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02 > 社区医疗保健的德里模式

社区医疗保健的德里模式




作者:段思齐

译者:黄伟鸿

像美国一样,印度的医疗保健服务也远未普及。医疗保健服务不仅被私有化,而且非常不平等:医疗资源严重倾斜于那些能在城市医疗中心看病的富裕病人。大部分评估数据认为印度的医疗保险政策所覆盖人口不及12亿总人口的10%,而且政府基本未能填补这一缺口。公共卫生开支仅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1%,这一比例在世界各国中属于垫底的水平。

德里国家首都辖区政府希望改变这一点。新崛起的平民党(AAP)于2015年赢得议会选举,接管印度首都及其周边地区后便启动了一个医疗保健项目,通过社区(即被称为Mohallas的居民区)诊所向当地的德里居民提供免费预防性健康检查。截至2017年4月,辖区政府已经设立了162家社区诊所。

管理这一项目的德里州立卫生特派团(Delhi  State  Health  Mission)的负责人塔伦·塞姆医生(Tarun  Seem)表示:“社区提供(医疗)服务是一个创新的概念,它在一个居民可以基本依靠步行到达的地点提供免费会诊、免费常用药品和化验。”新病人无须预约,可以直接走进一间社区诊所接受值班医生的全面身体检查。诊所免费提供所有会诊、检查、化验和药物,并让病人在手持平板电脑上登记相关信息,以便复诊。转诊到专科医生或医院的病人也可以免费获得这些服务。

社区诊所只保留120种常用药,这些药物由首都辖区政府定期补充。“这里的医生其实只是配药医生。”塞姆说,“在这个层面上不进行任何手术。”诊所也不提供牙科护理服务。毕竟在初级卫生保健层面,印度大部分地区都无法享用牙科护理服务。

尽管只提供了基础服务,但社区诊所满足了经济窘迫的德里居民的一项重要需求。德里印度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的副教授雷蒂卡·凯拉(Reetika  Khera)表示:“印度和美国有同样的问题,我们的私营医疗保险业影响力大,有很强的游说能力。”在没有社会保障以及私营部门不受管制的情况下,最富有的人群可以享受顶级医生的服务,而最贫穷的人群则缺乏最基本的预防性医疗服务,比如年度体检。

平民党领导的辖区政府原本打算在2016年年底之前开设1000家社区诊所,但是由于一系列的行政和政治纷争,以及与纳伦德拉·莫迪领导的国家政府执政党发生冲突,平民党不得不多次推迟这一计划。

尽管遇到了这些挫折,社区诊所还是获得了国际支持。2016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宣布与德里的社区诊所展开合作,通过安装能根据医生处方免费配发药物的自动贩卖机,简化操作流程,避免额外就诊。2017年早些时候,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称赞平民党利用当地的预防性医疗服务,使得医疗保健更加方便高效。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等联合国组织支持的一项总体战略,用以扩大医保普及范围。

然而,在德里,实现“全民医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平民党的顾问罗森·尚卡尔(Roshan  Shankar)透露,在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大约有260万名患者到新开的社区诊所就诊。这只占首都辖区人口(近1900万)的一小部分。然而,对过去无法在步行可达距离内接受免费、合理的预防性医疗服务的居民而言,这是一次很大的突破。

社区诊所约60%的就诊者为女性,25%的就诊者年龄超过50岁。该项目为这些通常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提供乳腺癌检测和贫血检查等服务,从而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个人健康状况——对某些患者来说,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享受到这种服务。

*  *  *


段思齐(Noël  Duan)

常年居于旧金山和纽约市的作家、编辑和研究员