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示弱的勇气 > 四 治人事天,莫若啬

四 治人事天,莫若啬




真正坚强的人,熟知“与欲望和谐共处的方法”



20.  别被世人追求的欲望迷惑,逞强只会给自己招来苦果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安民第三》)

在日常生活中,布满了许多刺激欲望的“圈套”。人的欲望没有止境,一味满足欲望,只会让欲望的黑洞不断加深。没有实力却勉强而为,再怎么奢望,也只会招来剧烈的反击。

一旦被欲望摆布,只会勉强自己去竞争,导致身心俱疲。我们应该了解逞强只会招来反效果,别老是抱着非分的欲望不放。

老子说:“在上位的人如果不崇尚贤人、贤名,人民便不会产生争夺之心;如果不珍视难得的财货,人民便不会产生窃夺之心;如果不显露一己好恶之欲,人心就不会惑乱。”

一味满足欲望,就像在打一场没有胜算的仗

日文中的“無理”一词,指的是勉强、逞强的意思。正如表面字义,是“不合理”的意思。自己的实力未经过客观的评价,或是过度自信,硬要挑战超出自身能力许多的高度知识性、技术性工作,或是和实力相差悬殊,自己根本望尘莫及的对象竞争。这些情况就是“無理”。

好高骛远地勉强而为,一定会招来反效果。就像在嘲笑你:“像你这样的家伙,再等个一百年吧!”如此一来,你将遭到惨痛的教训。

为什么人总爱逞强呢?其中一个原因,是社会不断煽动蛊惑人的信息,令人利欲熏心。

“社会上有这么多优秀人才,他们都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哟。你一定很羡慕吧?只要你像他们一样加把劲,就能赚进大把钞票,名利双收。社会将肯定你,周围的人也都将羡慕你奢侈的生活哟。”

我们的生活周遭,布满了像这样刺激欲望的“圈套”。

一不小心中了“圈套”,将会落得惨败收场。人的欲望没有止境,一味满足欲望,就像在打一场没有胜算的仗,其实是很鲁莽的行为。万一被金钱迷了心窍,搞不好还会做出偷窃或欺诈等犯罪行为。

当然,立下远大目标朝着梦想努力很重要。但是,你不能好高骛远,不考虑自身的实力,若不按部就班一步步挑战,任何事都难以如预期般顺利进行。

而且,如果设定的目标并非自己真正的愿望,再努力也没有意义。因为那只是无视自己真正的需求,一味逞强罢了。

这就是“逞强只会给自己招来苦果”的道理。我们应该自我戒慎,小心不要被世俗的欲望牵着鼻子走。

关于欲望的可怕,老子在《俭欲第四十六》中是这么说的:

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一切的罪恶没有比多欲更深;一切的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惨;一切的过咎没有比贪得无厌更重。)

这句话要人们“思考何谓最重要的事物”。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应该就是性命吧。

当欲望膨胀,为了赚更多钱就会工作过度导致过劳,一味贪食美味食物导致饮食失衡,唯利是图招致周围的怨恨,由此可知,过度追求欲望将招来性命危险。

好好记住老子的警告,千万不要做出忽视生命的行为。

不要理会“真正渴望”以外的事物

不被世人追求的欲望所迷惑,懂得充实自我内在,认真生活的人,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老子在《检欲第十二》中说明: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过分追求色彩的享受,最后必定弄得视觉迟钝,视而不见;过分追求声音的享受,最后必定弄得听觉不灵,听而不闻;过分追求味道的享受,最后必定弄得味觉丧失,食不知味……体道的圣人,生活简单,只求填饱肚子,不求官能享受。宁取质朴宁静,不求奢侈浮华。)

色彩、声音或味道,都是越多越使人感觉混乱。不论看到什么、听见什么或品尝了什么,孰好孰坏都分不清。换句话说,一味满足感觉的欲望,容易受到表面的华丽外表迷惑,终将令人失去自我,导致人生混乱。

老子在接下来的陈述中表示,应当戒慎狩猎娱乐,避免贪求高价的物品,避免纵情于声色的享乐。

这些都是容易使人掉落的“陷阱”,因为欲望往往很容易被煽动。

因此,对于任何事,我们一定要看清它的本质。问问自己,自己真正需要的色、音、味究竟是什么,同时努力不看、不听、不品尝超过基本需求的欲望,这一点极为重要。

以购物来说也是一样的。如果不知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很容易东看西看,不知不觉中买下不需要的物品,或是买下超过预算的高价物品。无论如何,千万不要被世人追求的欲望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