的例子来说,当你拜访某家公司时,你是否认为比起由课长接待,由部长接待更受重视?而由社长接待又比部长接待受尊重?

但是,这样的想法其实大错特错。即使不是管理阶层出面,依据洽谈内容,由最熟知业务内容的人来应对,不是更值得庆幸吗?

或是,换个例子来想,当一个不论资历、头衔或容貌都无可挑剔的人出现在你面前时,你是否自然而然地会浮现“真想和这样的人结婚”的想法?

然而,如果你并非发自内心觉得那个人的内在有任何魅力,即使真的跟他结婚,两人的婚姻生活想必也很难长久吧?

因此,观察一个人时,重要的是应当抛开那个人的公司名称、毕业于哪一所学校、家世或头衔,甚至姓名,直视那个人“最真实的模样”。

举例来说,当你和人接触时,眼中看的是那个人的什么地方呢?

实际上跟他交谈时觉得愉快吗?他有什么地方令你尊敬呢?他在工作上诚实吗?他很重视他的家庭吗……对方应该有一些能够吸引你的特质。

请你把它找出来。

这么做才能让你了解那个人的本质。

当然,对自己的要求也是相同的。光是被头衔、名声所迷惑,却疏忽了内在涵养,永远无法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

为了避免掉入“虚名的圈套”,观察某个人,或是评价自我时,请将目光放在那个人的内在特质,去感觉对方“最真实的面貌”,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