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示弱的勇气 > 31. 好事坏事都肇始于“幼苗”;趁早摘除祸苗,细心照顾善苗

31. 好事坏事都肇始于“幼苗”;趁早摘除祸苗,细心照顾善苗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恩始第六十三》)

凡事都一定有“幼苗”。大事或艰困的事一开始都只是极小的问题,容易应对;莫大的幸运并非来自一朝一夕,刚开始是小小的幼苗。不论任何事都及早应对,就能及时摘掉祸苗,培育善苗。因此周围的人才会认为“那个人似乎没做什么了不得的事,竟然能够成就大事”。

老子说:“圣人治理天下,以无为作为治政的根本,以无事作为行政的原则,以恬淡作为施政的态度。他能见微知著,当事物很小的时候,他就能看到它们发展成很大的情形,而预做准备。所以当有仇怨的时候,他却以恩德来回报,以消除仇怨。他解决难事,从容易的地方入手,作为大事,从细微的地方开始。这是因为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而来;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而生。所以圣人始终不自以为伟大,却反而能成就他的伟大。”

“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趁问题还不大时,尽早发现应对

前面曾说过“平凡就是福”,在此,老子仍以“为无为”说明,没有发生任何问题是最好的。

不过,大多数的人都很难想象这样的人生,甚至认为“稍微有点问题,或是遇到一点困难,人生不是比较有趣吗?最重要的是,突破现状时,更能感受到人生的价值。”

然而,这是因为只看到表面。老子说,重要的并非“不要发生”大事、难事,而是努力“让它不要发生”。

这是什么意思呢?

请你仔细思考,不论什么样的大事或难事,难道都是某天突然从天而降的吗?绝对不会有这样的事不是吗?任何事必定有其“幼苗”,我们不能错过它。

换句话说,本书所说的“无为”“无事”“无味”,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带着紧张感,观察现状,趁问题还不大的时候,或是还容易应对的时候,尽早发现尽早应对。

只要能够这么做,就能摘除问题的幼苗,不让它发展成大问题,也就能过着什么问题都不会发生的人生。

换句话说就是,“不让日常频繁发生的小问题演变成大事、难事,就能获得没有任何问题的人生”。

而且,趁早摘除所有阻挡人生的问题幼苗,事情就能顺利运作。处理问题的时间及功夫大幅缩短,当然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任何事情。

因此,彻底做到“无为”的人,结果就能顺利地成就大事。

请你回顾过去,是不是发生许多当下可以轻易解决的事情,却放任不管,以致小事演变成大事或难度升高,因而吃尽苦头呢?

说得严重一点,造成问题扩大,难度变高的结果,都是自己的怠慢造成的,请务必谨慎小心。

及时表达谢意与好意,就能培养与他人的善缘

另外,人生随处随地可能冒出的“幼苗”,其中也有想要加以栽培,让它茁壮的善苗。虽然任何事只要放置不理,幼苗就会成长,但正如细心照料的植物能长得更好,人生的幼苗也需要某种程度的照顾。

例如,人际关系的建立。从前刚认识一个人,如果觉得对方“真是一个好人”“好想再跟他见面,听他谈各种话题”,就会立刻寄一张卡片给对方。现代的话,可能会发一封电子邮件跟对方打个招呼,往后有什么状况时若能写封电子邮件或信件就更好了。无论如何,重点是“立刻反应”。

有关这一点,我联想到的是日本职棒教练野村克也。他担任教练期间我曾经采访过他,隔天早上便收到他寄来的明信片,写着,“感谢您先前的采访!”

采访时我曾听他提起采访结束后要前往大阪,因此,这张明信片应该是他在搭乘新干线时写的,大概他总是随身带着明信片吧!我仍记得当初收到明信片时的感动。

当然,对于已有老交情的人,受到关照时,也有必要表示谢意或给予谢礼,这么做自然能够孕育出良好的幼苗。

总之,度过平安人生的不变原则,就是“趁早摘除祸苗,细心照顾善苗”。

这么一来,在你不知不觉之间,就能够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