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示弱的勇气 > 27.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平安无事时更要为将来的万一做准备

27.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平安无事时更要为将来的万一做准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守微第六十四》)

平安无事,没有任何麻烦或烦心事时,切忌沉溺于安逸。越是这个时候,我们更要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不测,做好应对危险的准备。

老子说:“万事在安定的时候容易把握,问题未见端兆的时候容易安排。事物在脆弱的时候容易分解,问题在微细的时候容易打发。所以在事情尚未萌芽的时候,就要预先处理;在乱事尚未形成的时候,就要早做防备。”

身处平静无波之际,更应谨慎度日

“日日是好日”的人,情绪容易懈怠。这么一来,就听不见困难或危险的脚步声悄然而至,等察觉时已经为时已晚,只能慌乱地大嚷:“哎呀!发生天大的事了!”或是因为突然的“晴天霹雳”而呆若木鸡,轻而易举地被困难击败。

其实这些困难往往都不是天大的事或晴天霹雳,我们只是缺乏预知该危机的紧张感罢了。

因此老子才会说:“平安无事之际,更应预测之后可能发生的危险,预先做好准备,届时才能冷静应对。”

比方说,你会为地震先做好准备吗?大多数的人听到别处有大地震发生,一定会慌张地想起:“预防万一,必须事先备好水和食物才行!防灾用品也要随身携带!”然而,我们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心想:“这里又不一定会发生地震,还是算了!”

另外,你是否为了防范有朝一日父母病倒时先采取预备措施呢?“老人家现在身体还很硬朗,不必太担心!”这样的心态未免太过乐观。正因为身体硬朗,才更应该趁现在有闲暇时间预先查询相关资料,万一将来发生紧急状况,也能够临机应变。

商场上也是一样,就算一切进行顺利,也不应该大意松懈,只顾着悠闲泡温泉休息,而是应该要推测哪里可能有圈套,尽早采取措施。趁此时问题尚不至于太严重,还能够冷静地应对处理。

一叶知秋,身处平静无波之际,更不该大意,而应谨慎度日。

唯有做好“不论发生任何事都能应对”的准备,你才能够真正地泰然自若。

反向思考,掌握“改变前的预兆”

在《微明第三十六》中,老子以“反向思考”的观点,进行更深入地阐释:

将欲歙(1)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物极必反,势强必弱,这是自然的现象,不易的道理。一个事物将要收缩时,必定会先膨胀;当一个事物要被削弱时,必定会先强大;当一个事物将要被废除时,必定会先兴起;当一个事物将要被夺取时,必定会先被赋予。这是自然界极微妙而又非常明确的事实。)

正如“风雨前的宁静”这句比喻,越是意料外的怪事发生前,越容易有股令人感到不对劲的宁静。

换个说法,就是“祸之与福,何异纠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子在《顺化第五十八》中是这么说的: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灾祸往往是通往幸福的阶梯,幸福之中也含有灾祸的因子。)

平时最好抱持“好事与坏事总是交互而来”的心理准备。

有时当下的状况是完全相反的预兆。现在一帆风顺,不久后可能会遇到暗礁;现在很幸福,不久将遭逢不幸。时时反向思考,掌握预兆,事前做好万全准备非常重要。

然而,人们总是抱着“现在的状况将会持续下去”的念头。

处于绝佳状态时,以为良好的状态能够无止境地持续,相反的,倒霉的时候,又认为永远无法从谷底爬上来。

在此介绍我之前经营公司时发生的事吧。当时公司的客户不断增加,得意忘形的我,接下了所有客户的订单,企图扩大事业版图。

然而,承接的订单超过能力,以致对个别顾客的关照变得马虎,自某个时间点开始,客户量一口气大减。

也因如此,接下来对每家公司的客户,反而能够给予周到的服务,于是顾客数量又开始增加。

若是当时我能牢记老子这句话,就不至于让业绩大起大落,能够更稳定持续地经营公司吧?因为有那样的经验,我总算察觉“以反向思考掌握前兆”的重要性。

不论什么时候都要以“阴阳调和为本”,当扩大时尽力缩小它,当缩小时尽力扩大它。以这样的思维,谨慎注意从阳到阴、从阴到阳转变的预兆,然后预做准备,这就是“微明”,也就是能够清楚理解微妙变化的聪明人。

各位也要时常注意眼前发生的变化,努力看出即将发生逆向转变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